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研究——于淑秋 .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104549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课程研究——于淑秋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微课程研究——于淑秋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微课程研究——于淑秋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微课程研究——于淑秋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课程研究——于淑秋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程研究——于淑秋 .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课程研究报告后进生是学生中最需要关怀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常常因暂时落后而被遗忘,被忽略。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耐心了解和掌握后进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每个后进生的不同情况,细心观察,深入了解,分析落后的原因,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个案分析1、学生基本情况 孙雨欣,女,10岁,三年级新转入学生。性格内向,整天愁眉不展心事重重,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常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学习成绩居下,还有滑坡趋势。但体育成绩优秀,擅长长跑、篮球。通过了解,发现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婚,孩子

2、随父亲生活,去年父亲再婚,又生了一个男孩。孙雨欣认为继母对自己有成见,父亲和继母一条心,只爱小弟弟,不爱自己,自己在这个家是多余的,心理上的压力很大。2、案例分析通过观察,我发现孙雨欣因家庭的变故、父母的离异、继母的出现、小弟弟的出生,加上自己本身性格内向,变得过于敏感,少话,成绩急剧下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她心理阴影很大。一直怀疑继母,和继母有对立情绪,甚至恨继母。觉得是继母破坏了自己一家三口的幸福与快乐。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了解我发现孙雨欣的继母是个比较明事理的人,对孙雨欣也不错,只是又生了个孩子,刚生完孩子,还得照顾婴儿,对孙雨欣的照顾可能没有以前那么周到,致使造成彼此的误

3、解。孙雨欣的父亲在外打工,疏于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又不善于在孩子面前表达,造成误解。 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孙雨欣同学出现这种情况,她的心理一定有问题。如何帮助她克服困难,走出这个阴影呢?3、辅导过程-家庭的配合经过和孙雨欣父、母亲长时间的沟通,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我劝导孙雨欣的父亲,希望他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多关心孩子的思想、情绪的变化,多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孩子觉得爸爸还是以前的爸爸,非常关心自己,疼爱自己。听了这些话,孙雨欣的爸爸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没想到大人们之间的纠葛竟给自己的宝贝女儿造成这么大的伤害,他发誓以后一定多关心孩子,

4、决不让孩子再受委屈。孙雨欣的继母也表示以后一定要多加注意,照顾好她,帮孩子找回从前的幸福与快乐。-教师的教育,同学的帮助。“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去除孙雨欣的心理阴影,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耐心地开导她,对她说:“爸爸、妈妈、继母都很爱你,老师同学也都是你的亲人,有什么不开心的的事,可以跟我们说,我们都愿意帮助你,毕竟我们是你的家人、老师、同学。”后来,学校开运动会,我推荐她做运动员。没想到,赛场上的她屡屡夺冠,为班级争得了不少荣誉。运动会一结束,我便约她进行了一次谈话:“这次多亏了你,我们班才拿了年级第一。”她没说话,但能看出她心里很激动。我趁机提出让她当体育委员,她有些害羞地说

5、:“不行”我的成绩不好,同学们会有看法的。”我跟她撒了个美丽的谎言:“其实,这就是班委会的意思,怕你不同意,才让我跟你谈的。”她答应了,我们交流成功了。接下来,我跟班委会商量怎样帮助,并制定了详细的措施:(1)体育活动由她做主;(2)不要讥笑她的成绩,并由我来帮助她补课;(3)主动邀请她参加课外活动。紧接着我在班级里进行了“让世界充满爱”、“感恩父母”的班队会活动,使学生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理解父母工作的艰辛,理解父母对子女博大的爱。让学生心里充满阳光,看到生活、社会阳光的一面。4、辅导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惊喜地发现孙雨欣同学的情况明显好转,她在班级各项活动的影响下,逐步走出了家庭

6、的阴影,真正树立起了良好的心态。上课能举手发言且声音较大,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下课她不但喜欢与同学一块做游戏了,而且积极参加班级管理、年级管理。家长也反映她在家学习主动,乐于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回家还主动帮继母照看小弟弟,看到她身上的变化,看到孩子脸上久违了的笑容,作为班主任的我终于放心了。后进生的转化并非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因而做后进生工作要注意用耐心和爱心去感化他们。教育是一门艺术,一种创造,要转变后进生,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需要教师付出艰苦劳动进行创造性活动,我们应经常想着一句名言:“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要让所有的学生能成才报国,那么,就要十分重视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使后进生心理燃起希望之火。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