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半月板损伤.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0904490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治半月板损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治半月板损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治半月板损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治半月板损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治半月板损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治半月板损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治半月板损伤.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郑怀贤 运动创伤学1981年第九章 第九节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是常见的运动创伤,多见于足球、篮球、排球、体操、田径、跳伞等项目。半月板由纤维软骨构成,有一定弹性。位于股骨和胫骨的内、外髁之间,分别称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每个半月板有内外两缘和前后两角。周缘较厚,中心较薄,横切面为楔形,上面凹陷,下面平坦,分别覆盖于胫骨上端两髁平面关节面上,加深了关节面,使股骨和胫骨的内、外髁关节面更相适应。两个半月板的前方,有膝横韧带相连。外侧半月板前角附着在胫骨髁间棘的前方,前交叉韧带的后方,后角附着在髁间棘的后方,内侧半月板附着点的前方。外侧半月板较小,但较宽,前后几乎等宽,前后两角相距很

2、近,犹如O形。它的外侧有关节囊和腘肌腱,故外侧半月板不与外侧副韧带相连,活动度较大。我国人外侧半月板呈盘状者多,盘状半月板在关节内所占位置较大,又不灵活,容易受伤。内侧半月板前角附着在胫骨髁间前窝,前交叉韧带的前方,后角附着在胫骨髁间后窝,后交叉韧带的前方。内侧半月板较大,如C形,前窄后宽,内缘薄,游离在关节腔内,外缘较厚。外侧缘的后半部与内侧副韧带相连而比较固定,前半部比较活动。因此,在这两部的交界处常为扭转暴力汇集区,容易损伤。有的学者发现半月板内有血管、在体部有来自膝中动脉与膝下动脉到关节囊的分支,营养外侧1/3。半月板的前、后角,是由交叉韧带中的血管渗透进入。在半月板的中央部分无血液供

3、应,营养供给主要来自关节腔内的滑液。当半月板的边缘撕裂时,可以愈合。半月板随膝关节活动而发生移动,膝关节伸直时,半月板向前移动;屈曲时,半月板向后滑动;旋转时,半月板一个向前,一个向后。膝关节屈伸时,半月板紧贴胫骨平台关节面上,股骨内外髁关节面在半月板上面作前后运动。膝关节旋转时,半月板与股骨内外髁关节面紧紧相贴,胫骨平台在半月板下面作旋转活动。因而半月板损伤常发生在下面。一、病因与病理当膝关节半屈曲时,小腿固定,大腿在作内收外展或内外旋转的同时,突然伸直或屈曲膝关节,半月板受到股骨和胫骨的夹挤、研磨,可以造成损伤。如果膝关节半屈曲,小腿在外展、外旋位固定,而大腿在作内收、内旋时,伸直或屈曲膝

4、关节,可以导致内侧半月板的损伤。若是膝关节在半屈曲位,小腿于内收、内旋位固定,大腿在外展、外旋时,伸直或屈曲膝关节,可能发生外侧半月板的损伤。在体育运动中,这种情况较多。例如篮球运动员抢篮板球落地后,立即转身起动,足球运动员两人对脚,铅球运动员投掷出手,后退用劲蹬地时膝关节旋转伸直时等,都可以造成半月板的损伤。膝关节过度伸直,胫骨与股骨的夹挤,半月板前角可能撕裂,当足球运动员猛力用足背踢球而漏脚时,会出现这类损伤。少数运动员没有急性损伤史,系由过多的研磨或多次细微损伤而致病。按损伤部位不同,而分为前角、后角、体部和边缘撕裂。根据损伤后病理改变,分为三种类型(图116):(一)纵形撕裂:顺着半月

5、板环行方向撕裂。一端连接,另一端裂开者,为纵裂。两端连接,中间裂开者,为桶柄状撕裂。(二)横形撕裂:撕裂方向与环行方向垂直,有的完全横断。(三)水平撕裂:常见于盘状半月板,在半月板的水平而发生撕裂。二、症状与诊断病人多有膝关节急性损伤史。受伤当时,膝关节有响声与撕裂感,立即疼痛。关节积血或积液,出现肿胀。数周后肿胀消退,但膝关节常易扭伤而反复肿胀。行走时,膝软,乏力,自感关节稳定性差,在上、下楼或高低不平的道路上行走时,多有险些摔倒现象。在行走过程中,往往有交锁现象,即行走时突然感觉有异物卡在关节内,不能屈曲与行走。自己慢慢活动膝关节或由他人按摩解锁后,才能继续行动。严重时有跛行。慢性病人膝关

6、节屈伸时,有弹响声。检查:急性期膝关节肿大,慢性期股四头肌萎缩,以股内侧肌最为明显。患膝皮肤温度降低,在关节间隙有固定压痛点。半月板弹响试验(麦氏试验):此检查法实际上是重复一次损伤机制。嘱病人仰卧位,极度屈曲膝关节,检查者一手掌放患膝前面,另一手握持足跟,外旋足部内收小腿,做伸屈膝关节活动,膝内侧有弹响与疼痛者,为内侧半月板破裂。反之,内旋足部,外展小腿,伸屈膝关节活动,膝外侧有弹响和疼痛,为外侧半月板破裂。膝关节在全屈位弹响和疼痛,系后角损伤。屈膝90o弹响和疼痛,为体部破裂。此法对半月板前角撕裂无诊断意义。小腿展收屈伸试验:病人仰卧于检查床上,检查者一手掌放伤膝前面,另一手握持足跟部,使

7、膝关节由尽量屈曲位逐渐伸直,在此过程中分别作小腿的外展、外旋,内旋或内收、内旋,内收、外旋。一般外侧半月板损伤,在小腿外展位作旋转屈伸动作,出现疼痛与弹响;内侧半月板损伤,在小腿内收位作旋转屈伸动作,也会出现阳性体征。指压试验(克勒吉-布德氏检查法):这是检查半月板前角和边缘撕裂的较好办法。病人取坐位。检查者一手拇指端放髌韧带侧缘膝眼或内、外侧关节间隙,另一手握踝关节上方,作膝关节的屈伸、旋转活动。拇指尖给半月板一定压力,压痛点即为半月板损伤部。膝眼压痛系前角损伤。膝关节内、外侧间隙压痛,应考虑半月板边缘撕裂。膝关节旋转提拉和旋转挤压试验:病人俯卧于床上,检查者一侧膝部压在病人大腿后面,两手握

8、住病人足部向上提拉,并内、外旋转,若有疼痛,表示韧带损伤。检查者两手握足踝部用力下压膝关节,并作内、外旋转,由极度屈曲位慢慢伸直,在某个角度疼痛,说明有半月板损伤。疼痛在极度屈膝位为后角损伤,膝部屈曲90o疼痛为体部破裂,膝关节伸直位疼痛为前角撕裂(图117)。X线检查:常规摄正、侧位平片,对诊断意义不大,但可排除骨质病变。膝关节空气造影,对诊断有价值,必须与临床检查相结合,才能得出正确诊断。三、治疗(一)解除交锁如果病人膝关节有交锁症状,首先应解除交锁。病人患肢放松,术者一手捏住膝部,另一手握踝关节上方,徐徐屈伸膝关节,并轻轻内、外旋小腿,直至交锁症状消失,然后用长铁丝托板将膝关节作适当固定

9、。(二)中药治疗初期: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外敷红花、血藤、黄芪、黄柏、黄芩、牛膝、茯苓、防己、龙骨、牡蛎。内服 活血止痛汤,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中期:以温通经络,祛寒续筋为主。外敷 黄柏、合欢皮、白及、续断、干年健、萆薢、甜瓜子、土鳖、牛膝、檀香、赤芍、川红花、骨碎补、黄芪。内服 正骨紫金丹或健步虎潜丸。晚期:治以生血活血,强筋续筋。外敷 紫河车、白及、土鳖、儿茶、血蝎、丹参、骨碎补、乳香、没药、象皮、茯苓、牛膝。内服 六味地黄丸,每次6克,每日23次。(三)按摩治疗外擦舒活酒,在膝部及其上、下作按摩,常用手法为表面抚摩、揉、揉捏、搓等或用掌根或拇指指腹揉压患部。指针选用足三里、阴陵泉

10、、阳陵泉、血海、风市等穴。(四)物理疗法超短波透热法:膝内外侧对置电极,温热量,每次15分钟,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音频疗法:膝内、外侧对置电极,1015MA,每次20分钟,每日1次,20次为一疗程。(五)功能锻炼早期作股四头肌静力收缩,以后可以采用负重伸膝、弓步桩、马步桩等方法,加强股四头肌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六)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经长期治疗效果不好,症状较重者,可以考虑手术切除半月板。四、预防(一)训练前,应充分进行膝部准备活动。(二)不应在疲劳时作高难度训练,以免引起损伤。(三)加强股四头肌力量训练,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二、中医骨伤科学 张安祯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5年第八

11、章 第八节 膝部筋伤 半月板损伤【病因病理】当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位时,半月板向后方移位,此时半月板容易损伤,故其发病与身体活动的姿势有关。引起半月板破裂的外力有撕裂性外力和研磨性外力两种。撕裂性外力发生在膝关节半屈曲状态下的旋转动作,股骨牵动侧副韧带,韧带牵动半月板的边缘部而发生撕裂损伤。研磨性外力多发生在外侧半月板。因正常膝关节有3o5o外翻,外侧半月板负重较大,若为盘状半月板长期受关节面的研磨,即使无明显外伤,也可发生分层破裂损伤。外侧半月板撕裂亦可伴有半月板囊肿。【治疗】一、理筋手法在局部施以滚、揉及屈伸活动膝关节的手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解除交锁。急性损伤者,嘱患者仰卧,屈膝屈髋90o,

12、一助手握持股骨下端,术者握持踝部,相对牵引,并内外旋小腿几次,然后使小偷尽量屈曲,再伸直下肢,交锁即可解除。慢性期,隔日1次,力量及时间加大延长。二、药物治疗早期治宜消肿止痛,内服桃红四物汤或舒筋活血汤,外敷三色敷药。后期治宜温经通络止痛,内服健步虎潜丸或补肾壮筋汤,并可用四肢损伤洗方或海桐皮汤熏洗患处。三、固定和练功疗法早期诊断不明确时,应将膝关节以石膏和夹板固定于屈膝10o位3周,若为半月板损伤边缘型的多能自行愈合。一旦确诊半月板损伤而无法自行修复者,应尽早手术切除。固定期间应积极锻炼股四头肌,解除固定后,做膝关节屈伸和步行锻炼。若发现半月板囊肿,应切除有囊肿的整个半月板。三、治疗半月板方

13、剂1. 活血止痛汤查 伤科大成 近代中医珍本集 伤科分册,续修四库全书.1017册.子部.医家类 四三二页活血止痛汤当归二钱 川芎六分 乳香一钱 苏木末二钱 红花五分 没药一钱 地鳖虫三钱 紫荆藤三钱 三七一钱 赤芍一钱,炒 陈皮一钱 落得打二钱水酒各半煎。2. 正骨紫金丹查 四库全书 御纂医宗金鉴 卷八十八 4524页正骨紫金丹治跌打扑坠闪错损伤,并一切疼痛,淤血凝聚。丁香,木香,瓜儿血竭,儿茶,熟大黄,红花各一两,当归头,莲肉,白茯苓,白芍各二两,丹皮五钱,甘草二钱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三钱,童便调下,黄酒亦可。 注:当归别名秦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查 实用伤科中药与方剂(郑怀贤)2

14、79页正骨紫金丹(医宗金鉴)【组成】秦归80克 白芍80克 茯苓80克 莲米80克 血竭40克 川红花40克 儿茶40克 丁香40克 广木香40克 熟大黄40克 牡丹皮40克 甘草8克【功用】生血,活血,健脾生肌,续筋接骨,增强机体功能。【主治】用于各种类型骨折,关节脱位,肌肉韧带受伤,半月板损伤,关节劳损等。【用法】共研细末,作蜜丸或水丸。每次服48克,每日23次。开水吞服。因方中有破淤药物,能动胎动血,故孕妇、月经期妇女、风湿病、胃溃疡禁用。【按语】本方之名是形容其在正骨治疗中珍贵如紫金,为骨伤科常用要药。本方治疗跌打损伤淤血凝滞作痛,最为平稳可靠。方中秦归、白芍入肝,行血活血,柔肝补血。

15、红花、大黄、血竭活血化瘀,得丁香、木香行气解郁,使气血为之畅达,淤痛得以解除。儿茶、牡丹皮清肝以解血热,莲米、甘草、茯苓得二香能健脾胃,使中气得以宣畅,虽方中有碍脾胃之品,大黄、儿茶等,亦不致脾阳受损而食欲有所减退。3、健步虎潜丸查 丹溪心法 辽宁科技出版社 1997年 59页虎潜丸治痿,与补肾丸同。黄柏半斤,酒炒 龟板四两,酒炙 知母二两,酒炒 熟地黄 陈皮 白芍各二两 锁阳一两半 虎骨一两,炙 干姜半两上为末,酒糊丸或粥丸,一方加金箔一片,一方用生地黄,懒言语者加山药。加炒黄柏、酒知母、炙龟板各等分,干姜三分之一,酒糊丸,名补血丸。一方无干姜,冬月方加有当归一两半,熟地黄比前多一两,余同。查 实用伤科中药与方剂(郑怀贤)293页虎潜丸(丹溪心法)【组成】虎胫骨(酥炙)30克 干姜(冬季用)30克 牛膝(酒蒸)60克 陈皮(盐水润)60克 白芍(炒)60克 熟地黄90克 知母(盐酒炒)90克 黄柏(盐酒炒)90克 锁阳(酒润)45克 当归(酒浸)45克 龟板(酥炙)120克【功用】滋阴降火,强筋壮骨。【主治】肝肾阴虚,精血不足所致的筋骨痿软,腰膝痠楚,腿脚瘦弱,步行无力等症。亦可用于老年骨折愈合迟缓和骨关节损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