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教案(第六课时).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0966780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教案(第六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教案(第六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教案(第六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教案(第六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教案(第六课时).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教案一、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丝带的含义2、 红丝带的由来3、 世界各地为预防和治疗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二、 教学重点1、 红丝带的由来2、 红丝带的发展3、 红丝带的含义4、 中国红丝带组织三、 教学难点1、 红丝带的由来2、 红丝带的发展3、 红丝带的含义四、 教学内容1、 课前导入我们以前都听过“世界艾滋病日”,也知道每一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在那一天,电视里会播放各种各样关于艾滋病的公益广告和宣传。大家还记的在广告中出现的艾滋病的标识吗?那就是红丝带,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红丝带的有关知识。2、 授课方式:陈述法3、 课堂内容;(1)、红丝带的又来20世纪80年

2、代末,人们视艾滋病为一种可怕的疾病,艾滋病患者受到歧视。 1991年,以纽约画家帕特里克和摄影家艾伦为首的15名艺术家成立了一个叫作“视觉艾滋病”的组织,希望创造一种视觉象征,以示对艾滋病患者的同情。组织内所有成员都是患有艾滋病的同性恋者。当时的美国社会对艾滋病患者漠不关心,甚至心怀恐惧。然而就是这样一些人大声疾呼,让整个美国社会无法忽视艾滋病。当时正值海湾战争期间,美国许多小镇的居民喜欢悬挂或佩戴丝带以表示对远在海湾地区美国士兵的支持。艺术家们从中获得灵感,选择了代表生机、激情和鲜血的红色作为丝带的颜色。这些艺术家用红丝带 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们,倡导尊重艾滋病患者人权,推广预防艾

3、滋病的社会公益活动。 那时,该年度世界著名的大型戏剧和音乐剧大奖“托尼奖”颁奖仪式即将在百老汇举行。“视觉艾滋病”的艺术家们制作了3000个红丝带,通过帕特里克在百老汇的朋友,把红丝带散发给明星与观众,呼吁关注艾滋病患者。这一举动引起巨大轰动,百老汇剧院里几乎所有拿到红丝带的人都将其佩戴,红丝带很快在全世界流传开来。此后几年的奥斯卡和“托尼奖”颁奖典礼上,所有明星几乎都戴着这个标志。(2)、红丝带的发展在此后的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向会场上空,支持者们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别在胸前。红丝带从此成为艾滋病防治

4、的象征,它象征着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象征着要用“心”来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视觉艾滋病”组织没有因为红丝带挣一分钱。帕特里克等人从没有把它当成敛财工具,也根本没想过为其注册商标。艾伦则说:“我从来没有想到它会这么流行。我们当时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些。” 如今的帕特里克因患艾滋病而憔悴不堪,他回忆说,“那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都死了,如今,我20来岁时认识的朋友只有一个还活着”。他表示愿意放弃作为红丝带发明人享受的知名度,愿意放弃一切,只要他能抗过体内的艾滋病病毒。 后来,许多关注艾滋病的爱心组织、医疗机构、咨询电话纷纷以“红丝带”命名。红丝带逐渐成

5、为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的防治问题,理解、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国际性标志。 在第一届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大会等会议、活动现场,都有工作人员发送红丝带。我国为世界艾滋病日举办的大型公益文艺晚会,也命名为飘动的红丝带。(3)、红丝带标志的意义红丝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 它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 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 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丝带是对HIV和艾滋病认识的国际符号,1991年在美国纽约第一次出现。它代表了: 关心,这一标志被越来越多的人佩带,用来表示他们对HIV和艾滋病的关心,关心

6、那些活着的HIV感染者,关心那些已经死去的病人,关心那些受艾滋病影响的人。 希望,红丝带愿意成为一种希望的象征,象征疫苗的研究和治疗感染者的成功,象征HIV感染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支持,红丝带代表着一种支持,支持HIV感染者,支持对未感染者的继续教育,支持尽全力去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疫苗,支持那些因艾滋病失去至爱亲朋的人。 “红丝带”是全世界关心艾滋病患者行动的标志,它鼓励我们大家伸出友爱、关怀之手,来帮助那些深受艾滋病毒折磨的人。 “红丝带”象征着希望,希望艾滋病在将来有结束的一天,希望受难的朋友能痊愈,希望整个社会的压力得以缓解。 别上“红丝带”的胸章,代表为一起战胜艾滋病而努力。“红丝带

7、”表露着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及照顾者的关怀与接纳,以及对艾滋病卫生教育、治疗方法和疾病研究的支持。 (4)、中国组织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简称协会,英文名称为Chinese Association of STD&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英文缩写为CASPC) 成立于1993年11月30日,属国家级社会团体,卫生部主管,挂靠在中国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会的宗旨是团结和动员广大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内,积极参与我国的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加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协会办事机构为秘书处,下设综合部、外

8、联部、培训部和编辑部。协会设有四个分支机构,即关怀与治疗工作委员会、健康教育与大众传媒工作委员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和艾滋病工作网络工作委员会。十多年来,协会配合政府各个时期艾滋病防治的中心工作,围绕宣传教育、行为干预、技术培训和关爱护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形式多样的活动,为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扩大了协会在艾滋病防治领域的影响,使之逐步成为国内非政府组织(NGO)从事艾滋病工作的牵头单位。 起源于2002年开始的艾滋孤儿救助行动论坛,由各地爱心人士自愿发起,于2004年筹备,2005年初正式成立,作为一个以自愿、平等的方式结合起来的非政府、非宗教的民间公益组织,我们致力于通过网络社会

9、和现实社会的互动,倡导公民意识,推广社会服务理念,使更多公众认识AIDS及艾滋孤儿救助工作,鼓励并创造机会让更多的人投入、参与到社会服务和社会发展工作. 我们的目的:防治艾滋.救助孤儿!专注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方面为艾滋孤儿寻求、调动和整合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在自愿前提下的帮助,另一方面为所有愿意为预防艾滋及救助艾滋孤儿事业出力的志愿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为实现预防艾滋、救助艾滋孤儿的目的,我们欢迎一切有效的合作方式。 (5)、有关艾滋病的宣传语1、防治艾滋病,你我同参与。 2、有了爱的滋润,他们将多一份与病魔抗争的勇气。 3、他们惧怕病魔,可更怕冷漠。 4、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5、“艾”与被爱,连着红丝带。 五、课堂小结本课主要讲的是红丝带的由来、发展、所代表的意义以及中国为预防艾滋病所做出的努力。同时,本课也是艾滋病知识学习的最后一节课,是前面几节课的收尾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红丝带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