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小小设计师教案反思.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104510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数学活动小小设计师教案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班数学活动小小设计师教案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班数学活动小小设计师教案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班数学活动小小设计师教案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班数学活动小小设计师教案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数学活动小小设计师教案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数学活动小小设计师教案反思.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数学活动小小设计师教案反思这是中班数学活动小小设计师教案反思,是优秀的中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设计意图:现实生活中的经历是教师创造集体教学活动的重要来源,将主题活动与日常生活、数学知识间建立联系,会使数学学习更有意义。班级中正在开展主题活动我和植物做朋友,孩子们负责幼儿园小种植园的种植和照料工作。种植园刚刚翻修完成,孩子们特别喜欢。他们发现种植园还没有围栏,纷纷说:老师,原来的种植园有围栏。别的菜园都有围栏。有了围栏野猫就不会踩了。我们可以保护蔬菜啦。孩子们有了制作围栏的愿望,同时教师考虑到教育的要求和价值,便生成了活动设计种植园的围栏。在第一次设计中孩子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

2、围栏,我们也惊喜地看到规律的出现,这也说明生活中的感性经验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我及时抓住了契机,引导幼儿发现有序与无序的不同。孩子们表示更喜欢有规律的围栏-既整齐又漂亮,想将种植园围栏也设计成为有规律的,从而引出了本次活动。活动目标:1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物体排列,感受规律的美。2愿意运用两种物品创造规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活动重、难点:重点:愿意创造规律,运用规律排序,发现美。难点:理解规律排序中规律组在序列中重复出现的含义,连续排列的整齐感。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与家长、老师一同收集生活中的规律,拍摄成照片;幼儿在游戏中随意排出过一些规律;有参与种植园围栏设计的愿望。物质准备

3、:用生活中蕴含规律的照片制成的PPT,电脑,相机,魔法圈(用颜色鲜艳、可变形的毛根弯成)。操作材料:洞洞板及棋子、易拉罐、正方形积木、节奏棒、纸盒等。活动过程:1通过分享照片,激发幼儿参与设计有规律围栏活动的兴趣,初步认识、理解规律排序,并感受到生活中运用规律排序的常见与美感。(1)出示种植园照片,引发幼儿参与设计的兴趣,明确活动任务-设计有规律的围栏。师:小朋友们,咱们这几天在忙着做一件什么事情呀你们发现了什么幼:因为我们的种植园还没有保护植物的围栏,所以要设计种植园的围栏。师:对,我们要一起设计、制作围栏。在你们第一次设计中,画出了许多围栏样式,你们更喜欢哪一种幼:有规律的围栏。师:所以我

4、们今天要设计有规律的围栏。(2)引导幼儿逐一观察收集的有规律物体的照片,发现照片中两种物体之间的排序方式。师:在你们动手设计之前,咱们一同来欣赏一下活动前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到的照片。你看到了什么滑梯上的栏杆是按什么方式排列的在这个排列中重复出现的是什么幼:是按照一个蓝的一个黄的、一个蓝的一个黄的方式排的。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滑梯的栏杆是由一蓝一黄栏杆组成一组规律,后面一直重复前面这组规律,一个一个间隔排列的。(3)通过对全部照片的观察及交流,了解两个不同物体是可以有规律排序的,并能发现规律排序的美,愿意创造规律,设计种植园围栏。师:小朋友们看了这么多生活中有规律物体的照片,你有什么感觉幼:

5、很好;看上去很舒服;不单调,很整齐。师:那今天我们也来创造规律围栏。(教师介绍师幼共同收集的三组材料及操作要求。)2完成设计种植园围栏任务:自选两种物品创造规律,尝试学习按规律给两个物体排序。(1)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尝试运用两种物品创造规律、排序。(2)教师个别观察指导,随机发现两种物品规律排序的不同方法及问题并记录。3通过分享幼儿的围栏设计,进一步发现、理解规律排序的含义。感受到两种物体可创造出许多不同的规律并排序,激发幼儿发现、创造更多规律并运用于生活。(1)分享幼儿的排序方法,进一步发现、理解规律排序的含义。(从中提升规律并验证规律排序。)教师运用相机拍摄下幼儿设计的规律进行个别展示,请

6、幼儿来介绍自己的规律,或者由集体观察、讨论,发现其中的规律。师:孩子们,你们真棒!设计创造出许多种规律。谁愿意向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排列。看一看这位小朋友用什么方式排列的有人和他的想法不一样吗你觉得这是按什么方式排列的当幼儿排序出现混乱时:师:这位小朋友的规律是一根节奏棒和一个盒子,它们组成了一组好朋友。神奇的魔法圈要变身啦,我们一起看看后面排的是不是这组规律在重复出现。(在此环节中通过用魔法圈验证规律,帮助幼儿解决按规律排序最核心的知识点-特定单元的反复出现。因为幼儿很容易把特定单元混乱,而彩色毛根弯成的圈非常形象地明确了规律组,方便幼儿自我检验,使排序不混乱。还可以让幼儿清晰地看到规律是否排

7、列完整。)富于变化的材料使规律出现多元表征,如同样两种材料-易拉罐和长方形积木,因摆放方式及数量的增减,出现不同的规律。师:为什么times;times;和times;times;都选用了白色和蓝色的棋子,可他们排列出来的规律是不同的幼:因为times;times;的是一个蓝的和一个白色的棋子,另一个小朋友是两个蓝色和两个白色的棋子。师:那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呢幼:颜色一样,数量不一样。师:哦,原来材料一样,数量不一样也能创造出不同的规律排序。(对比不同的规律,发现同种材料,从不同维度,如摆放位置、数量等不同,可创造出多种不同的规律排序。)(2)知道两种物体可创造出许多不同的规律并排序,萌发幼儿

8、在生活中寻找和创造更多规律的愿望,继续完成种植园围栏的创建。活动反思:指南中明确指出: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本次活动正是来源于幼儿真实的生活,利用具体的情景给孩子们布置设计围栏的任务。由真实任务驱动的教育活动贴近幼儿生活,不仅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而且较好地实现了集体数学活动的情景化,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经验,真实感受到数学学习对自己生活的意义,凸显出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及幼儿在思维上、数学经验上有所提升。教师有效把握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注重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直接感知、亲自体验和实际操作,帮助幼儿明确规律排序,扩展幼儿模式识别经验,

9、并发现生活中规律的美,自主地创造规律。整个活动符合幼儿认知的模式及教学的逻辑:观察一创造一比较一再比较中概括。通过环境设计策略,即情景内容源于生活,激发幼儿的内部动机,因此在整体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任务意识明确,愿意创造规律并专注投入地运用规律排序,设计围栏;通过直观概括策略,运用魔法圈圈出规律组进行序列中单元的判断,使幼儿理解规律排序;通过多元表达策略,使幼儿在表达交流中形式多样,可以是语言、动作、符号,也可以是师生间的、同伴间的交流,从而达到抽象与直观、思维与感知的有效结合,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在规律排序活动中不仅仅关注排序结果,更注重透过幼儿多样化的表达,了解其对规律的认识及理解程度,乃至思

10、维发展水平,予以适当、必要的支持引导,促进幼儿迁移、概括等数学思维的发展。相关文章中班数学教案:上下空间的辨识:中班数学活动上下空间的辨识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反思,活动过程等内容,引导幼儿认识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能够说出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中班数学上下空间的辨识教案吧。中班数学:大家来排队:中班数学活动大家来排队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尝试按一定规律排队,体验排序的规律和方法。初步建立幼儿的序数概念,并能从不同的方位准确说出动物的位置。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中班数学大家来排队教案吧。中班数学教案:认识5以内的相邻数:中班数学活动认识5以内的相邻数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认识5以内的相邻数,能找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初步感知相邻两数之间多1少1的数量关系。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中班数学认识5以内的相邻数教案吧。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