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1056031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锦小 孙丹青家长朋友们,你是否为你的孩子在学习时精力不集中,边学边玩而深为烦恼?你是否为你的孩子不能独立完成作业, 不加思考,一不会就问,而深感头疼?你是否工作劳累了一天, 还得辅导监视甚至做 “陪读 帮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失掉了自己休息放松和开展自己兴趣爱好的时间, 而“大为不快 呢?为什么?这主要是因为你的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何谓习惯?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 通常为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 行为的不断重复即变为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习惯养成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学习习惯,就是表现在学习方面的重复性的, 经常为无意识的日常学习行为规律。

2、例如,在学习语文时, 总是喜欢放一本字典或词典在案头,以备不时查用, 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是信息高速开展的时代, 那么,能够得心应手地处理和使用信息, 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应有的个人素质; 信息的高速开展, 将我们带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决定了个人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 才能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生活, 而丰富知识的获得, 需要个人高效地学习, 能否进展高效地学习知识,成为了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因素。 学习效率的提高, 纵然有很多因素的作用,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研究证明, 儿童时期是学习习惯的重要形成时期, 因此,作为家长必须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让孩子

3、受益终生。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呢?首先,要知道,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1、学习时精力集中,专心致志,不做小动作,不边学边玩;2、独立完成作业,知难而进,乐于思考,自己动手查阅资料解决难题;3、热爱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不是被逼着被动的甚至委屈的学习;4、具有自觉学习态度,自律性强,不用家长“陪读,不过分贪玩。其次,要知道,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主要包括:1、儿童的好奇心特别强烈,性格处于初步开展的萌芽阶段,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性格;2、心理和行为可塑性强 ,但易受外界影响;3、对大人依赖性强,特别是对父母崇拜;4、注意和情绪不稳定,只对具体形象的

4、事物感兴趣,而对抽象的东西很少能够理解;5、是智力开发的最正确时期,也具有了初步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第三,要调查研究自己的孩子终究有哪些不良学习习惯, 做到心中有数, 根据儿童时期的身心特点, 清楚其中的原因, 然后分析找准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起点。一般要先选择较易纠正的细小的不良习惯入手。 例如,针对孩子的学习畏难情绪和懒惰习惯, 鼓励孩子自己动脑动手完成遇到的难题, 可以指导孩子查阅相关资料,而不要一味指责孩子蠢笨,甚至以“笨蛋 、“蠢猪等劣词评价,这会更增加孩子的厌学情绪, 也不要嫌麻烦将现成答案直接告诉孩子, 这会助长孩子的依赖性,孩子解决问题后,要适时表扬,让孩子“尝到成功的喜悦

5、。并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加以辅助,孩子能够自己做到的事情, 父母不要因为溺爱和嫌弃孩子做事差劲而包办,进而引导到孩子的学习当中去,潜移默化,久而久之, 形成习惯。例如,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要求孩子,每天料理能够做得到的个人卫生,锻炼孩子的耐性,抑制惰性,形成勤劳的性格;解决不了的,看看如果经过家长指导, 是否能解决的了, 尽量让孩子自己做, 鼓励孩子抑制畏难情绪,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甚至形成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四,家长要根据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总量, 和意图到达的良好学习习惯的目标,制订一个纠正不良习惯和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案。 制订方案, 首先要注意切实

6、可行,目标不能过高, 措施要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 其次要注意循序渐进, 具有梯度性, 由易到难,由低到高。例如,要纠正孩子的学习精力不集中的不良习惯,可以先让孩子集中学习 15 分钟,进而 25 分钟、 35 分钟、 45 分钟,但要注意不能过长, 否那么不符合儿童时期的身心特点, 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 并可以拿一个钟表放在桌旁以警示, 孩子能做到的话, 要加以表扬, 甚至给以物质奖励,好吃的啦,好玩的啦,让孩子充分感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孩子的努力情感,让孩子自愿去做,变被动为主动,形成良好习惯。第五,家长要“建立和健全监视机制, “完善奖励和惩罚措施。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非一朝

7、一夕之易事,也非完全自觉自发的事情,需要长期的磨练, 作为自制力很差的孩子来讲, 更需要家长的长期有力的监催促进。行为的履行与否, 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行为的奖励鼓励和惩罚警示, 因此,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需给以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当然从量上讲,奖要大于罚,以奖为主,但这并不是说完全不需要惩罚, “没有惩罚的教育, 不是完美的教育。 只是要注意惩罚在程度上、 措施上、方式上的适当性, 到达警示作用即可。 例如,孩子因为及时、 认真、自觉的完成了家庭作业, 最起码给以精神上的表扬, 以至物质上的奖励, 看一段喜欢的动画片啦, 玩一个喜欢的游戏啦, 好吃的、好玩的都可以。如果相反,那么要给以批

8、评教育,不管孩子懂与否,指出这是错误的,必须加以改正的,并坚决监视完成,不要因为孩子的“可怜而“心软 ,否那么前功尽弃,并可配之以惩罚措施, 诸如罚劳动啦, 既让孩子知道犯错误是要承担责任的,又锻炼了孩子的身体,何乐而不为呢!最后,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相协调, 因为孩子的大局部学习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 是在和教师与同学的相处中成长的, 要和教师多联系与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 发现不对劲的情况, 帮助孩子及时解决, 尽量做到自己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相一致, 以免孩子因为家长与学校的不同而无所适从,也防止孩子形成不良的两面性格。 可以经常和孩子谈话与交流, 不要忙得将孩子扔在一边傻玩不管, 看一看孩子对同学的、 教师的和学校的评价, 从侧面了解孩子的开展情况,以利于催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快乐、*的成长。孩子是未来, 孩子是希望, 做家长的,拿出点精力和时间, 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获得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以便将来更好的应对社会生活, 乃至为我们社会做出出色的奉献, 是责无旁贷的, 这也是我们家长朋友们所愿意的。 只要我们努力,事情总会成功的!专业资料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