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透四穴通治上焦三腺.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060433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针透四穴通治上焦三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针透四穴通治上焦三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针透四穴通治上焦三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针透四穴通治上焦三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针透四穴通治上焦三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针透四穴通治上焦三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针透四穴通治上焦三腺.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针透四穴通治上焦三腺要 鼠疮即淋巴腺结核,项瘿即甲状腺肿,痄腮即腮腺炎。三腺病都在上焦,脖项之间,凡上焦的病,都属肺与大肠经治疗范畴,用六寸金针由曲池入针,中间有肘髎穴、五里至臂臑,名叫一针贯四穴,起到预期效果。六寸金针治疗瘰疬鼠疮(又名淋巴腺结核),是教王乐亭汉文的老师乔书阁先生,口授指传的。乔之祖父在清代任河北省香河县监狱官时,有一南方人犯,罪判刑入狱3年,因其对此犯人有所照顾,该犯刑期满出狱,临行时对其云:“您对我关怀之恩,无所答报,我只有家传六寸金针,从肘节处下针向臂上卧刺,专治鼠疮脖子,不需药治,即能痊愈。”王乐亭老医生20余岁时,正在乔老师处学习汉文,乔一友人在首饰楼工作,正患瘰

2、疬鼠疮,乔对其友云:“我三代相传,对此症有一针法,但我三代均不行医,不会针术,有一对六寸银针,即令弟子王乐亭给扎,我在旁指导。”经针治数次获愈,使王乐亭激起兴趣,从此义务治疗瘰疬鼠疮,求治者增,获愈者甚多。后又拜陈肃卿老师实习针灸,专研针灸之术,攻读内、难、针灸等经典,以理论指导实践。此针术是由曲池通过五里穴透臂臑穴。随着针具加以改进,由银针改为金针,因金韧性弹力大而柔滑,可减轻患者之痛苦,又能得患者信仰,即改为六寸金针。此即曲池透臂臑,治疗瘰疬鼠疮之由来。前贤遗留经典概述瘰疬鼠疮现代医学谓:颈淋巴腺结核,或结核性颈淋巴腺炎。是常见病之一,中西医各有治疗法则,但很难根除。祖国医籍中有关此症的记

3、载颇详,如灵枢,寒热篇云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鼠瘘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千金有先作瘰疬者,终于作漏之说。医宗金鉴并有湿、痰、气以及久而不愈传至阴,藏而成痨瘵之说。古人对此症的发病成因、部位、预后,阐述的相当详细。究其病之根源,不外痰湿热毒结聚的实证,以及阴虚、痰火凝结、津液不布的虚证两大类。症状:发病初起,多数患者并不觉有不适之感,只颈部或腋窝起出现一二个硬结,腹股沟部也可见有小结,皮色正常。随病之发展,硬结成块,或者成串,或发寒热,心胸闷堵,气短,食纳不佳,睡眠不实,全身无力,喜食生冷,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苔黄厚腻,脉滑数的为实证。如见面色

4、苍白,恶寒乏力,便溏,尿频,舌苔薄白,舌质淡,脉虚浮缓或沉细的为虚证。初起瘰疬小而少,病人多不自觉,渐长大而增多,小者如豆如枣,大者如李如核桃,日久红肿溃破,脓水淋漓,内生瘘管,久治缠绵不愈,串连它处又起,又破,渐蔓延胸腋,遂至疮洞累累,溃而难敛,疮口塌陷,流脓血,声低气怯,至此已现疮痨之征象,恐难治愈。一、治法用六寸金针卧刺,由曲池向上透臂臑穴,右患刺左,左患刺右,或左右均刺。施术:先将针尖醮少许甘油,以取滑润,令患者坐位,屈肘两手拱胸,肘与肩抬平,术者左手切穴使令气散,而后穴位用酒精消毒,右手持针,端平快速刺进皮下,以左手压穴,挑起针尖,直刺到臂臑穴,卧刺于皮下分腠之间。手法:实证,核硬而

5、不移,红肿疼痛者泻之。虚证或溃破者用补法,捻针补泻手法,其方向与毫针相同,后用拇指爪甲刮其针柄之丝片刻,再行捻转,以捻不动为止。二、辅助治疗1.火针:患病年久日深,经久治,结核消的慢者,可配合火针。或结核已现红肿将溃之势,勿令自破,以火针排脓,以免自溃疮口难以收敛。火针施术:先将刺之部位消毒后,术者左手拇指、食指,二指将结核固定,右手持针,以酒精灯烧红针体,速刺结核中心三分之二深度为宜。针之多少,根据核之大小而定。如用火针排脓,刺后挤出脓血,消毒纱布敷盖伤口,以防感染。2.艾炷灸肘尖穴:每次57壮,协助消核及疮口收敛快。3.毫针协助刺结核上:可用于结核坚硬难消者。我(王乐亭)对瘰疬鼠疮的经验此

6、病女子多于男子,多因肝郁久积,心闷不舒,气滞血瘀,结聚颈腋之间。肝气之街道,在天容穴位,正在耳下脖颈之间。初生瘰疬,多在天容穴位左右,以后蔓延于腋下,这是常见的。还有蔓延到腿部的、肠系膜的、肺门的,这都不多见。也在临床都治疗过,全用六寸金针治愈。我用六寸金针能治三种腺病瘰疬鼠疮即淋巴腺结核,项瘿即甲状腺肿,痄腮即腮腺炎。原用手阳明大肠经,是肺之腑,与肺相表里,阳明是多气多血之经,用它治疗效果显著。大肠经穴主治瘰疬,肺经穴主治项瘘。三腺病都在上焦,脖项之间,凡上焦的病,都属肺与大肠经治疗范畴,用六寸金针由曲池入针,中间有肘髎穴、五里至臂臑,名叫一针贯四穴,起到预期效果。治疗三腺病,都获痊愈,就属

7、腮腺炎好的快。治过几例都是针一两次消除,没过3次。我在诊察时听患者说,有先患过肺结核好了,又患淋巴腺结核,也有先患淋巴腺结核,后患肺结核的。经过化验,这两种病都是结核杆菌,所以内外蔓延,我想有肺结核的病人,也可以用六寸金针试验治疗。本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精神,遍查历代关乎针灸医学文献,没有用六寸针治疗瘰疬鼠疮之说。我们祖国医学发展前途,确实不可限量。瘰疬鼠疮有传染性,可是母传,父不传。母亲在怀胎时期,或在婴儿吃奶时期,患瘰疬鼠疮,她的子女不过3岁,脖子上就发现小疙瘩,不在这两个时期不传。他父亲不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传。以上是我几十年,从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鼠疮又叫劳病疮,因为这种疮,先生瘘管

8、后破,久治不愈,又起又破,疮洞增加不已,身体消瘦,不思饮食,想吃鲜果凉物,精神疲倦,卧不欲起,乃成疮劳矣。六寸金针200例疗效总结治疗瘰疬200例中,均为1个疗程(12次为1个疗程,隔日针1次)以上者。不足1疗程者均未作统计。一、性别男性58例,女性142例。二、年龄10岁至15岁18例,16岁至25岁61例,26岁至35岁75例,36岁至60岁46例。三、病程1个月至6个月21例,6个月至1年的38例,1年至3年的66例,3年至5年的51例,5年至10年的24例。四、虚实虚证:53例,无疼痛116例,不发热的189例。实证:147例,伴疼痛39例。伴发热11例。五、方法单用六寸金针治疗86例

9、。用长针、小针、灸治疗64例(长针即六寸金针、小针即是毫针)用长针、火针治疗42例。用长针、火针排脓治疗8例。六、疗程1至2个疗程,56例。3至4个疗程,74例。5至6个疗程,54例。7至10个疗程,16例。七、胸透及血沉化验检查血沉:65例中,27例正常。偏高38例,未查135例。胸透:101例中,正常7例,未透视99例。八、既往治疗服西药的73例,有效23例,无效52例。服中药丨8例,有效9例,无效9例。服中西药92例,有效26例,无效66例。未作其他治疗的17例。九、疗效及标准痊愈:结核消失,已无余症45例,占22%。显效:核已消2/3以上,48例,占24%。好转:结核已消1/3以上,占

10、100例,占50%。无效:结核无改变,7例,占3.5%。总有效率为96.5%。典型病例例一谢某某,女,17岁,学生。病历号470843,北京人。初诊日期1975年4月21日。主诉:于2年前右耳后下,起两枚硬结,曾经某医院检査诊断为颈淋巴腺结核。经服中药及注射链霉素症状好转。近两个月来,突然该处结核肿大,质硬,按之不痛,推之左右不移,四肢无力,有时头痛,易怒,性情急躁,纳尚可,睡眠安,二便调,月经正常。既往史:无肺结核病。家族史:无。望诊:面色红润,舌笞薄白,舌质尖红。脉象:沉细而缓。查:颈部结核,6cm6cm,腋窝处结核3cm3cm。结核表面,不红不肿,质硬,按之不痛,推之左右不移动。胸透正常

11、。治疗:长针对刺曲池,每周3次。五诊后,腋下结核见消,2cm2cm,颈部结核变软,分散为3个核。十诊后,颈部结核,显著见消,腋下结核1cm1cm 。十三诊后,加火针刺结核,腋下结核消失,已触及不到,颈部结核已消至枣大,3枚。十八诊后,颈部结核消如蚕豆大,3枚。二十二诊后,颈部结核基本消失,临床痊愈,余无不适之感。停诊两个月,后追访,症未复发。例二王某某,女,27岁,干部,简易卡片,北京人。初诊日期1967年7月。患左颈部淋巴腺结核1年。主诉:初起因感冒发热后,左颈耳后下方起一如蚕豆大结核,经西医诊断为淋巴腺结核。肌内注射链霉素半年,效果不显,近1个月来突然发现原部位隆起如核桃大肿块,发热,左上

12、肢抬举不利,脖项活动不便,精神不振,纳少,二便调,月经尚正常。既往史:肺结核已钙化。望诊:面色黄,体瘦,舌苔白,舌质淡红。脉象:沉细数。查:结核表面红肿,4cm3cm,有压痛感。治疗:长针对刺曲池。六诊后,结核已消一半,但上肢活动仍觉不利。十二诊后,局部结核,红肿消失,上肢活动自如,仍以长针治疗,加毫针刺足三里、合谷、太冲穴,调理脾胃功能,舒肝解郁之法。二十八诊后,结核全部消失,余无不适之感。再诊两次,共30次,临床获愈。例三曹某某,男,40岁,干部病卡,本市朝阳区。初诊日期1966年8月。患右颈淋巴腺结核3年。主诉:自觉初起右颈部似枣大一肿块,发胀,经服中西药治疗后,结核见消平坦。今年5月,

13、原部位结核复起,服药未能控制,近来逐渐增大,肿痛,伴有低热,体温37.31,体倦,精神萎靡,纳差,口苦,睡眠不实。面黄,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象弦滑数。胸透正常。查:右颈结核4挪推之不移,压痛,质硬,皮色红肿。1个疗程后,局部结核变软,仍现红肿而痛。2个疗程后,局部结核、疼痛减轻,质变软,仍红肿,顶端色红。3个疗程后,局部结核红肿,顶瑞色紫暗,用火针排脓。4个疗程后,结核疮口愈合,再以3个疗程巩固疗效,临床已愈,停止治疗。例四米某某,男,25岁,工人。病历号470394。北京人。胸骨体上缘淋巴腺结核,6年前曾手术切除,近两个月来,突然原手术部位又发现鸡卵大一肿块,肿硬而疼痛,经肌内注射链霉素数

14、月无效。近来右腋下发现如栗子大,肿块1枚,胸闷气短,口干而渴,饮而不解,纳尚可,低热,下午明显。既往史:肺结核8年,现为稳定期。面色暗晦体瘦,舌质红,舌面龟裂,舌苔褐。脉象弦细数。局部查:4cm4cm,结核红肿,紫暗,按压痛。治疗:用长针对刺曲池。2个疗程后,结核渐消,红肿比较明显,用火针4次排脓。3个疗程,低热减轻,压痛好转,口渴减轻,胸闷,气短减少,面色现黄白,精神比前大好。4个疗程:结核已完全消失,疮面愈合,舌苔已现薄白,体重增加,再予服中药养阴健脾调治,停针观察未复发。例五施某某,女,33岁,工人,病历号345318。初诊日期1964年4月23日。两侧颈部瘰疬已8年。于5、6年前,发现

15、两侧颈部各起一硬结,如黄豆大,无痛楚。经某医院检査诊断为淋巴腺结核。服用西药未能控制,结核逐渐增大,有胀痛感觉,胃纳欠佳,大便干,尿黄。既往史:无肺结核病史。面色萎黄,舌质暗红,无苔,形体消瘦,脉象沉弦。査:两颈结核5cm4cm,漫肿,两侧颔下皮稍红。胸部透视正常。治疗:长针对刺曲池。3次后,两侧颔下漫肿消退。6次后,右侧结核缩小,左侧结核见软。2个疗程后,右侧结核已轻,未触及到,左侧结核见消三分之二。3个疗程后,两侧结核,全部消失,继针5次以巩固疗效。后经复査,临床获效,未再发。病例分析通过临床观察,及几十年的经验总结,我(王乐亭)认为此症,虽属肝郁气滞,湿痰流注,但多数患者表现为肺气虚弱,脾失运化,津液被灼,出现肺脾两虚的症状,说明瘰疬多与肺脏有密切关系。实证、热证较少见,在临床治疗时,视其虚实而行补泻手法,手法适当,收效则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