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010311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说法能体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是A原子质量、体积很小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C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D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2下列

2、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A BB CC DD3下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一个金原子的中子数为197C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8D一个金原子中粒子总数为2764如图是铷元素的某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作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B铷元素是一种稀有气体元素C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五周期D铷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镁元素的相似5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先用手紧贴容器外壁,再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B称量时,要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C为节约药品,实验用剩药品要立即放回原瓶D过滤时为加快过滤速度,要用玻璃棒不

3、断搅拌漏斗里的液体6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氮气B金刚石C水D氯化钠7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H原子的是A2H BH2 CH2O D2H28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A小于6mLB大于6mLC等于6mLD无法确定9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某化学小组的同学经过调查和搜集资料得知,可以通过化学沉降(明矾)杀菌消毒(用漂白粉)自然沉降过滤等几个步骤对黄河水进行净化。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ABCD10下列名称中有“水”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肥皂水C蒸馏水D自来

4、水11如图所示的三个烧杯,各倒入蒸馏水,然后依次加入硝酸钠固体,并充分搅拌。已知加入的硝酸钠固体的质量从依次增多。请根据下图判断烧杯中的溶液肯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ABC和D全部12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选项ABCD方案结论集气瓶中的水主要都是为了降温说明白烟的成分与蜡烛成分相同说明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而酚酞分子不运动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AABBCCDD13钋广泛用于抗静电刷。钋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PO B质子数为84C相对原子质量为 209 D属于金属元素14下列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石蜡浮于水面,说明

5、石蜡的密度小于水B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C蜡烛能燃烧属于化学性质D将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水15 “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_。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先_。要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选择_,收集氧气时,若得到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写一条_。写出实验

6、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并据此选择图中_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氧气的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科学家在-100合成了物质X(分子模型如图,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1)物质X的化学式为_。(提示:碳元素写在前面)(2)物质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最简整数比)。(3)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精确到0.1%)(4)3.2g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与_g二氧化碳的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列式计算)18(8分)玫瑰花中含有丁香油酚()等物质,请计算:(1)丁香油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丁香油酚

7、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写最简比)(3)丁香油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保留至0.1%);(4)16.4g丁香油酚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1)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_(填“元素”或“原子”)。举一厨房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实例:_。“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煮沸”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_作用。多喝硬水易得白内障,生活中硬水要通过_降低硬度后才能喝。从微粒的角度分析,下列对生活中的事实解释错误的是_。选项事实解释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BCO(煤气)有毒而CO2无毒两种物

8、质的分子构成不同C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食品中的化学食品包装中常充N2 以防腐是由于N2的化学性质_ 。青少年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钙的食物来源以牛奶及奶制品为最好。如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文字说明。若儿童每天至少需要 0.6g 的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每人每天要喝_盒这种牛奶。(3)农业生产中的化学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看到一化肥碳酸氢铵包装袋上标有含氮量16%的说明,同学们产生了疑问, 这种化肥含氮量是否达到16%,化肥中碳酸氢铵的含量是多少?带着这些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一些化肥样品,进入实验

9、室。(查找资料)碱石灰能够吸收水和CO2,但是不吸收NH3。浓硫酸能吸收NH3但是不吸收CO2。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性质探究)该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用A装置给碳酸氢铵加热,装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取适量碳酸氢铵加入试管,连接A、C、E装置,加热,E中的现象是_。连接A、B装置,继续加热,观察到B中的现象是_。碳酸氢铵在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是_。(含量分析)将装置A、C、D依次连接,加入20g化肥样品,加热至A中固体完全消失。她称量装置D的质量如表:实验前D装置的质量149g实验后D装置的质量152.4g由此分析得知:反应中产生氨气的质量为_g。通过反应的表达式可以知道:

10、氨气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请计算此化肥含氮元素质量分数为_。请计算此化肥中碳酸氢铵的纯度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故选B。2、B【解析】A.带火星木条应伸入集气瓶口处,故A错误;B.试管倾斜,瓶塞倒放,故B正确;C.量筒应平视,故C错误;D.酒精灯禁止对火,故D错误。点睛验满氧气时必须将带火星木条应伸入集气瓶口处。3、D【解析】试题分析:A、金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错误;B、由信息示意图可知,197为金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错误;C、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9,错误;D、金原

11、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则一个金原子中粒子总数=197+79=276,正确。故选D考点:元素周期表。4、C【解析】A、据图可以看出,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表示铷元素的阳离子结构示意图,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37-2-8-18-8=1,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铷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铷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铷质子数是37可推出原子核外有五个电子层,铷元素位于第五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37-2-8-18-8=1,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铷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镁元素的不相似,故选项说

12、法错误。故选C。5、B【解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故选项说法正确;C、实验用剩药品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在指定容器中,以防污染试剂,故选项说法错误;D、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漏斗里的液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6、B【解析】A、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错误;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正确;C、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错误;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13、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错误。故选B。7、A【解析】A、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H表示2个氢原子,故符合题意;B、右下角的2表示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不符合题意;C、右下角的2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不符合题意;D、第一个2表示2个氢分子,第二个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不符合题意。8、B【解析】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说明液体的体积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俯视读数,读取数值大于实际数值,则剩余液体的体积小于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大于6mL。故选

14、B。9、B【解析】化学沉降:明矾溶于水后会形成胶体,能吸附水中的固体小颗粒,使悬浮水中的小颗粒凝聚成较大颗粒而加快悬浮物的沉降,此操作是把不能自然沉降的固体颗粒沉降下来,且并未进行彻底分离,故此操作应是自然沉降后、过滤前的操作;杀菌消毒:使用漂白粉在水中生成氯气杀死水中病菌,应该为过滤后的净化操作;自然沉降:静置,使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而沉降下来,由于不需其他操作,故应为最先进行的操作;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可除去水中沉降下来的固体颗粒,因此应排在沉降后。合理的操作顺序是。故选B10、C【解析】A、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