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革的时代.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1081614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变革的时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变革的时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变革的时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变革的时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变革的时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变革的时代.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变革的时代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生产发展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难点:我国封建社

2、会的形成。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教学流程】导入:大家知道铁制品吗?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列举出我们教室中的铁制品。(答:知道;风扇扇页、窗框、门锁、铁笔盒)这是不是说明说铁制品在我们今天随处可见呢?(答:是)如此普通的铁制品,你可能都想象不到,却在几千年前引发了一场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变革。那么这场变革究竟发生在什么时代?又是如何发生的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便可以得知。提问:有哪位同学知道这里大变革的时代指的是什么时期?(答:春秋战国)现在就请

3、大家翻开课本并在本课中找出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具体变革的事例(答: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商鞅变法)下面我们就首先一起来看一下当时生产工具的发展情况:(板书)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经济)1、铁农具的推广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古代的人们都使用那些材质的农具?(副板书:石器、木器、骨器、青铜器)问:如果给你一块实验田,让你亲手耕种,你会选用哪种农具?为什么?(答:铁制农具;因为它坚硬、实用、耐用、锋利。所以直至今日,铁器仍是重要的生产材料)问:铁农具出现于什么时间?什么时候得到推广?(答:春秋;战国)问:为什么铁农具在战国时期能较快得到推广?(答:铁农具与石农具和青铜农具相比具有优越性;当时的冶铁工业已相

4、当发达,能够生产大量铁器)现在请观察课本第36页的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图,从左至右告诉我这些农具的名称。(答:铁锄头、铁斧头、铁铲、铁犁)问:犁最初是由谁来拉的?(答:人)采用人力拉犁有什么不足的地方?(答:力气小、效率低)那么怎样解决人体力不足的问题好呢?(板书)2、牛耕的使用课本第40页“活动与探究”2(答:说明春秋战国时,人们已经掌握了牛的生理特征和习性,为利用畜力进行生产创造了条件;也反映了当时牛耕已经普遍的史实)那么我国大约在什么时期就开始使用牛耕了?什么时候得到推广?(答:春秋末年;战国)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而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因此,要发展农业,就必须先发展水利。在战国时期各国纷纷

5、兴修水利。其中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什么?(答:秦国的都江堰)。(板书)二、都江堰著名的水利工程时、地、人、功能、地位课前我们已经做了准备,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会在岷江附近修筑都江堰呢?(答:到雨季时,岷江水一旦泛滥,成都平原就变成一片汪洋;旱季时又赤地千里,颗粒无收)仔细观察地图并展示模型,由大家介绍一下都江堰的工程原理?(结合图片模型由学生介绍李冰和他修筑都江堰的情况。)这是前三年的同学利用泡沫塑料制作的都江堰模型,他按照比例大小设计、布局、着色富有立体感。同学们仔细看和我们地图册上的几乎相差无几,现在它成为了老师上课的教具。如果哪位同学课下有兴趣的话也不妨动动手。(鱼嘴:分水堤坝,内江灌

6、溉、外江排洪;飞沙堰:泻洪排沙,是暴涨的内江水流入外江并利用水流的旋涡作用夹带走大量泥沙,避免内江河道的淤积。宝瓶口:原先因为山的阻隔必须凿引水口,当雨季来临时内江水暴涨需要分流,便通过设置多处的斗门类似闸门,用来引水和调节进水流量。)刚才通过几位同学的演示和讲解,我们了解了都江堰的工程原理,它根据防洪灌溉的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科学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控制内江、外江的江水流量,起到一种什么作用?(答:防洪灌溉),使原来“旱涝多变”的成都平原变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了,至今还在造福于人民,这样高超的设计和工程质量不能不令人赞叹!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

7、遗产”名录。如果大家有机会去四川一定要去领略都江堰的恢弘气势!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和水利的兴修究竟给当时的人们带来的什么样影响?(答: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就意味着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成为了部分奴隶主的私田。春秋以前,土地是归国家所有,那么私田的出现究竟是合法还是不合法?(答:不合法)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什么?(答:把国有的土地变成私有)(板书)三、变法运动1、商鞅变法:时间、地点、人物、措施:、历史作用:两千多年前七雄纷争的战国时代。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此时的秦国,地处西方,在七雄中最弱小、最落后。秦孝公感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立志要使秦国富国强兵。作

8、为国君的他,又应当在群雄争霸中如何保持不败的地位?于是,他向天下广揽贤才。这样,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改革家商鞅,登上了秦国的政治舞台。秦孝公决心任用商鞅革故鼎新,变法图强。商鞅要进行变法并不那么容易,请同学们在课本中找出有那些材料证明变法不易?问:商鞅变法为什么势在必行?学生甲:只有改革,才能废除腐朽的奴隶主旧贵族的特权,让有才干的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根据形势的变化管理国家,国家才能强大。学生乙:只有改革,发展封建经济,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生产的粮食布帛多了,国家才能富裕。好,大家已经体会到了商鞅变法的必要性。让我们又回到商鞅变法时的秦国。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那么

9、变法是否是光靠国君的支持就够了吗?(答:不够)那么还要靠什么?(答:百姓的支持)那么商鞅是如何得到百姓的支持的呢?历史剧:商鞅南门立木地点:咸阳城南门人物:秦孝公、商鞅、壮汉、老百姓、主持人旁白: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秦国的官名),说:“从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拿主意。”旁白: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商鞅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金子。”旁白: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百姓甲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百姓乙说:“这大概是左庶长

10、成心开玩笑吧。”旁白: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旁白: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旁白: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壮汉)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旁白: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百姓丙说:“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虽然是即兴表演,也许还没能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表演才能,但却有着十分可贵的团队精神。相信下次如果还有即兴表演的话效果一定会更好。同时我们从商

11、鞅身上可以学习到一种什么样的品质?(答:诚信)。也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百姓们相信他,使得这次的变法能顺利实行。教师将学生分成三个组,分别扮演新兴封建地主阶级、奴隶主旧贵族、农民。要求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立场出发,对商鞅变法的措施加以评论。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给予适当讲解和启发。然后请学生发表看法。学生(新兴地主阶级):我非常满意。因为承认土地私有权,保证了我对我的土地的占有,确保了我的利益。学生(新兴地主阶级):奖励军功使得我只要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我就能得到以前只有奴隶主贵族才能享有的爵位、官职。这壮大了我的实力,给了我掌握政权的机会。而且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安定

12、。学生(奴隶主旧贵族):我非常不满。按军功授爵使我失去了我的世袭特权,严重损害了我的利益。学生(农民):我对改革表示欢迎,因为奖励农耕,调动了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同时,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安定,能让我安定地生产生活。好,结合大家讨论的结果,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商鞅变法的积极意义。学生: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和壮大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势力和经济实力。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有利于发展农业,增加国家的财政实力。总之,有利于秦的富国强兵。看来秦孝公的心愿有希望实现了。不过,受到打击的奴隶主贵族,对商鞅的仇视也可想而知,就在商鞅推行新法数年后,新国君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

13、“谋反”。结果商鞅被处以“车裂”之刑,付出了血的代价。那么,商鞅之死是否意味着变法的失败呢?学生:不是,商鞅虽死,变法法令仍得以继续推行,获得了成功。使秦的旧制度被废除,经济得以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变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商鞅个人成为变法的牺牲品,但最终变法的目的达到了与否才是衡量变法成功与否的标准。(板书)2、封建制度的建立自秦国商鞅变法之后,其他各国也纷纷效仿实行变法,最后使得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战国时期标志着我国从此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好,大家已经对商鞅变法发表了许多精彩的见解了。当今,我们也正身处改革的大潮之中。请

14、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可借鉴之处吗?(让学生相互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参与分析、适当启发,对学生言之成理的观点应给予充分肯定。)学生:改革是使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前程。学生:改革会遇到种种旧势力、旧习俗的阻挠和反对,会付出沉重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重重阻力,才能成功。学生:改革还应该重视选拔有才干的人,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学生:还需要制订法律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强化以法治国。小结:农业生产是人类社会经济最重要的部门。我国古代尤其如此。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大变革的时代”,而生产力的发展是引发这场“大变革”的重要原因。第二部分:反思与点评【课后反思】在讲述铁农具的使用时,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铁农具同石、铜农具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认识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