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教案[3].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0878190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山界教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老山界教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老山界教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山界教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山界教案[3].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山界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按时间变化记叙事件的方法。2、通过品读分析文章的关键语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红军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课时一一、导入,介绍作者1、导语:在战争史上,有一场特殊而伟大的战役。它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创举:战役全长二万五千里,经历的地方环境恶劣,过草地,爬雪山,多次碰到敌人的阻截拦击,军队的装备残缺不 堪,甚至多次断粮缺水,却对百姓索取,还帮助穷苦百姓,百姓甚至拿出自己的所有帮助这支军队,历经两年多,这支军队终于从长江以南转移到了大西北,在大西北建立了自己的新的根据地。这支军队叫红军,这场战役叫长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征路上的一个小故事老山

2、界。2、作者介绍:陆定一 ,生于1906年,江苏无锡市人。曾任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初步感受文章内容(一)学习生词:陡、惊惶、攀谈、 苛捐杂税、军阀、缴、欺侮、道歉、缺乏、篱笆、奇观、绝壁、峭壁、骨碌、疲倦、酣然入梦、蜷、缀、矗立、细切、咀嚼、呜咽、澎湃、督促、落得很远了、搀扶、慰问、灌输(二)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可围绕标题展开。(红军翻越老山界)2、记叙一件事,文章结构一般如何安排?(交代起因,记叙经过,说明结局)本文是不是也

3、是这样呢?交流:致如此。分三部分: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第一自然段);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2-32段);说明老山界比起其它“小得很”(33段)。3、写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顺序清楚。写红军翻越老山界以什么为顺序呢?(时间变化)4、请在文中找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请根据这些时间词理清翻越老山界的大致情节。(1)下午-天黑,山沟-山脚,翻山前,记叙“我们”同瑶民的攀谈。( 2)天黑-黎明,山脚-半山腰,翻山中,记叙“我们”半夜爬山和露宿雷公岩。(3)黎明-下午两点多,半山腰-山顶,记叙“我们”白日爬山情景。(4)下午,山顶-山下,记叙“我们”下山的情景。(三)分析同瑶民攀谈部分1、课文写红军翻越老

4、山界,一开始写了瑶民大嫂的事情,为什么用了不少笔墨写有关瑶民大嫂的事?(1 )一开 始,男人为什么会照着习惯躲起来?(2)瑶民大嫂对红军的态度是怎样发生转变的?哪些词语在文中反映了她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3)她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交流:瑶民长期受反动军阀的欺压,对反动军队怕透了,听说部队过境,男人“按照习惯”躲藏起来,因此,红军只遇到大嫂母女俩。一开始,她看到红军,非常惊惶。经过攀谈,她才知道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在红军战士面前诉苦时 ,她哭了。当红军把“够吃三天的粮食”送给她时,她“欢喜”的接受了。它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从害怕“队伍”到被谈话所打动,再到因红军的关心而感到高兴的过程.这个过程,显示了红军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军队。说明红军不但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和播种机。从一个侧面丰富了课文的中心意思.三、作业布置:1、抄写词语 2、完成本课练习册的1、2、3大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