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PCR(二):PCR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0981016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好PCR(二):PCR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做好PCR(二):PCR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做好PCR(二):PCR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做好PCR(二):PCR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做好PCR(二):PCR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好PCR(二):PCR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做好PCR(二):PCR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标准的 PCR 反应体系 : 10扩增缓冲液 10ul4种dNTP混合物 各200umol/L引物 各10100pmol模板DNA 0.12ugTaq DNA聚合酶 2.5uMg2+ 1.5mmol/L 加双或三蒸水至 100ul PCR 反应五要素: 参加 PCR 反应的物质主要有五种即引物、酶、 dNTP 、模板和 Mg2+。引物: 引物是 PCR 特异性反应的关键, PCR 产物的特异性取决于引物与模板 DNA 互补的程度。理论上,只要知道任何一段模板 DNA 序列, 就能按其设计互补的寡核苷酸链做引物,利用 PCR 就可将模板 DNA 在体

2、外大量扩增。 设计引物应遵循以下原则: 引物长度: 15-30bp ,常用为 20bp 左右。 引物扩增跨度: 以 200-500bp 为宜,特定条件下可扩增长至 10kb 的片段。 引物碱基: G+C 含量以 40-60% 为宜, G+C 太少扩增效果不佳, G+C 过多易出现非特异条带。 ATGC 最好随机分布,避免 5 个以上的嘌呤或嘧啶核苷酸的成串排列。 避免引物内部出现二级结构,避免两条引物间互补,特别是 3 端的互补,否则会形成引物二聚体,产生非特异的扩增条带。 引物 3 端的碱基,特别是最末及倒数第二个碱基,应严格要求配对,以避免因末端碱基不配对而导致 PCR 失败。 引物中有或

3、能加上合适的酶切位点, 被扩增的靶序列最好有适宜的酶切位点, 这对酶切分析或分子克隆很有好处。 引物的特异性:引物应与核酸序列数据库的其它序列无明显同源性。 引物量: 每条引物的浓度 0 . 1 1umol 或 10 100pmol ,以最低引物量产生所需要的结果为好,引物浓度偏高会引起错配和非特异性扩增,且可增加引物之间形成二聚体的机会。 酶及其浓度:目前有两种 Taq DNA 聚合酶供应, 一种是从栖热水生杆菌中提纯的天然酶,另一种为大肠菌合成的基因工程酶。催化一典型的 PCR 反应约需酶量 2 - 5U( 指总反应体积为 100ul 时 ) ,浓度过高可引起非特异性扩增,浓度过低则合成产

4、物量减少。 dNTP 的质量与浓度:dNTP 的质量与浓度和 PCR 扩增效率有密切关系,dNTP 粉呈颗粒状,如保存不当易变性失去生物学活性。 dNTP 溶液呈酸性,使用时应配成高浓度后,以 1M NaOH 或 1M Tris -HCl 的缓冲液将其 PH 调节到 7.0 7.5 ,小量分装,于 -20 冰冻保存。多次冻融会使 dNTP 降解。在 PCR 反应中, dNTP 应为 50 200umol/L ,尤其是注意 4 种 dNTP 的浓度要相等 ( 等摩尔配制 ) ,如其中任何一种浓度不同于其它几种时 ( 偏高或偏低 ) ,就会引起错配。浓度过低又会降低 PCR 产物的产量。 dNTP

5、 能与 Mg2+ 结合,使游离的 Mg2+ 浓度降低。 模板:模板核酸的量与纯化程度,是 PCR 成败与否的关键环节之一。传统的 DNA 纯化方法通常采用 SDS 和蛋白酶 K 来消化处理标本。 SDS 的主要功能是溶解细胞膜上的脂类与蛋白质,因而溶解膜蛋白而破坏细胞膜,并解离细胞中的核蛋白, SDS 还能与蛋白质结合而沉淀; 蛋白酶 K 能水解消化蛋白质,特别是与 DNA 结合的组蛋白,再用有机溶剂酚与氯仿抽提掉蛋白质和其它细胞组份,用乙醇或异丙醇沉淀核酸。提取的核酸即可作为模板用于 PCR 反应。一般临床检测标本,可采用快速简便的方法溶解细胞,裂解病原体,消化除去染色体的蛋白质使靶基因游离

6、,直接用于 PCR 扩增。 RNA 模板提取一般采用异硫氰酸胍或蛋白酶 K 法,要防止 RNase 降解 RNA 。 Mg2+ 浓度: Mg2+ 对 PCR 扩增的特异性和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在一般的 PCR 反应中,各种 dNTP 浓度为 200umol/L 时, Mg2+ 浓度为 1.5 -2.0mmol/L 为宜。 Mg2+ 浓度过高,反应特异性降低,出现非特异扩增,浓度过低会降低 Taq DNA 聚合酶的活性,使反应产物减少。 PCR反应条件的选择 PCR 反应条件为温度、时间和循环次数。 温度与时间的设置: 基于 PCR 原理三步骤而设置变性 - 退火 - 延伸三个温度点。在标准反应中

7、采用三温度点法,双链 DNA 在 90 95 变性,再迅速冷却至 40 60 ,引物退火并结合到靶序列上,然后快速升温至 70 75 ,在 Taq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使引物链沿模板延伸。对于较短靶基因 ( 长度为 100 300bp 时 ) 可采用二温度点法, 除变性温度外、退火与延伸温度可合二为一,一般采用 94 变性, 65 左右退火与延伸 ( 此温度 Taq DNA 酶仍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 。 变性温度与时间:变性温度低,解链不完全是导致 PCR 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 93 94 lmin 足以使模板 DNA 变性,若低于 93 则需延长时间,但温度不能过高,因为高温环

8、境对酶的活性有影响。此步若不能使靶基因模板或 PCR 产物完全变性,就会导致 PCR 失败。 退火 ( 复性 ) 温度与时间:退火温度是影响 PCR 特异性的较重要因素。变性后温度快速冷却至 40 60 ,可使引物和模板发生结合。由于模板 DNA 比引物复杂得多,引物和模板之间的碰撞结合机会远远高于模板互补链之间的碰撞。退火温度与时间,取决于引物的长度、碱基组成及其浓度,还有靶基序列的长度。对于 20 个核苷酸, G+C 含量约 50% 的引物, 55 为选择最适退火温度的起点较为理想。引物的复性温度可通过以下公式帮助选择合适的温度: Tm值(解链温度) = 4(G+C)2(A+T) 复性温度

9、 = Tm值 -(5-10) (5到10)在 Tm 值允许范围内, 选择较高的复性温度可大大减少引物和模板间的非特异性结合, 提高 PCR 反应的特异性。复性时间一般为 30 60sec ,足以使引物与模板之间完全结合。 延伸温度与时间: Taq DNA 聚合酶的生物学活性: 7080: 150核苷酸/S/酶分子 70: 60核苷酸/S/酶分子 55: 24核苷酸/S/酶分子 高于90时, DNA合成几乎不能进行。 PCR 反应的延伸温度一般选择在 70 75 之间,常用温度为 72 ,过高的延伸温度不利于引物和模板的结合。 PCR 延伸反应的时间,可根据待扩增片段的长度而定,一般 1Kb 以内的 DNA 片段,延伸时间 1min 是足够 的。 3 4kb 的靶序列需 3 4min ;扩增 10Kb 需延伸至 15min 。延伸进间过长会导致非特异性扩增带的出现。对低浓度模板的扩增,延伸时间要稍长些。 循环次数:循环次数决定 PCR 扩增程度。 PCR 循环次数主要取决于模板 DNA 的浓度。一般的循环次数选在 30 40 次之间,循环次数越多,非特异性产物的量亦随之增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