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鄞州区同济中学天文社研究性学习活动手册.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0872824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鄞州区同济中学天文社研究性学习活动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宁波市鄞州区同济中学天文社研究性学习活动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宁波市鄞州区同济中学天文社研究性学习活动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宁波市鄞州区同济中学天文社研究性学习活动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宁波市鄞州区同济中学天文社研究性学习活动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市鄞州区同济中学天文社研究性学习活动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鄞州区同济中学天文社研究性学习活动手册.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济中学天文社研究性学习活动手册编号: 姓名: 班级: 学号: 同济中学监制 20 年 月研究性学习活动学分认定办法1、 据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见中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学分要求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办法(试行)精神制定本办法。在高中三年内,每位学生应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的15个必修学分方能毕业。2、学生学完本课程并通过答辩,并有一定的活动结果(论文、展板、PPT演示、实验报告等),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学分认定是对学生可否获得学分的判定。学分认定的意见分“同意认定”、 “不予认定”两种。3、本课程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是:(1)开题报告或活动方案;(2)过程记录;(3

2、)成果;(4)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记录:(5)实际参加活动的时间每1学分不少于12学时。以学生参与完成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或项目为认定学分的主要依据。 4、学分认定的基本程序是: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委员会根据学分认定条件进行对照,提出对学生学分认定的初步意见。 5、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对学生申请和任课教师提出的初步意见进行审核,作出认定结论,并由学分认定委员会主任签署意见。 6、“同意认定”学生学分的,将在学校范围内公示。“不予认定”的,将书面通知学生并告之原因。无异议的情况下将学分记入学生档案。7、学生对学校作出的学分认定意见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或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

3、复议要求。学分认定委员会自接到学生复议要求之日起15日内进行复议,及时给学生书面回复,并做好思想工作。8、学校对学分“不予认定”的学生,将根据原因指导学生补足学时、重修本课程。附:评价等级与学分认定每个课题 (活动) 满分100分90100分8089分7079分6069分59分及以下评价等级 A(优秀)B(良好)C(中等)D(合格)E(不合格)学分认定第一个课题7分 第二个课题8分 获得相应学分不能获得相应学分一、个人档案1、基本信息姓 名性 别照片粘贴处届别班级出生年月身份证号联系电话QQ号码家庭地址编 号2、活动统计时间地点内容完成情况统计人研究性学习活动之我的选题(可附页)有哪些好问题可

4、以用来作为以后的课题,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把问题变为课题的途径有哪些?需要补充哪些知识,需要补充哪些材料?需要寻求哪些帮助和支持?或其他关于选题的想法。初定课题名称课题组成员(有哪些人参与本课题的研究)拟请指导教师课题确立的初步理由(即目的、意义)课题研究初步设想(含方法、步骤)学校审批意见年 月 日活动报告表(如在校时外出,每次活动前由课题组统一填写)课题名称课题组长指导教师活动时间年 月 日 星期第 次活动地点活动内容(人员分工、目的、内容、形式、具体地点、时间安排、交通)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课题研究中期检查表(课题组填写)课题名称课题组组长指导教师课题进

5、展情况(主要收获:查阅资料情况、调查访问情况、分析研究情况、初步成果情况)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在研究活动中遇到过哪些问题,采用了怎样的对策予以解决,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准备如何解决):前一阶段课题组成员的表现姓名A等B等C等D等下一阶段研究活动的重点及计划填表人: 填表时间: 研究性学习项目成果报告和个人活动总结(可附页) 研究性学习学生课题成绩评定表课题组名称课题组组长:主要班级班主任指导老师结题报告题目(项目名称)评价指标课题线学生自评指导老师评定评审组评定题文相符、书写规范(15分)(指导老师分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级评定)(参照中期汇报和结题报告等综合分五级评定)下栏在交评审组

6、前,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S”栏除个)课题科学性(40分)(阐述严谨、逻辑性强)实效性(30分)(应用价值、推广价值)成果有创新性(15分)总分课题组成员姓名评议等级系数R各成员成绩S等级系数说明优(R=1.2):出色完成分担的任务,起到了骨干作用;良(R=1):能够积极参加并完成自己分工的任务;中(R=0.9):能参加活动,便学习不主动;合格(R=0.8);不合格(R=0.7)。学生评委会总评答辩委员会总评注:1、课题组成员成绩(S)=课题组成绩(Q)个人评议等级系数(R) 2、 “优”级比例在本天文社所有课题完成后由研究性学习指导委员会决定。获“优”同学比例从良、中至合格组分别不能超过50%、40%、30%,不合格的组原则上不再主个人优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