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铁路第一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0970266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铁路第一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铁路第一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铁路第一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铁路第一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铁路第一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铁路第一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铁路第一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粮食危机是人类所面临的危机之一。有关农作物生产措施的说法,正确是 ( )A轮作在提高对矿质元素利用率的同时,可改变的原有的食物链,从而增产B作物种植期间要及时除草、除虫,以免种内斗争加剧导致减产C喷洒农药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锄地(松土)能降低土壤微生物

2、的呼吸强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避免温室效应2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红蛋白都由大量元素组成,参与氧气的运输BRNA具有传递信息、催化反应、转运物质等功能C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会影响细胞的代谢强弱D原核细胞的细胞器中不含有DNA3科学家对生长素发现过程所给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使胚芽鞘向光弯曲B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鲍森詹森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D温特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造成的4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4cm的鲜萝

3、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清水(对照组)和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中(实验组),甘油溶液、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分别编号为1、2、3组。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组中都发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B对照组中水分子在前15min进入了细胞,15min之后不再进入C1组中的甘油分子和2组中的葡萄糖都进入了细胞D3组中,如果一直增大蔗糖溶液浓度,萝卜条就会一直缩短5如图是对噬菌体、蓝藻、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四组,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甲组中的生物都没有细胞壁B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体C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D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

4、都具有核膜6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相关曲线描述不正确的是A图1曲线1、2可分别表示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某植物根、芽生长的影响B若图1曲线1代表双子叶植物,则d点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可除去单子叶植物农田中的双子叶植物杂草C图2中实线表示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面,其主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变化,则虚线表示根生长的最适浓度D图3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影响,该结果表明在生产上可喷施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7某农田因故撂荒,逐渐成为一种新群落(混种树林)。下列关于该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农田撂荒后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该群落中植物分层形成垂直结构,有利于对光

5、照等资源的利用C该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小于单一的人工林D该群落演替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物种一般不会消失8(10分)下图为真核细胞中三种结构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结构甲中的c与核糖体的形成直接有关Bd、e、f、h上均分布有与所示结构功能相应的酶C结构乙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H2O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分裂中期具有完整的结构甲和乙,不具有结构丙二、非选择题9(10分)图是一个家族的某种遗传病系谱图(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该病的致病基因是_性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 (2)I1的基因型是_,II4的基因型是_。 (3)III2为纯合子的概

6、率是_。 (4)II4与II5结婚后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10(14分)如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作出应答的部分过程,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细胞,1、2、3、4、5、6、7表示免疫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免疫过程。其中细胞丙表示_,细胞丁为_。(2)若甲细胞为T淋巴细胞,当乙细胞被病毒致敏后,过程3中还需接受甲细胞分泌的_才能进一步增殖分化。(3)抗体的化学本质为_,因而丙细胞释放抗体的方式为_,相比于1、2、4过程,病毒通过7和6过程使丙细胞释放抗体具有_的特点。11(14分)环境污染物多聚联苯难以降解,受其污染的土壤中常同时存在重金属污染。研究发现联苯

7、降解菌内的联苯水解酶是催化多聚联苯降解的关键酶。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从富含多聚联苯的环境中分离联苯降解菌,培养基中加入多聚联苯作为_,该培养基属于_(填“选择”或“鉴定”)培养基。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该细菌时,第1次划线及其以后划线总是从上次划线的末端开始是为了_。(2)为了能够反复利用联苯水解酶,可以采用_技术,该技术的另一个优点是_。(3)若从联苯降解菌中分离并得到纯度较高的联苯水解酶,纯化该酶常用的方法是_,采用该方法先分离出分子质量_的蛋白质。(4)下图中实线表示联苯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

8、两者关系的是_。12I以富含纤维素的作物秸秆为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乙醇,是现代化石能源的重要途径。科学家通过实验筛选出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菌株,实验流程如下。请回答:(1)样品最好取自于_的土壤。(2)筛选过程中,可以采用_染色法进行鉴定,其中_的菌落中的菌种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3)培养基b应为_(固体、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后,可采用_的方法进行计数。(4)得到的目的菌种,一般用_法进行固定,常用的多孔性载体有_(写出1种即可)。在工业生产中使用固定化菌种的优点是_(写出2点即可)。肿瘤细胞的蛋白PD-L1能够与T细胞的蛋白PD-1结合,抑制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作用。某种靶向药物可以阻

9、断上述结合过程,从而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作用。下图是制备该药物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1)以_作为抗原注入小鼠体内,发生免疫反应后,从小鼠体内的_(器官)中提取细胞a。(2)细胞a与b能融合的原理是_,常用的诱导方法有_(写出2个即可)。经过诱导,两两融合的细胞有_类。(3)细胞d的特点是:_。可将细胞d通过_或_进行大规模培养。(4)鉴定提取物中是否含有该靶向药物时,可取适量提取物,加入_,观察是否出现凝集沉淀。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答案解析】轮作在提高对矿质元素利用率的同时,可改变的原有的食物链,从而增产,A正确;作物种植

10、期间要及时除草、除虫,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使能量过多的流向人类,B错误;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锄地(松土)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呼吸强度,D错误。2、A【答案解析】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2、RNA分为mRNA、tRNA和rRNA,其中m

11、RNA有信息传递功能、tRNA有物质转运功能、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成分,此外少数酶是RNA,所以RNA还有催化功能。细胞中的水包括自由水和结合水,主要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题目详解】A、血红蛋白也含有微量元素,如铁元素,A错误;B、RNA具有信息传递(如mRNA)、催化反应(酶)、物质转运(tRNA)等功能,B正确;C、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会影响细胞的代谢强弱,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越小,抗逆性越强,C正确;D、原核细胞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不含DNA,D正确。故选A。3、B【答案解析】生长素的研究历程:1

12、880年英国达尔文1910年丹麦的鲍森詹森1914年匈牙利拜尔1928年荷兰温特1931年从人尿中分离出吲哚乙酸直到1946年科学家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该物质。【题目详解】A、达尔文通过燕麦胚芽鞘的四组对照实验最终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使胚芽鞘向光弯曲,A正确;B、拜尔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并未提出“生长素”的概念,B错误;C、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正确;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D正确。故选B。【答案点睛】解答此题需

13、要考生识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识记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4、C【答案解析】据图分析:在清水中,细胞吸水,萝卜条长度先稍微变长一点,然后保持不变,说明细胞吸收了少量的水;在甘油溶液中,萝卜条长度先变短,再变长,最后保持原来的长度不变,说明细胞先失水,后来由于甘油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内,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吸水复原;在葡萄糖溶液中,萝卜条长度先变短,再变长,最后保持原来的长度不变,说明细胞先失水,后来由于葡萄糖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内,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吸水复原;在蔗糖溶液中,萝卜条长度因为失水变短。【题目详解】A、清水组的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蔗糖组的细胞发生了

14、质壁分离但是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A错误;B、对照组中水分子在前15min进入细胞多于出细胞,15min之后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组中的甘油分子和2组中的葡萄糖都进入了细胞,C正确;D、蔗糖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因过度失水而死亡,因此3组中如果一直增大蔗糖溶液浓度,萝卜条就会缩短,但是萝卜条不可能无限缩短,D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理和现象,能够根据细胞吸水和失水发生的条件分析四组实验中萝卜条长度增加、减小、先减小后增加的原因。5、B【答案解析】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才能存活;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原核生物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无染色质,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前者的DNA主要存在于拟核中,后者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题目详解】A、甲组中的生物有噬菌体(病毒,无细胞结构)和变形虫(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均没有细胞壁,A正确;B、甲中生物和乙中的蓝藻均没有叶绿体,故甲与乙的分类依据不可以是有无叶绿体,B错误;C、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丙组无染色体,丁组有染色体,C正确;D、丁组中的生物细胞变形虫和衣藻均有细胞核,均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