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存在问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090548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存在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药存在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药存在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药存在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药存在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存在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存在问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自古医药不分家,很多大医对于中药的生长、采集、炮制、贮存、性味、归 经、作用有深刻的认识。然而在当今,中药存在的问题很多,严重影响了中医的 疗效,归纳起来有一下几点。一、产地质量不保证中药讲究道地药材。很多老中医处方都写诸如:怀山药、秦当归、潞党参、 辽细辛、云茯苓、广陈皮等等。这里都是讲究药材的产地。如河南的“四大怀药”、 浙江的“浙八味”,东阿的阿胶,四川雅安的黄连、江苏的薄荷等等。但现在, 随着人口的增长,中药需求量的增加,很多原本不是产药的地方也开始种植药材 了。这本身也无可厚非,市场需要,老百姓愿种什么种什么。关键是现在很多中 药是采取一种催熟的方法,化肥、农药、激素的运用,让本

2、来2 年3 年生的一年 甚至几个月就可以收获。这个势必会影响到药材的质量,有效陈分的含量。虽然 我不是搞专门中药鉴定和药理的,但我想 3 年生的地黄和 1 年生的肯定不一样。二、药材炮制不规范炮制是中药走向临床关键的一步。传统炮制工艺很多,基本的有净制、炒、 煨、蒸、蜜炙、醋制、酒制等等。现在市场药物炮制很不规范,一个简单的净制 就不能很好保证。笔者的家乡,是号称“中国八大中药市场”的一个小城。去药 行街看一下,很多药物就在马路旁边晒,来往车辆车水马龙,尘土大作,甚至还 有车轮人足从旁边碾过,踩过。我不知道这样的药物吃下去会起什么作用。还有 的在沥青路面上摊晒,夏天温度极高,沥青甚至都变软,这

3、样会使药物也会沾上。除了净制,还有很多炮制方法在失传。笔者在上海的一家三甲中医院中药 房看到:白术只有两种:白术和白术炭。事实一个白术除生白术外就分土炒,麸 炒。仅一个炒,就分为炒白术(炒至外微黄有香味),焦白术(炒黄褐色发稍黑), 我不知道该药房的白术是生白术还是炒白术。还有当归,曾在这家医院药房买过 一次,居然95%是当归尾。该院好像连专业炮制人员都没有,饮片全是从饮片厂 拉回来的。三甲中医院尚且如此,更何况一些小诊所,小药铺了。笔者也曾去一 家药店,炒栀子成了栀子灰,手一捻则为粉。炒炭存性,不是炒成灰,炒成灰后 还有什么药性可明呢。还有蜜炙以生蜂蜜而不是炼蜜;醋制以醋酸勾兑用醋而不是谷物

4、酿造之醋; 酒制没有黄酒就用白酒代替等诸如此类问题太多太多。三、调剂人员不专业某些药店中药调剂人员根本不是中医药行业出身,对于调剂就是根据字面而 来。殊不知处方写白术规定调剂是炒白术,处方写元胡,调剂规定是醋元胡;处 方写栀子,调剂应该是炒栀子。药物因炮制不同,作用自不相同。中药问题很多,笔者在临床见过多例患者,同一张处方,两家不同的药物 吃了之后反映有很大差别,有的甚至是相反。一些老中医悲愤的预言:“中医有 一天可能会毁在中药上”。所以,规范中药市场是当务之急。深化医改,中医药本应大有作为,但为何许多中医药从业人 员却感觉“有劲没处使”?重大疫情来临时,中医药参与防 治为何总以“自选动作”为

5、多?中医药保健讲座、广告满天 飞,哪些才是真正的“治未病”?昨天,全国政协委员、卫 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两会驻地接受 了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把脉”当前中医药发展的热点问 题,并提出建议。当务之急是研究制定引导措施症状:“有劲使不出”和西医比较,中医诊疗简便易行,收费较低。这些优势 决定了中医药在医改中可大有作为。但几天来,在政协会议 分组讨论中,许多来自中医药界的委员却表示“有劲使不 出”。比如,地方医改政策制定,中医行政管理部门“一无 所知”;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中药饮片“干着急”。处方:制定倾斜政策王国强认为,国家医改配套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充分发挥 中医药作用的政策措施,

6、当务之急是细化、完善、落实这些 政策措施。尽快研究制定引导参保人员有效利用中医药服务 的具体政策措施,适当提高中医药服务的报销比例;尽快制 定符合中药特点的中药饮片采购配送、配备使用、价格形成 等制度;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项目纳入收费项目,并在公共卫生服务 中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 科室的建设,在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中医药人员;在公立医 院改革中,各试点城市要统筹兼顾,将中医医院纳入试点范 围。王国强说,上述政策建议,更多的还要看地方政府的行 动。比如,在公立医院改革中,试点城市的改革领导小组中 应该有中医药管理部门的成员;

7、试点城市应按照“中西医并 重”的原则,将公立中医医院纳入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区域 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制定有利于中医药特 色发挥的倾斜政策,对特色优势的项目、使用中医药较多的 项目,补助多一些,而使用西医手段为主的项目,可能不需 要政策倾斜。中医药要更多参与重大疾病防治症状:多是“自选动作”在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卫事件处置中,中医药多半“靠边 站”,只能做一些“自选动作”。不少委员提出,许多地方 中医医院未纳入重大传染病临床救治定点医院,而作为定点 医院的传染病医院,多数中医药科室力量薄弱,有些甚至没 有中医药科室。处方:建立参与机制王国强说,我国防治非典、甲流的实践证明,中医药可 以

8、在重大传染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需要做的几件事 是:完善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保障中医药第一时间参与 传染病防治;进一步明确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的疗效和评 价体系;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加强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 临床和科研工作的立项支持和资金保障;将中医药防治慢病 工作尽快纳入国家和地方规划体系中。规范有序发展中医“治未病”症状:“治未病”被滥用有委员提出,打开电视,各种中医养生保健节目漫天飞, 其实很多都没有科学依据;还有一些号称国家“治未病”工 程的项目,实质就是医药公司在推销自己的药品。处方:强化规范和准入王国强说,强化规范和准入,是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的前提。缺少复合型人才,健康状

9、态辨识、评估和干预的技 术标准不完善,效果评价没有指标,是当前制约中医“治未 病”服务良性发展的三大问题。他建议,国家发改委尽快制 定“治未病”服务的价格政策,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纳入收 费项目;加强人员准入,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职业技能人 员的鉴定和培训工作。同时,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的 标准,考虑将该类机构纳入医疗机构进行管理。(摘自健康 报)中药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以前我国对中药产业重视不够, 导致中药发展缓慢,要使中药行业快速发展就必须重建中医药的重要战略地位。为此,我国 需要把中药作为重大专项列入国家目前正在制定的中长期规划之中,彻底改变重西医不重中 医的看法

10、。而新医改对中药行业的利好影响为中药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扶持中医药发展是新医 改的重要内容,新医改将直接拉动中医药的需求,中医药地位也将得到大幅提高,我国将逐 步产生有综合竞争力的大型中药企业。从而使我国医药卫生走上中西药并重的道路。一季度中药行业现状中投顾问医药行业分析师郭凡礼指出,09年一季度,我国医药行业逆市上涨,是我国12 个主要行业中增速最快的,而中药产业在新医改的实施下逐渐发挥效应,另一方面,H1N1 流感的爆发也使中药企业迎来一个发展的契机,特别会给生产预防疫苗的企业带来巨大的机 会,此外,一些中药饮片企业也会有所发展,还会对防护性医疗器械的发展带来利好的影响。在中药饮片行业

11、,国家在新医改中要求把国民健康的重点放在病前的防治而非病后的治 疗,而中药饮片行业在养生保健方面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服用 保健品,这将为中药饮片产业带来一个发展机遇。在中成药方面,我国现在正在建立中成药成分评价体系,这个体系建成以后,将会促使针 对新的疾病的中成药新药的产生,新医改要求我国加大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和研发力度,这 将为中成药的发展铺平道路。而在中药制剂方面,虽然事故频发,也使得一季度的发展不太理想,但新医改和国家最新 发布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都为其推力,相信在新政策的影响下 中药制剂产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中药行业凸显四大热点新医改方案提出

12、要大力发展中药产业国家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为中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 保障。国家马上要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而基本药物制度里面有一半是中药品种,基本药物目 录里面的药品将来全部要在基层机构配备使用,这对中药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甲型H1N1流感爆发为中药产业带来的机会H1N1流感主要会为预防疫苗企业带来巨大的机会,如以治疗流感和预防病毒感染为主的 三九医药、以生产保健药为主的同仁堂集团以及生产板蓝根和抗生素为主的传统中药为主的 白云山等等。此外,一些中药饮片企业如康美药业、东阿阿胶也会在这一轮H1N1疫情中有 所发展。中药注射剂安全问题仍然严重国家药监局最近通报指出清开灵

13、注射剂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这是清开灵注射剂第二次被 国家药监局通报。这不仅加重了公众对中药注射剂的不信任感,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中 药产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未来国家药监局对于中药注射剂的审评门槛将进一步提高,以 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国家发布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中药提供公平发展平台意见为中药生产企业带来良机。受这个政策的影响,我国主要的中药生产企业将迎来 一个快速的发展期。而有望进入基本药物目录里的中药企业也会从中受益,从而促使整个中 药生产企业业绩的提升。中药行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策略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和法规的建立及执行,是实现中药行业自保和限他的关键措施,而我国中

14、药技术 标准体系不健全,已有的标准较低,参与国际竞争缺乏明显优势。因此,我国应加强对中药 标准的研究,填充中药标准的空白,加强中药饮片标准和提取物标准的制定,尽快使中药标 准与国际接轨。创新体系建设以前我国对中药的发展不够重视,使得中药没有创新和发展,因此加强我国中药的基础研 究和创新能力建设是中药发展的重点,我国应加强中药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实施力度,构建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加快中药实验室的建设,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奠定坚 实的基础。政策与立法我国对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弱,中药的生产和流通方面的法规不完善,缺乏技术标 准;对医院制剂的限制也不适合中医药临床使用的特点和传统,因

15、此我国亟须建立反映中药特点,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涉及中药各个环节的独立政策和法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个 医药行业里立于不败之地。新医改方案对中药行业的影响新医改不仅体现了国家下大力气进行医疗体制改革的决心也为中药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医药行业是刚性需求行业,新医改方案中政府投入资金的力度加大,对农村及城市居民的补 贴力度也会加大,这一方面可以改变现有医药市场的结构,另一方面也会刺激中药行业的需 求,从而有效的促进中药行业的发展。具体来说,我国传统中药的销售规模将扩大,随着国 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进,未来我国医药市场将不断扩容、非盈利性与盈利性医疗机构将共存、 中药产业的扶持力度将扩大、国家对中药

16、产业的政策倾斜将加大,另外,创新也将继续成为 中药行业发展的主题。中投顾问医药行业分析师郭凡礼指出,新医改开启了药品行业重组整合的大幕,医药行业 的并购将更加频繁和活跃,这也会使中药行业迎来一次大的重组整合之路。我国中药企业规 模小、分布散、效率低,在全球医药行业并购整合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国中药企业也产生很 多并购整合的机会,同时这些并购本身也从另一个侧面预示了我国中药行业新的发展方向。 随着并购重组一步步的展开,我国中药行业的版图也将更加清晰,一些重要的中药企业也将 借此机会迅速完成区域市场布局,从而形成新的势力范围。未来中药行业前景看好产业发展将愈加规范化随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中药产业的规范化程度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行业 内多、小、散、乱的局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可以预见,今后中药产业的发展将愈加规 范化,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炮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