集合论与图论.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1097662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合论与图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集合论与图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集合论与图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集合论与图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集合论与图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集合论与图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合论与图论.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合论与图论课程示范性教学设计 1 本课程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 在这里,仅总结一下我的教学方法,不细展开,因此不涉及专业术语和与专业有关的例子。以下仅是一些指导思想: ( 1 )启发式、由浅入深、从直观到抽象。要用些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含义,但要做到生动而有趣又不失概念的准确性和推理的严格性,使学生易于接受,又了解直观背景。 ( 2 )突出基本思想及方法,强调规律性,提高学生的抽象能力。要从哲学的高度强调概念是第一位的,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时必须清楚理解所涉及的概念,使问题有一个明确的提法,引导学生掌握从问题到建立数学模型这一抽象过程的方法。 ( 3 )利用集合论某些概念和理论与方

2、法总结已学过的知识(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找出本质的规律或主线,使学生认识事物内部的深刻规律。其次,随时指出在后继课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在科技论文中将怎样出现这些知识的应用。这不仅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 ( 4 )只要有可能就要以建立数学模型组织教学,讲习题也不例外。这样,能使学生加深印象 任何时候都要抓住事物的本质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 5 )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子而不是那个样子。不是教会学生怎样去使用工具、去模仿或复制,而是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否则思维会退化。 ( 5 )适当地提出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尚无答案的问题是摆在

3、我们及学生面前的有无限价值的东西,因为支持大学的最高准则是探究未知领域。事实上,在每年教此课时,提一些问题确实有学生在思考。 ( 6 )注意每个学科(内部)的美。如果某部分很丑或太复杂,人们倾向于认为是不清楚的和暂时的,它没有真正反映客观规律,因为我们相信,越接近终极真理,我们的解释中的不自然的东西就越少。科学是以越来越完美、有力的理论向终极真理发展的。 (二)关于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人才的思考 素质教育应该是各类教育的核心,而培养创新人才则是高等教育的任务(见高等教育法,第五条)。在这里讨论这个题目不太合适,因为题太大。其实,在(五)中就本课的特点贯穿了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思想。以下

4、只扼要地总结一下。 1 )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逻辑推理,如何进行正确地思维,如何在纷繁的事物中抓住主要的联系,如何使用明确的概念等至关重要,在任何一个学科中这些工作都是至关重要。 教会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强调真正理解,只教会他们使用公式、工具会限制学生的未来,甚至使思维蜕化。 重在理解信息,从中获取知识。重点是主动地理解,而不是被动地使用,以提高学习能力,增强适应性,创造我们的生活。 我鼓励学生多提些问题,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不要轻信书本和老师讲的东西,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是你学到了的。 只要可能应介绍其中的美,简单蕴含着美。复杂的理论和概念可能是我们尚未抓住事物的本质,自然界应该是美的

5、。 结合教学内容,站在哲学的高度,利用辩证法的思想作适当评述是绝对必要的。 2 各部分重点及难点 本课程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即集合论、图论。集合论是整个数学基础之一,在这里讲的是朴素集合论,而不是公理化集合。图论虽是一个独立的分支,在本课中可视为集合论的一个应用,它研究在一个有限集合上定义了一个二元关系所组成的系统。研究任一离散系统,要为它建立数学模型,就要描述研究对象及对象与对象之间的联系,并通过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出事务的运动规律。集合论与图论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描述工具与推力理论,而具有一个二元关系的有限系统用图作为模型是十分自然而有用。 集合及其运算 集合、子集、集合的相等关系、幂集;集合并、

6、交、差、对称差、补集、迪卡尔乘积运算,各运算的性质及相互联系;有穷集合的基数、基本计数法则、容斥原理及应用。 本章中证明两个集合相等的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也是各门课都用的地方。告诉学生必考! 映射 基本定义、鸽巢原理、映射的一般性质、映射的合成、逆映射、置换、二元运算、应用。 重点:映射的性质、合成运算和应用。讲授时强调映射是描述事物之间联系的工具。从计算的角度看微积分 * 关系 二( n )元关系、几个特殊二元关系、二元关系的表示、关系的合成运算、传递闭包、等价关系与集合的划分、偏序关系。 重点:合成运算、传递闭包、等价关系。讲授时要做到: 1 )利用等价关系为线性代数穿一条主线 *

7、; 2 )介绍合成运算、传递闭包在专业课中是怎样应用的; 3 )(偏序)关系是数学三大结构之一。 无穷集合的基数 可数集及其性质、存在不可数集 对角线法,基数及其比较、连续统、罗素悖论与数学危机。 重点:可数集的性质、对角线法、基数的概念、存在不可数集。 本章特点:本课最难的部分,建立合理的“无穷观”涉及到认识论、逻辑、哲学。建议教师读点数学史、方法论的书。下面的书是值得读的: 1 M. 克莱因著,数学 确定性的丧失,李宏魁译,湖南科学基数出版社, 1997 。 2 徐利治著,数学方法论选讲,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3 。 3 A.W.Moore, 无穷简史,科学, 1996.? 模糊集合论

8、 由于学时限制,本章只介绍这一新兴分支是怎样由经典集合推广到模糊集合、介绍它的应用范围。因此,只让学生了解这一分支,在应用中有能力自学或看懂有关文献。 图 图、路、圈、连通图、偶图、补图、欧拉图、哈密顿图、图的邻接矩阵、最短路径问题。 重点:图、路、圈、欧拉图、哈密顿图 树、割点和桥 树及其性质、生成树、割点和桥及其特征性质,最小生成树问题。 重点:树及其性质,为了避免与“数据结构与算法”课重复,最小生成树问题只讲基本思想。 连通度和匹配 顶点连通度与边连通度及其关系、偶图的匹配、 Hall 定理。 重点:基本概念、 Hall 定理。 讲法:联系通信系统,交叉开关网络,任务安排讲解背景、意义及

9、应用介绍。 平面图和图的着色 平面图及其欧拉公式、图的着色、五色定理,介绍计算机证明四色猜想。 重点:平面图和图的着色概念,欧拉公式。 讲法:借此机会介绍 Turing 奖、 NP- 完全问题等“常识”知识。 有向图 强连通、有根树、有序树、二元树。 3 参考教材 1 王义和,离散数学引论(修订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3 月,第 1-10 章。 2 C.L.Liu , Elements of Discrete Mathematics , Second Edition ,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 1990 。 3 J.A. 邦迪, U.S.R.

10、默蒂,图论及其应用,吴望名等译,科学出版社, 1987 。 4 朱一清,离散数学,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7 。 4 作业安排 我们的教材每节后均有习题。习题分两类,一类是只要理解了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就能容易做出。另一类习题是需要灵活应用学过的知识才能解答出来。 本课的特点是习题几乎都是证明题,很少有计算题。从批改作业情况看,学生缺乏证明中的逻辑推理训练。由于没有公式可套,全靠语言表达,这又暴露出很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差。 答疑不仅是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了解学生的思想、基础、心状的机会,指导他们如何学习,也是向学生学习的机会。 5 考题设计 本课笔试,考卷中考核概念是否理解;是否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考核学生能否灵活应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较难题。 6 成绩评定 基本概念占 30% ,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占 40% ,灵活应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占 20% ,较难题占 10% 。合计 10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