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考试复习题讲课稿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090575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智能考试复习题讲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工智能考试复习题讲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工智能考试复习题讲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工智能考试复习题讲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工智能考试复习题讲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智能考试复习题讲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智能考试复习题讲课稿(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工智能考试复习题1. 什么叫智能?什么叫人工智能?智能一般称为智慧,泛指人运用知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人工智能就是研究怎样让电脑模仿人脑从事推理、规则、设计、思考、学习等思维活动,解决迄今认为需要由专家才能处理好的复杂问题。2. 人工智能科学体系大致分哪几个层次?人工智能学科体系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人工智能理论基础包含: 与人工智能有关的数学理论认知科学理论计算机工程理论与技术 人工智能原理智能的高低是以知识的拥有和有效的运用为其主要特征。因此,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以知识的表示、知识的获取与学习、利用知识求解问题,以及系统构成技术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根据人工智能基础理

2、论和工作原理而建立起来的工程系统。如:专家咨询系统、专家系统开发工具与环境、自然语言理解系统、图象理解与识别系统等,都属于人工智能原理的工程范畴。3. 人工智能的研究有大致可归结为哪三种途径 ? 生物学途径采用生物学的方法,直接模拟人的感官以及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制成神精元模型和脑模型。 心理学途径(或“启发式途径”)应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考察人在解决各种问题时采用的方法、策略,总结人们思维活动的规律,并把这些规律编成程序,作为心理模型,用计算机进行模拟。 工程技术途径从工程技术观点出发,研究如何用电子计算机从功能上模拟人所具有的智能行为。4. 人工智能领域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核心课题是什么 ?

3、知识的模型化和表示方法; 启发式搜索理论; 常识性推理、演绎和问题求解;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系统构成和语言。5. 人工智能领域主要有哪些?1、 专家系统2、自然语言处理3 、机器人学 4 、自动定理证明 5 、自动程序设计6、博弈和决策7 、组合调度问题 8 、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6. 知识处理学的三大课题 ?(1) 知识表示 (2) 知识获取 (3) 知识运用7. 学过哪些知识表的方法?各种方法大致用法?(1) 一阶谓词逻辑表示;谓词不但可表示一些简单的事实,而且可以表示带有变量的“知识”,有时称为“事实的函数”。进而可用谓词演算中的逻辑联接词“与 (A)”、“或(V) ”、“非()”和

4、“蕴含(-)”等来组合已有知识,从而表示出更复杂的知识。(2) 关系表示(“特性表”表示)用关系来表示推理规则,若在前提和结论中都不含变量的命题时,规则可容易地表为下列形式:IF-THEN(前提1,前提2,,前提N,论);其中的前提 1 与结论都取命题为值。( 3)框架表示如下形式:(框架 1(槽1 (面1 (数据1 (标记1 (信息1)(标记i ()(数据2 (标记1 (信息)(数据i )(面2(数据1(标记1)(槽 2 ) (槽i )槽:用来存放描述某事物性质的属性名及其它框架的关系。面:用来规定其下位结构中所具数据的性质。数据:用来描述属性名的值(含省略值),作为指向其它框架的指针及描述

5、过程(论证)。(4) 产生式表示(规则表示)在产生式系统中,论域中的知识被分成两部分:凡是静态的知识,如事物、事件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用所谓的事实来表示;而把推理及其形式用所谓的产生式规则来表示。(5) 语义网表示从图论的观点看,它其实就是“一个带标识的有向图”,由结点和弧(也称“边”)所组成。其中,结点表示各种事实、概念、属性及知识实体等,而弧表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我们将关系的说明算作指示器或指针。(6) . 过程表示它是通过函数符作用于某个状态,以产生出新状态,以致以初始状态变换至目标状态,即我们所需要的解答。脚本表示一个脚本其实就是一个具有专门结构的框架,它象一个电影剧本一样,一场

6、一场地表示一些特定的事件序列。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8. 推理的分类情况?充分置信推理(或称演绎推理)、主观的不充分置信推理(或称归纳推理)、不精确推理(也可认为是一种不充分置信推理)和非单调推理等。9广度优先和深度优先的搜索方法?广度优先算法:建一个空的OPEN!和CLOSE!;把初始状态S并入OPEN!中,若S是一个目标状态,则求得一个解答,否则继续 向前搜索;若OPEN!为空,则没有解,搜索失败;否则继续进行;把OPE球中的第一个状态n (处于最前端)移入 CLOS表中; 按某种原则,选择一条恰当的规则作用于n,如不产生新的后继状态,则转,否则转;把由n产生的所有新后继并入 OPEN1的最末

7、端并加上指向 n的指针; 若n的任何一个后继状态是目标状态,则搜索成功,算法运行终止;否则转。这里状态即为结点,结点间的连线称弧,弧上的箭头指明只允许单向前进。深度优先算法:建立空的OPEN!和CLOSE!; 将起始点 加入OPEN!中,若 劭目标结点,则得到一个解答,否则,继续向前搜 索; 若OPE的空,则搜索失败,否则继续进行; 把OPE冲的第一个结点n (最初是S)从OPE冲移至CLOS表; 如n的深度等于给定的深度界限或叶结点,则转,否则转;按某种原则选择可适用规则作用于 n,则产生新的后裔结点,并将其全部并入 OPEN!的最前端,若无后裔,则转 ,否则转; 若后裔中有任一个为目标结点

8、,则求得一个解,搜索成功,否则转。10机器感知有哪几途经?机器感知是通过机器视觉、听觉、触觉等,直接感知外部世界,输入自然信息,获取感性和理性知识。其中主要是机器视觉和听觉。而视觉又是最主要的。专家系统的好处: 即使没有机会与专家直接接触的人,通过计算机也能得到接近于专家的咨询。 成为专家自己进行判断有关问题时的辅助工具。 因为收集了专家的知识,所以可防止知识的散失,容易进行知识的继承。专家系统受人欢迎主要有两点: 随叫随到。 方便使用。这两个结构,看起来相似,但在最本质的地方有很大的区别,那就是专家系统有利用知识库中的知识进行推理的推理机构,而数据库系统不具有这种推理机构。(当然另外专家系统

9、具有学习功能) 软件存在功能、质量和生产率三大问题。功能要有跃进要靠发展人工智能;质量要有保证要靠发展软件理论;生产率要提高要靠发展软件工程。专家系统在执行与推理过程中用以存放中间结果或论据等的工作存储器。研究知识表示、知识库、智能塔的结构。广东省信息技术等级考试试题人工智能初步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说明: . 本卷分为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共8 页。第一卷为客观题,含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单项选择题 40 小题,每小题 1 5 分,共 60 分;判断题 10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第二卷2 页为主观题,共30 分,全卷共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一、单选

10、题:1:人类智能的特性表现在4 个方面 。A:聪明、灵活、学习、运用。B:能感知客观世界的信息、能对通过思维对获得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能通过 学习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和适应环境变化、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传递信息。C:感觉、适应、学习、创新。D:能捕捉外界环境信息、能够利用利用外界的有利因素、能够传递外界信息、 能够综合外界信息进行创新思维。2:人工智能的目的是让机器能够,以实现某些脑力劳动的机械化。A:具有智能B:和人一样工作C:完全代替人的大脑D: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3: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有:。A:人工智能技术它与其他科学技术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应用技术的智能化水 平。B:人工智

11、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C:因为人工智能的系统研究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的,非常新,所以十分 重要。D:人工智能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4:人工智能研究的一项基本内容是机器感知。以下列举中的不属于机器感知的领域。A:使机器具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知能力。B:让机器具有理解文字的能力。C:使机器具有能够获取新知识、学习新技巧的能力D:使机器具有听懂人类语言的能力5:自然语言理解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领域,下面列举中的不是它要实现的目标。A:理解别人讲的话。B:对自然语言表示的信息进行分析概括或编辑。C:欣赏音乐。D:机器翻译。6:为了解决如何模拟人类的感性思维,例如视觉理解、直觉思维

12、、悟性等,研究者找到一个重要的信息处理的机制是: 。A:专家系统B:人工神经网络 C:模式识别 D:智能代理7:如果把知识按照作用来分类,下述不在分类的范围内。A:用控制策略表示的知识,即控制性知识。B:可以通过文字、语言、图形、声音等形式编码记录和传播的知识,即显性知 识。C:用提供有关状态变化、问题求解过程的操作、演算和行动的知识,即过程性 知识。D:用提供概念和事实使人们知道是什么的知识,即陈述性。8:下述不是知识的特征。A:复杂性和明确性B:进化和相对性C:客观性和依附性D:可重用性和共享性9:下述不是人工智能中常用的知识格式化表示方法。A:框架表示法B:状态空间表示法C:语义网络表示

13、法D:形象描写表示法10:关于“与/ 或”图表示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与/或”图就是用“ AND和“OR连续各个部分的图形,用来描述各部分 的因果关系。B: “与/或”图就是用“ AND和“OR连续各个部分的图形,用来描述各部分 之间的不确定关系。C: “与/或”图就是用“与”节点和“或”节点组合起来的树形图,用来描述 某类问题的层次关系。D: “与/或”图就是用“与”节点和“或”节点组合起来的树形图,用来描述 某类问题的求解过程。11:构成状态空间的 4 个要素是: 。A:开始状态、目标状态、规则和操作B:初始状态、中间状态、目标状态和操作C:空间、状态、规则和操作D:开始状态、

14、中间状态、结束状态和其他状态12:关于“与/ 或”图表示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有。A:用“与/或”图表示知识方便使用程序设计语言表达,也便于计算机存储处 理。B: “与/或”图表示知识时一定同时有“与节点”和“或节点”。C: “与/或”图能方便地表示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D:能用“与/或”图表示的知识不适宜用其他方法表示。13:下列不是知识表示法的是。A:计算机表示法 B: “与/或”图表示法C:状态空间表示法D:产生式规则表示法14:一般来讲,下列语言属于人工智能语言的是。A: VB B: Pascal C: Logo D: Prolog15: Prolog 语言的三种基本语句是: 。A:顺序

15、、循环、分支B:陈述、询问、感叹C:事实、规则、询问 D:肯定、疑问、感叹 16:匹配是将两个知识模式进行 比较。A:相同性 B: 一致性C:可比性D:同类性17: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是。A: ellen B: john C: ericD: ellen 、 john 、 ericpredicateslikes(symbol,symbol)clauseslikes(ellen,reading).likes(john,computers).likes(john,swimming).likes(leonard,badminton).likes(eric,swimming).likes(eric,reading).goallikes(Person,reading),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