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砂浆、外加剂试题.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0919174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砂浆、外加剂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混凝土、砂浆、外加剂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混凝土、砂浆、外加剂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混凝土、砂浆、外加剂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混凝土、砂浆、外加剂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砂浆、外加剂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砂浆、外加剂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砂浆、外加剂、配合比方面一、填空1、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规定: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代号为 PO 。 2、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比表面积)表示,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筛余表示。3、水泥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 (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养护水池水温度应在(201)范围内。4、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进行胶砂强度检验时,其用水量按(0.50)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来确定。当流动度(小于180mm)时,应以(0.0

2、1的整倍数递增的)方法将水灰比调整至(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5、通用硅酸盐水泥按照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6、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7、造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原因有游离氧化钙过多、氧化镁过多和掺入的石膏过多,对于氧化镁和石膏含量,规定出厂时应符合要求。对游离氧化钙的危害作用,则通过沸煮法来检验。8、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中规定,在进行混凝

3、土抗压强度试验时,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用非标准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均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其值为对100mm100mm100mm试件为 0.95 。9、以单纯增大用水量的方法来提高普通混凝土的流动性,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10、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进行划分。11、在试验室搅拌砂浆时应采用机械搅拌。12、概括地说,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可包括活性效应(或火山灰效应)、形态效应和微集料效应。13、混凝土中的碱骨料反应包括碱硅酸反应和碱碳酸盐反应。14、混凝土和易性是指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便于各种施工操作并能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一种综合性能。它包括有 流动性 、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个

4、方面的含义。15、当检验结果为10.75,按0.5的单位修约时,修约结果为11.0 。 16、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要求粗骨料的检验项目包括:颗粒级配、针片状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指标和坚固性,用于高强混凝土还包括岩石抗压强度。17、膨胀剂运到工地(或混凝土搅拌站)应进行 限制膨胀率 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库、使用。18、混凝土膨胀剂胶砂限制膨胀率试件的脱模时间以限制膨胀率规定配比试体的抗压强度达到102MPa时的时间确定。19、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是强制性国家标准,检验项目中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相对耐久性、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20、在进行混凝土坍

5、落度试验时,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二、选择题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11规定:用雷氏夹法检验安定性时,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 mm时,即认为水泥安定性合格 ( B )A. 6.0 B. 5.0 C. 4.0 D.3.02、水泥熟料中水化速度最快、28d水化热最大的是 ( C )。A. C3S B. C2S C. C3A D. C4AF3、水泥试件养护水池中的水 天要更换一次。( C )A3 B. 7 C. 14 D. 284、当同一水泥用手动勃氏透气仪测定

6、的结果与自动勃氏透气仪测定的结果有争议时,以 测定结果为准。( A )A. 手动勃氏透气仪 B. 自动勃氏透气仪 C. 无法判断 D. 结果均无效5、以单纯增大用水量的方法来提高普通混凝土的流动性,会使混凝土( B )。A.速凝 B.强度降低 C.干缩减少 D.弹性模量增大 6、下列水泥中,和易性最好的是( D )。A. 硅酸盐水泥 B. 矿渣水泥 C. 火山灰水泥 D. 粉煤灰水泥7、原材料品质完全相同的四组混凝土试件,它们的表观密度分别为2360kg/m3、2400kg/m3、2440kg/m3、2480kg/m3,通常其强度最高的表观密度为( D )的那一组。A. 2360kg/m3 B

7、 2400kg/m3 C 2440kg/m3 D 2480kg/m3 8、当配制水泥混凝土用砂由粗砂改为中砂时,其砂率( A )A应适当减小; B不变;C应适当增加; D无法判定9、 的粉煤灰掺入水泥后往往增加需水量, ( B ) 。A. 烧失量小;降低强度 B. 烧失量大;降低强度C. 烧失量大,增加强度 D. 烧失量小,增加强度10、试拌混凝土时,拌合物的流动性低于设计要求时,宜采用的调整方法是( D )。A.增加用水量 B.降低砂率 C. 增加水泥用量 D.增加水泥浆量(水灰比不变)11、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应养护到具有抗冻能力的临界强度后,方可撤除养护措施。在任何情况下,混凝土受冻前的强

8、度不得低于( C )。A. 3N/mm2 B. 4N/mm2 C. 5N/mm2 D. 6N/mm2 12、表示干硬性混凝土流动性的指标为( D )。A.坍落度 B.分层度 C.沉入度 D.维勃稠度13、高性能减水剂泵送剂检测中,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为( C )kg/m3.A. 310 B. 330 C. 360 D. 38014、某混凝土膨胀剂进行水中7d限制膨胀率试验,三个试件水中7d限制膨胀率分别为0.028、0.029、0.033,其水中7d限制膨胀率的测量结果为( A )。A. 0.028 B. 0.030 C. 0.031 D. 0.02915

9、为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控制( D )。A.最大水胶比 B.最少胶凝材料用量 C.最小水胶比 D.最大水胶比和最少胶凝材料用量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和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 A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A. 1.2N/mm2B. 1.5N/mm2 C.2.0N/mm2 D.5.0N/mm217、对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作用最大的外加剂为 ( A )A 硫酸钠 B. 酒石酸钠 C. 硫铝酸钙 D.氧化钙18、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2002规定:硅灰

10、及其复合矿物外加剂以30t为一个取样单位,其余矿物外加剂以( B)为一个取样单位。A. 100t B. 120t C. 150t D. 200t 19、混凝土的可泵性,可用压力泌水试验结合施工经验进行控制。一般10s时的相对压力泌水率S10不宜超过( C )。A. 30% B.35% C.40% D.45%20、长期处于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以及盐冻环境的混凝土应掺用( C )A 缓凝剂 B 早强剂 C引气剂 D 速凝剂三、判断题1、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规定: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32.5、32.5R、42.5、42.5R、 52.5、52.5R 六个 等级 。 (

11、X )2、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时,试验过程中应连续均匀地加荷,对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其加荷速度为每秒钟0.50.8MPa。 ( )3、当PC42.5的28d抗压强度低于42.5MPa但高于32.5MPa时,该水泥可降级为PC32.5。 ( X )4、 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不但能减少水泥用量,而且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X )5、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强度进行划分的。 ( X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和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要求: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过程应进行温度控制,混凝土内部和

12、表面的温差不宜超过20 ,表面与外界温差不宜大于25 。 ( X )7、喷射混凝土施工应优先选用的外加剂为速凝剂。 ()8、混凝土流动性大说明其和易性好。()9、GB8076-2008规定:混凝土外加剂试验中混凝土试件制作及养护按GB/T50080进行,但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时的温度为(203)。 ( )10、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时,保持水泥用量不变。()11、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 )12、在水泥中,石膏加入的量越多越好。 ( )13、GB8076-2008规定:混凝土外加剂试验中可采用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 )14、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2009的

13、物理性能指标中抗压强度是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15、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相关规范规定:长期处于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以及盐冻环境的混凝土应掺用引气剂。引气剂掺量应根据混凝土含气量要求经试验确定,混凝土最小含气量应符合规定,最大含气量不宜超过7.0%。 ( ) 16、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可抑制碱集料反应,但也会降低抗碳化能力。( )17、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规定,采用快冻法检验混凝土的抗冻性时,混凝土的抗冻等级以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至不低于50%或者质量损失率不超过5%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来确定。 ( )18、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相关规范规定: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设计要求的工程,宜掺用适量粉煤灰或其他矿物掺合料,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不应大于3.0kg/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