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党员为民服务日”活动探索建立不同层面党员的为民服务机制.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106003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推行“党员为民服务日”活动探索建立不同层面党员的为民服务机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面推行“党员为民服务日”活动探索建立不同层面党员的为民服务机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面推行“党员为民服务日”活动探索建立不同层面党员的为民服务机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面推行“党员为民服务日”活动探索建立不同层面党员的为民服务机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面推行“党员为民服务日”活动探索建立不同层面党员的为民服务机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面推行“党员为民服务日”活动探索建立不同层面党员的为民服务机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推行“党员为民服务日”活动探索建立不同层面党员的为民服务机制.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面推行“党员为民服务日”活动 探索建立不同层面党员为民服务机制中共平阳县委组织部2007年11月19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平阳县党员队伍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根据我们对全县党员队伍现状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当前党员队伍中存在着几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从共性角度来分析,主要呈现以下几点:一是理想宗旨观念弱化。少数党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对党信心不足,有的甚至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从事封建迷信

2、活动和宗教活动。从对近百名党员群众调查来看,有28.6的党员群众认为,当前党员的共产主义信仰发生动摇,27.9的群众认为党员的思想观念处于消极状态,趋于多样化。二是奉献服务意识淡化。当前,党员讲奉献的少了,求实惠的多了,讲服务的少了,要回报的多了。在调查中,46.5的群众认为党员的奉献精神较以前削弱,没有以前党员那样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3的群众认为党员的奉献服务意识已消失,跟普通群众没有什么两样,甚至不如普通群众。三是组织纪律观念淡化。党员角色意识淡化,不愿接受组织约束,党员不像党员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党员只要权利,不要义务,不做党组织分配交给的任务,有的还热衷于做群众尾巴,丧失党性原则,

3、带头聚众闹事、参与集体上访。从个性角度来分析,几个不同层面的党员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农村中,老年党员思想僵化,主体意识不强,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以“老资格”自居,损害了老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部分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的无职无岗党员作用发挥受到明显制约。在企业中,部分党员情绪低落,思想消极,认为在企业为老板打工,只是老板的雇工,体现不出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在机关中,部分党员公仆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少数人精神不振,工作标准不高,服务态度不好,“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平阳县在今年5月份开始启动“党员为民服务日”活动,通

4、过探索建立不同层面党员为民服务机制,不断提高全县党员的先进性,进一步提升党员队伍建设水平,为服务平阳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主要做法和核心内容“党员为民服务日”的主要做法是,要求来自全县不同领域的党员每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天或几天为“党员为民服务日”,深入到人民群众中,通过为民办实事好事和公开承诺践诺,实打实地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面对面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为民服务日”活动的核心内容是“组织搭台、制度铺路、党员唱戏”,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党员的特点,为全县来自机关、社区、农村、企业等不同层面的党员量身打造不同内容、不同要求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进一步细化

5、了党员的义务内容,强化了党员责任。一是建立机关党员服务小分队制度。平阳县各机关单位根据不同的职能范畴分别组建了科技兴农、法律宣传、经济发展、文化卫生、宣传教育、访贫解困等6支为民服务小分队,以机关党员和业务尖兵为骨干力量,通过“党员为民服务日”,下农村、访企业、入学校、进社区,采取多种形式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活动开展以来,6个为民服务队共深入基层百余次,为群众排忧解难1200多次,为民办实事近400件,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二是建立社区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平阳县共有大小社区31个,党员1000余名。我们以“党员为民服务日”为载体,深入开展了社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设置了公益活动服务、环境治

6、安维护、社区服务管理等3大类13个岗位,社区党员根据自身特点和技术特长向社区申报岗位,社区党支部再根据党员的自荐和互荐情况,结合党员的自身条件与岗位的特点,确定上岗党员。岗位确定以后,可以一人一岗,也可以一岗多人,一岗多人则选定一名岗长。结果出来后还要在社区进行公示,从而保证了设岗定责的民主和公正。上岗人选在上岗前必须接受业务培训。在此基础上,社区党支部与上岗党员签订责任状,颁发贴有照片的党员岗位证,加强日常管理,做到规范上岗,文明履责。据初步统计,全县共有近800名无职党员认领了“为民服务岗”。三是建立农村党员“一句话承诺”制度。对群众公开一句话承诺,是平阳县在前几年实行的农村党员“设岗定责

7、”基础上推出的一项新制度,要求农村党员向群众作出帮扶承诺和表率承诺。农村党员的个人承诺,把能为群众办理的一件件具体实事,变为党员自己的实际行动,从而达到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目的。在确定党员一句话承诺中,我们以村党支部为单位召开党员大会,采取公开承诺的办法进行,党员根据自己的实际和能力提出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一句话承诺并在党务公开栏中向全村群众公告。各村党支部建立管理台账,实行一名党员一个台账,每个台账分承诺、履诺和评诺等内容,由专人负责管理。同时,村党支部建立监督小组,负责党员一句话承诺的监督、把关、定向。我县广大农村党员还以承诺为内容,以服务

8、日为载体,将“一句话承诺”与“党员为民服务日”活动有效结合起来,通过“为民服务日”活动已经兑现承诺事项4500多件,直接受益群众达10万多人。四是建立企业党员联系服务共建村制度。村企矛盾,在中小型企业发展迅速、遍地开花的温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处理好企业与农村、企业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使企业具有更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是平阳县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去年我县利用非公企业党建的扎实基础,开展了“村企党建联合共建”活动, 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我县以“党员为民服务日”为活动平台,组织企业党员系统性地为共建村服务,切实提高了共建工作水平。通过“党员为民服务日”,企业的党员们定期深入到共建村去,通过企业支

9、部与村党支部结对、党员与贫困村民结对的方式帮助农民开展素质培训,为村居寻找发展项目,增强农村发展的“造血”功能,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助农村弱势群体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初步成效和下步思路“党员为民服务日”活动开展以后,平阳县万名党员充分利用了这个活动平台,组织群众抗台抢险,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引导农民发展产业,带领群众美化家园,帮助群众兴办实业,协助企业解决难题,取得了明显效果。许多党员在活动中找回了失落多年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党员的主体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党员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度显著提高。一是亲近了群众,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活动开展以后,不同层面的党员通过

10、活动载体,深入群众,问民情、结民亲、解民忧、助民富,为群众办理了大量的实事,解决了大批的难题。如县农办、县科技局、县农业局等参与组建的科技兴农服务队给群众送去了科技知识和致富方法,县外经贸局、县工商局、县国税局等参与组建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服务队帮助企业解决了难题,县法院、县司法局等参与组建的法律法规宣传服务队深入到社区、村居、企业开展了普法教育、法律援助等工作,县广电局、县卫生局等参与组建的文化卫生服务队为基层解决了收看有线电视难、医疗保障差等难题。总而言之,通过“党员为民服务日”活动的开展,党员与群众交流接触多了,关心百姓疾苦多了,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增强了,群众心里想的、盼的,成了党员干部真正

11、去做的,群众感受到了党员干部身上那种实实在在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二是转变了作风,提高了为民服务效率。通过“党员为民服务日”活动,广大党员干部改进了作风,端正了服务态度,树立了党员为民服务的新形象,以前那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的现象少了,主动下去服务的多了,被动接受的少了。如平阳县法院利用“党员为民服务日”的机会,打破常规,组建了一支以业务骨干为成员的“流动法庭”走出机关为群众服务,经常深入到西部山区乡镇,为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办理诉讼案件,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三是明确了责任,强化了党员主体意识。党员教育内容单薄,形式单一,缺乏有效性;党员作用发挥的

12、途径方法欠缺;党员的荣誉和责任感没有充分激发出来是党员队伍建设中的困难顽疾。通过“党员为民服务日”活动,我县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找到了突破点。通过设岗定责,有效解决了社区无职无岗党员想干事没机会、想出力没载体、想工作没平台、想管事没名分的难题,无论是照顾孤寡、治安巡逻、帮助居民解决生活难题,还是为社区建设献计献策、出资出力,这些定岗后的党员都冲锋在前,毫无怨言。通过实行农村党员“一句话承诺”制度,有效弥补了农村部分文化低、优势不突出的党员明显不适应“设岗定责”要求的缺陷,使农村部分既“无职”又“无岗”的党员也能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推行企业党员联系服务共建村制度,增强了企业党员的主体意识,激发

13、了企业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让广大群众从企业党员的身上得到了帮助,看到了希望,对共建企业和企业党员的认同感显著增强。“党员为民服务日”作为一种活动载体,是对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提高党员素质、强化党员主体意识的有效探索和实践,“党员为民服务日”活动的开展主要是通过四种不同制度的实施得以实现,我们的构想是通过全面推开“党员为民服务日”活动,让面上的活动推进党员队伍集体有意识行为的形成,让党员的为民服务行为在制度体系的引导下,从被动接受逐步向自觉自发转变。从活动开展的情况来看,各个层面上的党员都能按照各项制度的要求,将党员义务与群众实际需求结合起来,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下一步,我们将以提高党员素

14、质、激发党员活力、纯洁党员队伍为目标,把“党员为民服务日”制度与党员发展培养、党员民主评议等工作结合起来,加快探索“权利、义务、责任”三位一体的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新模式。一是要在优化结构上下功夫。继续探索研究农村人才、党员、干部三者之间内在联系和培养规律,加大“万千百递进培养”活动实施力度,坚持培养和引导两手抓,通过几年的努力,把万名农民培养成农村各类优秀人才,把千名农村各类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把百名既能致富又能带富的优秀党员培养成村两委干部,把好党员队伍的“入口关”,进一步优化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结构。二是要在制度设计上花心思。要在加强党员主体意识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各项制度,进一步细化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的义务内容,完善责任追究形式,进一步激发党员的活力。三是要在工作实效中抓结合。要结合党员履行职责和为民服务的情况,加强党员民主评议,细化评议内容,量化评议标准,加大不合格党员处置力度,畅通党员出口,切实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