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一则[1].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1049550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子》一则[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庄子》一则[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庄子》一则[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庄子》一则[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一则[1].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庄子一则文学常识:1.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送过(今安徽蒙城人)。著有庄子。2.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老庄哲学”通假字:1、北冥有鱼(冥同溟,海色深色。)2、翼若垂天之云。(垂同陲,边疆。)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邪同耶,句末语气词。)词类活用:志怪者也。 怪:形作名,怪异的事情水击三千里, 水:名作形,在水面上南冥者,天池也。天:名作形,天然的古今异义:1、怒而飞(古义:奋起的样子。今义:恼怒。)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动。今义:海上运输。)3、南冥者,天池也(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今义:高山湖泊名。)简答题:1. 大鹏的形

2、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答: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2赏析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答:此句运用丰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

3、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像和联想。3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答: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世上任何事物的逍遥与之所依凭的条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4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答:“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天色深青,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吗?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啊。 5. 本文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述“逍遥游”有什么联系?答: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说明世间万物都要 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从而回答了“逍遥”要有所依凭。6. “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答:“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有所待,须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 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写作特色: 1.用及其夸张的手法描写鲲、鹏 2.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