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12].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100931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设计[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教学设计[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教学设计[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教学设计[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教学设计[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设计[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设计[12].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设计 教 材:语文三年级下册课 文:百花园一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次教学设计体现了语文综合知识的运用,让学生联系旧知识探求新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同时,借助生动形象的图片和有趣的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在乐中学、趣中学。快乐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了解汉字的一些构字规律,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2. 了解一字(词)多义的现象,学习从字典中选择合适的义项。 3理解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大致意思,体会语言的优美,并且读熟、背会。 4能有条理地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将自己的心情表达清楚。 5能结合口语交际

2、中说的内容,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季节。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古诗词积累。 2口语交际。 3. 写作。 教学难点:写作。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结束了一个单元的课文学习,今天,我们来到了一座由语文综合知识组成的百花园,这个百花园里面都有什么精彩的内容呢?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 语海畅游 (一)读一读,想一想。 1.课件出示“纟”旁,引入“纟”旁的演变图片。让同学们体会演变图片,猜一猜这个偏旁组成的汉字大概与什么有关? 出示百花园中的例字,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师生共同分析字形,理解字义。(展示课件第三屏)

3、得出结论:带“纟”的字大都跟织物有关。 2.课件出示“疒”旁,引入“疒”旁的演变图片。让同学们体会演变图片,猜一猜这个偏旁组成的汉字大概与什么有关?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引入新课。 指出汉字发展历经几千年,字形变得越来越方正,笔画越来越简便,所表达的意义却没有简化,进而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历史悠久”。 出示百花园中的例字,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师生共同分析字形,理解字义。(展示课件第四屏) 得出结论:带“疒”的字大都跟疾病有关。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以上两个偏旁的构字规律,也分析出了它们的字义,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写出自己喜欢的两个偏旁,大家看看可以组出什么新的汉字,并给新汉字组词。 (请两位同学上

4、台板书喜欢的偏旁,其他同学组字,并组词) 没想到同学们这么博学多才,能组出这么多字词,老师都有些自愧不如了,希望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在课下的时候也能积极的掌握各种偏旁部首,再把相关的字词都穿成一串,牢牢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牢最坚实的基础。 (二)查字典,明字义。 同学们,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平时,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它的意思发生了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同学回答,老师总结) 这是因为呀,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样一个词语或者文字,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就不同了。比如“明”这个字,字典里就有多种解释:明亮;明白,清楚;公开; 眼力好;光

5、明;视觉;懂得,了解等。如果用在具体的句子里,意思就完全不同。譬如,“他是个明白人,不用多说就知道。”这里的“明”指聪明,懂道理。“听了报告,他心里明朗了。”这里的“明”是指明显、清晰。 我们大家再一起看看百花园里的例句:(展示 提出希望,拓展到课外,使之学以致用。 让学生随手翻翻字典,激发学生了解、使用工具书和学习字词的兴趣。 课件第五屏) 1.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2.“喏,在那儿呢。”另一只小山雀尖叫(道),“你看见了吗?” 3.小时候,他家里很(穷),买不起毛笔。 4.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请大家拿出字典来查一查,这同样的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是什么意思?

6、同学们把“道”字和“穷”字的意思都查清楚了,也把句子里出现的字都解释清楚了,那么我们再一起总结一下,一字多义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展示课件第六屏) (1) 在充分读熟句子的基础上做出选择。 (2) 将选择的义项带入句子中去读,去思考,看语义是否通顺,表达是否准确。 (3) 做这类题目关键在于有信心,愿意去想,千万不能马虎应付。 三、读读背背 今天百花园里给我们呈现了一首唐代韩愈的七言绝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的标题有点长,请大家听我给题目断句,(展示课件第七屏)“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里的“早春” 点明了时间,“呈”说明这首诗是写给谁的,“水部”,唐朝工部的一个司,掌管水利方面的

7、政令。“张十八员外”,即张籍,也是唐代的大诗人,因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员外”官职名,这里指水部员外郎。 我们对诗词的标题已经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 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给时间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学会区分字义。 了解,请同学们通过课前的预习,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唐代大诗人韩愈。(展示课件第八屏) 看来同学们预习做得不错,老师再考一考你们,谁能把这首诗串讲?(展示课件第九屏) 长安街上细小的春雨润滑如酥,近看没有绿色,远看草色青青。早春正是一年春光大好的时节,大大胜过满城杨柳堆烟的暮春。 整首诗的大意我们已经明确了,那么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展示课件第十屏)老师总结:

8、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春色的特征。通过对早春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课后作业就是背诵这首古诗,我们下节课再进行记忆力大比拼。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布置了记忆力大比拼的作业,同学们“现在可以开始你的表演了”。 同学们的课后作业完成得真不错,我估计背诵率应该有百分之百了,希望我们以后的背诵任务也能完成得这样出色。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唐代大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知道了韩愈喜欢早春胜于暮春,那么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个季节呢?二、自由讨论,激活思维 (展示课件第十一屏)冬去春来,夏逝秋至。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景象,带给我们的感受也不一样。春天万物

9、复苏,可能让你感到振奋;秋天瓜果学生自主学习,读背为主。感受诗词语言的优美,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激起同学们的求胜心理,转化让人头疼的“背诵作业”。 努力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拉近学生生活,激活飘香,可能让你感到喜悦你喜欢哪个季节呢?跟同学交流一下。 说清楚你喜欢的理由,要有条理。 也可以说你不喜欢的季节。 评一评谁说得最有条理。 (一) 每个组派一名代表讲述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季节,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二) 小组评论。 1.小组可以针对喜爱(不喜爱)的理由是否说清楚、是否有条理进行评论。 2.教师巡查,随机指导,引导学生敢说、多说。 (三) 代表汇报,师生评价。 小组代表根据老师指导,重

10、新组织语言,再次发言。老师总结并进行鼓励。 三、明确要求,动笔写话 (一) 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我们就把刚刚自己说的话或者想说的话,写下来。 (二) 明确写话要求。(展示课件第十二屏) 1.写清楚你喜欢的季节和喜欢它的理由。 2.写完后自己改一改,看看是否有错别字或不通顺的地方。 (三) 生动笔,师巡视。 (四) 指名朗读写话,师当堂评议。 (五) 小结。今天这节说话写话课,同学们不仅说得好,而且写得好。老师从你们的交流中感受到了你们所喜爱的季节的特别,更重要的是,你们的表达清晰、有条理,老师希望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你们可以更多的表达自己,大胆展现新时代小学生的风采。 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灵感,提高交际兴趣。 引导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是口语交际训练的重点。在说一说、评一评、议一议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成果,为学生提供练说的平台。 培养学生说清楚,说得好。重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为下面的写话打基础。 写话时,给出具体要求,让学生不仅有话可写,还能逐步养成良好的写话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