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3信仰的自由是社会文明的天然尺度.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1000070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7[1].23信仰的自由是社会文明的天然尺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07[1].23信仰的自由是社会文明的天然尺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07[1].23信仰的自由是社会文明的天然尺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07[1].23信仰的自由是社会文明的天然尺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7[1].23信仰的自由是社会文明的天然尺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1].23信仰的自由是社会文明的天然尺度.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仰的自由是社会文明的天然尺度张承迁什么是信仰?在古兰经里,每每提到信仰,每每与力行公益并列。阿拉伯文里“阿麦努”这个字的原型是“艾穆尼”,意为“内心安宁、安心”,也即俗话说的“心里踏实”。怎样才能做到内心安宁呢?也就是内心想的合情合理,没有妄念,没有非分之想,承认被造的身份,承认真主的创造和真主无比伟大,接受古兰的教导,努力体现生命的价值。要想做到这一点,恐怕不是随便就能获得的。俄国文学大师屠格涅夫曾经写过一本叫罗亭的小说,其中描写一个年轻人,什么都不信。有人问他:“你什么都不信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变吗?”“当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变”,他回答说。于是,人们得出一个结论,“你是什么都不信的信

2、仰”。因为你既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这条原则,那就是什么都不信的信仰。从伊斯兰信仰看,如果不信仰真主创造一切和真主制定一切的法则,就必然沦为多神信仰,并且不断更换崇拜对象,以至于崇拜自己,自以为是,最终走向自己的反面。在这方面越无知,越容易成为多神信仰的俘虏,说明信仰无非就是他内心那点支撑他处世做人的老谱。有时认为钱能通天,有钱能使鬼推磨;有时认为权比钱大,有权就可以左右一切;或者跟紧某个人,认为心诚则灵,他若飞黄腾达,我还能错得了吗?他就是能给我带来幸运的人。古兰经中对于此类人作出了这样的比喻:“凡树配于安拉者就好像从天空坠落,”(古兰22:31)即人格一落千丈。因为一切被造的人或物都是真主

3、创造,它们和你一样甚至还不如你,你向他们膜拜,那不是降低人格吗?偶像崇拜者更是等而下之,毫无道理可言。我们经常会看到,为了满足迷信的需要,造成惊人的社会浪费现象。佛教自公元67年传入我国,到唐宪宗时,全国已有寺庙4万多座,僧尼近30万,15万差役、50多万种田的奴隶,由于当时有供寺庙的田产是不用纳税的政策,所以,给整个社会造成相当沉重的负担。当时的刑部侍郎(司法部副部长)韩愈已经看到这一问题,为了阻止唐宪宗迎奉佛指骨,上表陈述利害(即著名的谏佛骨表一文),此举险些要了他的命。如果不是“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唯恐后时,老幼奔波,弃其生业”(韩愈语)而危机到国家的存亡,国家是不会干预的。其

4、实佛教历来受到统治者的欢迎,因为它能麻痹人的思想精神,导人于消极遁世。如果只是消耗大量的社会财富,使人类消极懒惰,看破红尘倒罢了。但那么多的黎民百姓都弃其生业,社会责任由谁来负?人生就是苦海无边,用什么来悲天悯人?什么是伊斯兰信仰?伊斯兰信仰就是要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奉献。在中国的穆斯林群体中,一千多年来,虽然没有那么多的迷信和铺张浪费,虽然有古兰的教导指引,但中国穆斯林对阿拉伯文字,西亚、南亚的一些传统迷信仍乐此不疲,如:相信五十代传光图,相信死后过“随拉提”桥(这些是源于拜火教的传说),以及苏菲神秘主义的上帝流溢说,加之教乘、道乘、真乘的修炼而达于天人合一(源于新柏拉图主义普罗提诺上帝流

5、溢说和中国宋明理学),国外的学者把这些认识以注释经典的形式传达给中国人,就这样在封闭保守的信仰圈子里,弄假成真。加之中国历代封建统治以佛教为国教,为了迎合政治的现实,清真寺以佛庙的模式修建,寺院的建制,也是阿訇三道,除去阿訇开学以外,伊玛目(掌教)、海推布(宣教)、穆安津(宣礼),佛家搞死后超度,穆斯林也搞死后搭救。为了维持清真寺的生存,捐寺产,修厨房,清真寺里宰牛羊,预备饭菜干尔麦里(善功)。把风俗习惯当成了信仰,以至于用这些虚假的东西反对正确的古兰教导,最后争取到少数民族的族属,还感到很光荣。在这样的氛围中,还要判断别人有没有信仰,这不可笑吗?古兰明确指出“在教道里没有强迫。”(古兰2:2

6、56)因为真主创造宇宙并为宇宙制定了法则,一切事物不论宏观微观,大而无外细而无内,都遵循着统一的法则,信与不信都超不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则,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想象不了法则的奥妙,但是古兰总约把一切都公之于众,人类的发生发展,人间的实践,都反映了古兰教导的明确性和不可超越性。正像中国古人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凡做一件尘埃重好事者,将必见其好,而做一件尘埃重坏事者,也将必见其坏。(古兰99:7,8)这里强调的是做,并不是意识形态,任何思想未形成社会影响,或造成物质损害,文明社会是不加以干涉的。比如,你想在公园里修一间私人的房子,只要没有一块砖一片瓦,妨碍不了任何人,就不会有人干涉;可

7、是你要真砌了几块砖,那就不行了,虽然房子还没有成形,可是已经妨碍了别人,这就不能容忍,这是普通的常识。再比如:人类生存中也要和周围的一些动物和平相处,甚至在一些特殊时期还要负责照顾它们的生存环境,只要它们不危害到人的利益,就可以平安地享受一段生的乐趣,可是一旦它们妨碍了人的生存,那必然要采取措施,或关押起来,或结束它的生命。人类如不作非分的妄想,并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尽力体现自己的价值,伊斯兰把它认定为,顺服真主的法则,实现人间的和平,那也会颐养天年,安宁地度过一生;如果大量地做好事,为下一次生命做出好的积累,那么,后世他也是幸运的。今生的作为是最重要的我们生存的太阳系在银河中不是最大的星系,

8、像太阳系这样的星系在银河中就有一千亿到两千亿之多,如果我们想想其他星球也可能有比我们更高、更有能量的生物,独一的主宰,对于地球上有几个不接受信仰的人,有必要向他们显示奇迹吗?目前灾害频仍,生存艰难,地球是否又面临新的冰河期也未可知,而其他星球上发展到什么阶段,我们一无所知。根据古兰教导“在他们之后我兴起了别的世代。”(古兰23:31)“如果他意欲,他将取消你们,并实现一批新生代。这对于安拉并不难。”(古兰35:16,17)这些明白的教导,使我们懂得人类并不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存者。从宏观来看,有很多事物都值得参悟,绝不可以以我们熟悉的生活,去想像一切未见。我们的渺小决定了我们的微弱和可笑,在意识形

9、态方面我们对自己的了解都非常有限,怎么可以妄谈我们所不知道的呢?三百年前,伽利略维护哥白尼的日心说,被罗马教廷判决终生监禁。三百年后的1979年11月10日,梵蒂冈教皇保罗二世,代表罗马教廷向全世界道歉,为伽利略公开平反昭雪,承认三百年前罗马教廷判处伽利略是教会的谬误。这是用信仰干涉知识的一个明证。由此可以想到,穆斯林中有些人也是看到别人犯错误时心里就感到非常高兴,但是却很少检讨自己,好像就从来不错似的。实际上中国穆斯林仰承西亚、南亚的许多迷信,早已形成许多谬误的传承和理论,以致不能自拔。请看古兰教导:“在教道里没有强迫”(古兰2:256)这还不明白吗?“那些信仰的人、犹太人、萨比安人、基督徒

10、、拜火教徒和多神教徒,在复生日,安拉将对它们判决。安拉确是万物的见证者。”(古兰22:17)这是多么清楚的教导。在今生,真主对各种错误信仰都不做判断,而我们的群体里,整天以经训为指导的穆斯林,却要今天断这个,明天断那个,是不是头脑太过简单了?太自以为是了?古兰第22章17节启示中提到“萨比安人”,而且排在了基督徒之前。按说犹太人、基督徒是先知穆萨和先知尔萨的教徒,他们都是拥有经典的人,为什么把萨比安人提到基督徒的前面呢?过去中国汉译古兰里译为“拜星教徒”,也有直译为“萨比安人”的。“萨比安”这个字有“背叛、改信”的意思,俗称“萨比教徒”。“萨比教徒”有些反传统的味道,这是指当时他们背叛偶像崇拜

11、。“萨比教徒”与阿拉伯半岛上的“哈尼夫”很相像,这是在伊斯兰出现之前,不崇拜偶像,也不相信任何宗教的人。先知穆罕默德在接受启示以前就属于这类人。他们自称信仰正教,即伊布拉欣所信仰的。不拜偶像,承认宇宙世界有一个创造者。在我们中国持这样态度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学习孔孟之道,注意修身养性,不拜偶像,不事佛庙,很可以把这类人归入到有朦胧认一思想的人。而且他们比后期拜圣像,把耶稣当主的儿子还要强一些。所以古兰把他们排在基督徒之前,犹太人之后。从这节启示可以看到,连拜火教、多神教在今生,真主都不作决断,这反映了伊斯兰早在1500多年前,就把人类文明定在如此高度。直至今日,这仍然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奋斗目标!

12、很多民族很多国家还仍未能达到这一点。用意识形态定是非,在很多人头脑中仍然挥之不去。历史已经千万次证明,古兰启示的这一条教导,始终像太阳一样照耀着人类,人间没有必要争论这方面的是非,原因是我们太渺小,短暂的生命,给予我们的时间并不太多。能为人类做出一点贡献并不容易,我们花出巨大的精力和物力,只为了打内战,有意义吗?人的认识只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真主的引导在不断地深化提高,正确的信仰指导着我们是走向宽广,越走越辉煌;而错误的信仰将引导我们走向狭隘,走向极端,走入自己都说不清的怪圈。尊重历史,吸取教训伊斯兰信仰在历史发展中,有过多少教训,但是我们不善于吸取,一味地以正确自居。使者先知去世后,四任海里

13、发(继承人),三人死于非命。我们把新征服的人群,不能马上改变信仰的人,纳入到“麦瓦利”(纳税人=二等公民)的行列,迫使他们走入对立的“什叶派”,这样做的结果是:壮大了自己的对立面,然后斗来斗去。我们把走向极端的理性派(穆尔台齐赖)斗倒了,结果是整个学术界成了死水一潭。我们把凡是有一点不顺眼的思考,像阿维森纳等(伊布尼西那)都断成卡非勒(不信教的人),可是阿维森纳自己说:不论你们怎么断,我认为自己是真正的穆斯林。这只能说明人间的判断是毫无意义的,他到底是什么,不还是要由真主在复生日判断吗?因为,人类的判断很难做到公允。巴基斯坦的国父阿里真纳就是什叶派人,在他的倡导和努力下,1947年巴基斯坦从英

14、国殖民地独立出来,成立了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巴基斯坦国的第一任外交部长扎夫伦拉就是嘎德亚尼信徒,第三世界科学院院长阿卜杜斯萨拉姆也是嘎德亚尼。1974年巴基斯坦把嘎德亚尼这一派定为不信仰的人,是因为他们把其领袖艾哈迈迪奉为新的先知,这是全世界穆斯林谁都接受不了的。但是一个国家的举措,是有很多考虑的。清朝政府的洋务大臣李鸿章代表国家签订了那么多卖国条约,被冠以卖国贼的称号,现在不也成了开放过门、洋务运动的领袖。我国在文化大革命中,把国家主席刘少奇定为叛徒、内奸、工贼,全国没有人敢说话,政治局也没有人说一个“不”字,事后的事实证明,他的罪名是不能成立的。1997年第三世界科学院院长阿布杜斯萨拉姆

15、去世,巴基斯坦仍然为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举行了国葬,仍把他作为国家的脸面,这说明了什么?我们是中国穆斯林,我们首先应该遵守中国的法律,服从中国政府的领导,信仰并没有教导我们成天自生是非。我们不会也不能走伊拉克、伊朗的道路,只能遵循古兰启示的教导,因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自身的生存环境。任何派别都起源于私心,正像使者先知在吴侯岱战役上教导的:“这次战役的失利,虽然很严重,今后还会有比这更严酷的战役。”什么是“更严酷的战役”?那就是向私心开战,因为吴侯岱战役的失利,导致使者先知受伤,都是为争夺战利品擅自离开阵地,私心的膨胀是一切错误的根源。信仰的目的是什么?请学习古兰第108章2节“故你应礼拜你的养主并作牺牲”,注意这里不是宰牲,而是做自我牺牲,包括牺牲自己的一切,把自己奉献给真主指引的道路并服从真主代治世界,为人类社会奉献自己的一切。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