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井田矿井建设--本科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0923867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99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溪井田矿井建设--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玉溪井田矿井建设--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玉溪井田矿井建设--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玉溪井田矿井建设--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玉溪井田矿井建设--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溪井田矿井建设--本科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溪井田矿井建设--本科毕业论文.doc(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般部分第一部分 玉溪矿井基本情况1 矿井与矿体特征11.1矿井的自然情况11.1.1地理位置与交通11.1.2井田地形与河流11.1.3气象特征11.2矿井的地质情况21.2.1井田的地质构造21.2.2水文地质31.3煤层情况31.3.1煤层及其特征31.3.2煤质41.4矿区情况41.4.1矿区的工业简况41.4.2水电供应41.4.3建筑材料及劳动力来源情况52 矿井的开拓与开采62.1矿井开拓62.1.1井田界限62.1.2矿井埋藏量、年产量、服务年限以及矿井工作制度62.1.3矿井开拓方式62.1.4井口位置及井田标高62.1.5煤层分组与煤层开采顺序72.1.6开采水平的划

2、分、翼数以及层数72.2矿井开采72.2.1盘区划分及开采顺序72.2.2采区巷道布置方式72.2.3工作面数目及长度82.2.4投产标准83 矿井的生产系统93.1矿井的主要生产系统93.1.1井下煤、矸石及材料的运输系统93.1.2主要运输设备的型号及数目93.1.3矿车的特征及数量93.2井筒103.2.1井筒及装备103.2.2井壁材料、掘进断面积及结构103.3井底车场113.3.1井底车场的位置、形式113.3.2井底车场与井筒及煤层的关系113.3.3车场内主要巷道及硐室的名称、位置结构特点和工程量113.4矿井的辅助生产系统123.4.1通风系统123.4.2压风系统123.4

3、.3排水系统123.4.4井下供电、照明、信号系统123.5防水、防火、防沼气煤尘爆炸的安全措施133.5.1预防井下水灾的措施133.5.2预防井下火灾的措施133.5.3煤尘的综合防治144 地面工业广场及民用建筑154.1主斜井生产系统154.2副斜井生产系统154.3矸石系统154.4辅助设施164.5工业广场总面积及建筑物工程量表165 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8第二部分 玉溪矿井施工组织设计1 建井施工准备201.1建井施工条件201.1.1建井期间的水电供应、通讯联系、交通运输、排水201.1.2工人及建筑材料的来源201.1.3排矸201.2建井的技术准备工作201.2.1矿井施

4、工方案201.2.2贯通点的选择211.2.3井筒的开工顺序211.3矿井开工前的工程准备221.3.1矿井开工前工程准备工作的重点项目221.3.2施测定位221.3.3井筒检测孔231.3.4工业广场的平整231.3.5场地排水231.3.6永久筑物、构筑物和设备利用情况和采取的措施231.3.7临时建筑物名称、结构形式及工程量表241.3.8准备工作的人数及安排241.3.9缩短准备期的措施241.3.10施工准备进度安排及工期的确定242 井筒施工262.1井筒概况262.1.1井筒的特征262.1.2井筒掘、砌、安、的工程量302.1.3井筒的地质水文条件312.2井筒表土施工312

5、.2.1表土施工方案的选择312.2.2施工方法的简述322.3井筒基岩施工342.3.1回风立井基岩施工方案342.3.2施工作业方式352.3.3钻眼爆破工作352.3.4装岩工作402.3.5提升工作412.3.6临时支护452.3.7井壁砌筑方法452.3.8施工辅助生产系统452.4井筒施工进度482.5井筒安装492.5.1井筒安装的作业方式492.5.2井筒安装用的主要设备、设施492.5.3安装工期493 井筒过渡期与井底车场的施工组织503.1井筒过度期施工组织503.1.1井筒毗连硐室施工503.1.2主、副、风井贯通方案533.1.3主、副、风井装备交替改装方案543.1

6、.4改装所装工期553.2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的施工顺序563.2.1车场硐室及巷道的施工原则563.2.2井底车场工程连锁项目563.2.3非连锁项目施工顺序563.2.4井底车场施工队伍组织573.3过渡期及车场施工阶段的辅助生产系统573.3.1提升方式、提升容器及提升能力573.3.2车场施工各阶段的运输方式573.3.3压气573.3.4通风583.3.5排水583.4井底车场施工进度计划584 采区巷道施工604.1采区巷道施工顺序604.2采区巷道施工技术614.3采区施工的保安措施625 工业广场施工总平面布置646 建井总进度计划666.1矿建、土建和机电安装三类工程安排原则6

7、66.2矿建、土建、和机电安装工程三者之间的关系676.3建井总进度计划676.4保证建井速度的措施及意见67专题部分岩巷中深孔爆破掘进技术691 绪论691.1前言691.2国内外研究现状701.3问题的提出711.4本文的研究内容712 岩巷中深孔爆破掘进掏槽技术研究712.1斜眼掏槽712.1.1斜眼掏槽的形式712.1.2斜眼掏槽的破岩机理722.1.3斜眼掏槽的应用732.2直眼掏槽752.2.1直眼掏槽的形式752.2.2直眼掏槽的破岩机理762.2.3影响掏槽效果的因素772.2.3直眼掏槽的应用772.3掏槽参数的确定782.3.1掏槽方式确定的原则792.3.2掏槽炮眼的布置

8、792.3.3掏槽药量的确定803 岩巷中深孔爆破炮眼深度的分析813.1根据任务要求确定813.2根据钻眼机具确定813.3根据循环方式确定833.4采用气腿式凿岩机钻眼炮眼深度实例843.4.1工程条件843.4.2炮眼深度843.5采用凿岩台车钻眼炮眼深度实例853.5.1工程条件853.4.2炮眼深度854 结论与展望86参考文献88翻译部分英文原文中文译文90致 谢93V第 97 页中国矿业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生设计1 矿井与矿体特征1.1矿井的自然情况1.1.1地理位置与交通玉溪井田位于山西省南部、樊庄普查区的东南部,行政区划隶属沁水县胡底乡所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620

9、1124100,北纬354215354500。曲(沃)辉(县)公路从本井田南部通过,向西经端氏镇、沁水县城,在侯马与大运公路相通;向东在高平市与207国道交会;侯月铁路经过端氏镇,距本井田约17km,向西在侯马与南同蒲线接轨,向南在月山与太焦铁路相交,交通尚称方便。详见图1-1-1图1-1-1玉溪矿地理位置图1.1.2井田地形与河流玉溪矿位于山西高原东南部,太行山脉南端。玉溪矿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流经玉溪矿的樊庄河为固县河支流,属季节性河流,雨季有短暂洪流,旱季长期断流,向西在东山村附近流入固县河,向南于端氏镇汇入沁河。1.1.3气象特征 玉溪矿属东亚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大陆气候显著,四季

10、分明。夏季午间较热,早晚凉爽,雨水较多;冬季气候寒冷,雨雪稀少;春秋季雨少风多。据县志记载,从1140年至今,该区共发生地震28次,其中破坏性地震8次。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属第一组。1.2矿井的地质情况1.2.1井田的地质构造(一)区域地层玉溪矿位于沁水煤田南部,与晋东南地区地层沉积规律一致,以元古界地层为结晶基底,向上依次沉积了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地层,第四系地层分布于山梁及沟谷中。(二)井田地层区内地层出露条件较好,为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上段、石千峰组、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第四系地层零星分布。现将区内地层由老到新

11、分述如下: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厚190.95m,其中上段厚53.91m,为深灰色巨厚层状石灰岩,底为白云质灰岩,中段厚121.04m,为灰色泥灰岩、角砾状灰岩、石灰岩夹白云质灰岩。不规则裂隙发育,方解石充填,局部见小溶孔。下段为灰白色含膏灰岩。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为煤系地层基底,平均厚度114.71m。分上下两段。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与下伏峰峰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厚度3.25(1202孔)8.45m(0801孔),平均3.53m。为灰深灰色含铝泥岩、泥岩,含鲕粒具星散状黄铁矿,均匀层理为主。底部0.8m透镜状铁矿层(山西式铁矿)。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为主要含

12、煤地层,厚75.62(14-3孔)101.74m(0801孔),平均厚度86.31m,根据岩性特征可分为三段: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为主要含煤地层。厚41.96(11-2孔)66.24(12-1孔)m,平均51.73m。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厚54.7593.75m,平均66.07m。底部为K8中细粒砂岩,局部为粗粒,中厚层状,石英为主岩屑次之,含长石及菱铁矿鲕粒,具少量云母片,大中型楔状交错层理,波状、脉状层理,下部夹泥岩包体及条带。下部为灰深灰色,夹黑灰色泥岩,粉砂岩含较多植物化石夹灰灰白色砂岩。中部夹一层5m多的灰白色中粗粒砂岩,较稳定。上部为灰绿色、灰色泥岩,间夹灰浅灰

13、色砂岩。顶部为灰白色含铝泥岩,较纯,含较多菱铁质鲕粒,俗称“桃花泥岩”。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厚度一般在492.10504.35m,平均502.32m。岩性主要为砂岩及杂色泥岩。根据岩性特征可分为三段: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平均厚度177m,分上、下二段。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T1L):分布于北边中部山梁顶,残留最大厚35m,以紫红色、浅灰红色薄-中厚层中细粒砂岩为主,夹薄层粉砂岩、泥岩。底部5米多为浅灰绿色薄层状砂泥互层。第四系中更新统(Q2):主要分布于山梁顶部。一般厚015m,前岭村附近最厚达30m,为棕黄色、浅红色亚粘土、粘土,含钙质结核,局部似层状。与下伏基岩地层为

14、不整合接触。为黄土状堆积。第四系上更新统(Q3):分布于南部樊庄河级阶地,或披盖于谷坡中下部。第四系全新统(Q4):分布于樊庄河床、河漫滩及沟谷中,河床为灰黄色,灰绿色砂岩砾石,砾径一般525cm,最大0.8m,次棱角状、次圆状、分选差、砂质充填,较疏松。为冲洪积。河漫滩为洪积沙土和人工垫积黄土,疏松,具湿陷性。玉溪矿地层出露条件较好,由老到新分别为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奥陶系中统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第四系中更新统、第四系上更新统、第四系全新统等共12个地层。其中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为主要含煤地层。1.2.2水文地质井田主要河流樊庄河发源于老马岭一带,属于固县河的支流,为季节性河流,东西横穿井田。枯水期流入井田东边界王回村时流量为4.34L/s,王回村以南50m消失形成地下水;在其下游玉溪村出露,流量为14.34L/s,然后又消失形成地下水在南边界外出露,河床较窄,多为卵、砾石及砂、粘土组成,砾石磨园度及分选差。其次为樊庄河支流,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