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一).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1018941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江苏省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年江苏省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年江苏省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年江苏省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年江苏省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江苏省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江苏省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一).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 A周天子实行分封制 B秦始皇设立郡县制 C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 D汉武帝颁布推恩令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B.开创皇帝制度C.统一度量衡、货币 D.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3

2、图1和图2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A1921年和1922年 B1927年和1928年 C1937年和1938年 D1949年和1950年4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这一观点的是 太平军女官 A B C D5.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是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6. 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

3、们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A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7. 在上世纪70年代,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业余外语广播讲座(英语初级班)”。外电对此评述最为恰当的是A“中国向世界宣布开放的一个信号” B“中国放弃敌视西方的政策”C“中国开始奉行亲西方政策” D“中国积极谋求世界大国地位”8“When in Rome,do as Romans do”是古代西方的一句俗语,中文一般翻译为“入乡随俗”。从这一俗语的最初来源来看,语境中的“do”最有可能是指A信奉天主教 B尊重各国风俗 C

4、为荣誉而战 D遵守法律制度9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10“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国王。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伏尔泰赞扬英国政体的这句话表明英国国王A拥有无限的权力 B擅长经商又很开明C独自享有立法权 D权力受到法律制约11. 1920年1月2日,美国司法部长米切尔帕尔默一声令下,一夜之间,全美33个城市中竟有4000人被怀疑为激进分子,以“激进分子”的罪名被逮捕,一

5、向标榜民主自由的美国出现这样的“红色恐怖”的原因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遭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巴黎公社革命爆发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2某校文科班同学围绕“二战后初期的美欧关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主题举行了一次讨论,有同学将讨论情况进行了记录整理。其中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马歇尔计划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C两极格局的确立 D欧洲共同体的成立13尉潦子治本载“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诸储。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上述材料无法体现: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以家庭为单位 D、富足有余14“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清末黄遵宪诗

6、中提到的“大错”实际指的是A 打击了出口商品生产,导致中国海外贸易停顿 B 镇压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阻碍了中国国家统一C 禁止官民出海贸易,动摇了中国社会稳定性D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中国与世隔绝而落后于时代潮流151926年北洋画报曾刊登出中国人之福耶祸耶?的漫画。漫画中最大的特征为“女爱日本玩具”、“子去美国学习”、“母用法国饰品”、“父吃英国烟酒”。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普通民众生活水平大为提高 B漫画主要讽刺的是当时的媚外现象 C当时中国成为西方的头号海外市场 D西化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161949年l0月,面对一个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

7、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隔近30年后,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许多人来说,1978年12月18日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下列对这段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B后者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C.前者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1790年代初,国务院放开了国家管理的737种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中的648种,同期也放开了国家管理的农产品收购60种价格中的50种。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南巡讲话与十四大召开 B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C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重新启动加入世贸

8、组织的谈判18. 下列哪座城市与以下的描述最吻合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出现最早一批民族企业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一个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冠上了它的名字 A.上海B.广州 C.南京 D.厦门19. 1912年1月1日,民立报以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为题发表文章,作者将传统的“匹夫”巧妙地换成“匹妇”,所要表达的思想应包括:女性要处于社会主导地位 男女平等的观念 女性应参与政治生活 救国不必依靠女性A B C D20. 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本杰明基恩)此话的真实意思是 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

9、沟通和联系 B美洲的发现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 C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 D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21. “我们生产的某些农产品数量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消费能力。国际市场疲软使得外销也很困难。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不要再生产那么多东西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段话应为下面何者所言? A列宁 B罗斯福 C邓小平 D斯大林22. “当人民忍饥受饿,失业现象曰益猖獗的时候,凡是隐藏一普特余粮的人,凡是使国家损失一普特燃料的人,都是穷凶极恶的罪犯”,这是列宁写给彼得格勒工人的信中对于某一政策的描述。以下符合这一政策的是 A.它是暂时的,只是为

10、了应付战争B.它实现了苏俄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C.它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D.它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23. 1948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金圆券大幅贬值 后,上海中央银行柜台前老百姓都急于将金圆券兑换成黄金或美元。当时美元像黄金一样被抢购的主要原因是A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发表 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C布雷顿森林协议的签订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24.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儒、墨、法B儒、法、道C

11、法、儒、道D道、法、儒25.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A.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B.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C.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 D.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26. 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中曾列举以下内容:(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数量的红军;(4)有便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毛泽东选集)这段材料论证了A北

12、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B工农武装割据的条件C持久抗战的有利因素 D解放战争胜利的经验27. 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28.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下列哪个口号呼应了上述观点A师夷长技以制夷 B须知今后的世界,必成劳工的世界C打倒孔家店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29. 学生问:“有甲乙两人,甲很干净,乙很脏。如果请他们洗澡,他们中间谁会洗?”老师答:“这里有四种可能:一是甲洗,因为他有爱干净的习惯;二是乙洗,因为他需要;三是两人都洗,一个是因为习惯,一个是因为需要;四是两人都不洗,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干净人不需要洗。”根据材料,这位老师最有可能是 A.卢梭 B.普罗塔哥拉 C.孟德斯鸠 D.苏格拉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