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1094704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西方文明史中写道:“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趋势开始于()A 17世纪后半期B 18世纪60年代C 19世纪后半期D 20世纪中叶2.16、17世纪时,英国的物价上涨256%,而工资仅上涨145%。西北欧的地租涨幅也落后于物价涨幅。从这种经济状况中获利最大的是()A 农民B 地主C 城市平民D 工商业者3.亚当斯密说:“没有广阔的国外市场,那在幅员不大、仅能提供狭小国内市场的国家制造业就没有好好发展的可能。”他论证的是()A 市场和工业革命的关系B 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关系C 手工生产和机器生产的关系D 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关系4.由于立场观点的不同,人们对历

2、史事件的解释或评价往往会有差异,甚至截然相反。如对哥伦布远航美洲就有不同的解释和评价。下列哪一种说法最能体现欧洲殖民主义者的立场()A 发现了“新大陆”B 开辟了“新航路”C 证实了“地圆说”D 找到了“无主地”5.16世纪以后,“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往美洲。这种贸易持续了二百多年。学者认为: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殊的流通路线,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银”对流。促成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有()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东西方联系 中国商品对西方人有吸引力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白银在中国市场上大量流通A B C D 6.16世纪前,最重要的商品是由东方运往西方

3、的香料贸易,16世纪后,随着贸易范围的扩大,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 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B 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欧洲的价格革命C 反映了欧洲贵族生活的奢靡D 反映了欧洲的矿产资源匮乏7.白海军在2049,相信中国中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做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这里“全球化的开始”的真正含义是()A 从封闭走向开放 B 从分散走向整体C 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D 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8.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

4、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由此可见,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A 西欧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 欧洲对东方商品的渴求C 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D 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9.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民族的发展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A 西方的殖民扩张和掠夺B 东方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C 东西方之间的政治交流D 东西方之间的经济交流10.某学者在一本书中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

5、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A 贸易通道的改变B 殖民争霸的失败C 世界市场的形成D 黄金白银的流失11.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下面哪项叙述,才能使前因后果关系完整起来()A 工人运动的兴起 B 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C 新型工厂制度的逐步建立D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指引1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迅速。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

6、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同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种现象说明()A 英国仍处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B 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程度下降C 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D 世界市场需求增长幅度超过工业产品增长幅度13.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大模式。”这里的“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的“现代增大模式”是指()依靠资本原始积累发展 依靠科学技术发展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 依靠殖民扩张发展A B C D 14.1526年,一位

7、英国商人在马德里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说,他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A 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种植大量玉米B 葡萄牙商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C 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 D 西班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15.“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A 始于纺织业B 与交通工具的革新相关C 使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D 以电力作为主要能源16.165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航海条例,规定进口到英国及其殖民地的产品只准使用英国船只或生产国的船只进行运输,从英国出口的产品只准使用英国船只运输。其意图是()A 联合法国夹击荷兰B 与荷兰争夺海上优势及相应的贸易垄断地位C

8、 绝对禁止欧洲大陆与法国人通商D 打击荷兰在英国对其他国家贸易中的中介作用17.从曼彻斯特到硅谷中这样写道:“英国西欧:比利时、法国中欧:德国(包括奥地利)东欧:俄国日本。与法德同时的还有美国,这样的一条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是颇堪玩味的为什么不是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呢?难道比利牛斯山太高了吗?但阿尔卑斯山并不低。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这段话的含义是()A 地理位置影响工业革命的传播B 工业革命沿主要贸易线路蔓延C 工业革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D 代议制民主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9、18.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贵金属增加了3倍多,引起金银价格下跌,物价上涨,货币购买力降低。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了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了2倍至2倍半。这种现象推动了()A 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C 亚洲国家工业经济的腾飞D 欧洲国家封建制度的衰落19.“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地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 ()A 技术支持B 劳动力支持C 市场支持D 资本支持20.一知名旅行社宣称:“500多年前,欧洲的探险家们凭着过人的毅力和白人的梦想,带着还算足够规模的船队征服了大西洋,触摸另一个野蛮部

10、落。其实你不用崇拜他们,今天你也可以参加重走新航路实现你的航海家梦想。”材料中征服大西洋的航海家及其航行结果是()A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B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C 达伽马到达印度D 麦哲伦证实地圆学说21.葡萄牙历史学家巴若斯写道:“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岬角。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下列有关这个“突兀的海角”说法不正确的是()A 承载着欧洲人去寻金的梦想B 记录着航海家前赴后继的征程C 见证了世界殖民霸权的兴衰D 控诉着黑奴贸易的残酷和血腥22.在某校校园文化艺术节晚会上表演的一场历史剧中,有四位同学分别扮演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

11、。下列台词中有误的是()A 我是迪亚士,我开辟了从欧洲到非洲最南端的一条航线B 我是达伽马,我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线继续前进,到达印度C 我是哥伦布,我总共三次航行,开辟了到达印度的航线D 我是麦哲伦,我率领船队进行环球航行23.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第二次工业革命24.克里奥尔语是近代早期的帝国退潮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散布于世界各地。克里奥尔(Creole)一词原意是“混合”,泛指世界

12、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这种语言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A商业贸易和人口迁移的结果B奴隶们在劳动中的创造C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产物D工业革命的促进25.“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这一发现”是指()A蒸汽机的发明B电的发明C蒸汽轮船的发明D内燃机的发明26.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史实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

13、活动正式开始。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史论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1) 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2) 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3) 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4)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答案1.C2.D3

14、.A4.D5.C6.A7.B8.C9.A10.A11.C12.C13.B14.D15.B16.D17.C18.D19.C20.B21.D22.C23.A24.C25.B26.(1)国际因素: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国内因素: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迅速发展。(2)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3)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需要更广阔的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商品输出成为英国对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和手段。(4)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其观点具有片面性。近代欧洲制度的创新、经济发展和思想进步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奴隶贸易等史实表明,欧洲的“中心”地位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和血腥掠夺基础之上的。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