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巨源绝交书.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0872202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山巨源绝交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与山巨源绝交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与山巨源绝交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与山巨源绝交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与山巨源绝交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山巨源绝交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山巨源绝交书.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山巨源绝交书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颍川:指山嵚qn。是山涛的叔父,曾经做过颍川太守,故以代称。古代往往以所任的官职或地名等作为对人的代称),吾常谓之知言(知己的话)。然经(常常)怪此意(指嵇康不愿出仕的意志)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地名)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指山涛拟推荐嵇康代其之职。嵇康在河东时,山涛正担任选曹郎职务),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足下傍通(善于应付变化),多可而少怪(多有许可而少有责怪);吾直性狭中(心地狭窄),多所不堪(忍受),偶与足下相知耳。间闻足下迁(升官。指山涛从选曹郎迁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惕然(忧惧的样子)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

2、尸祝以自助(“恐足下”二句:语本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意思是说:“即使厨师(庖人)不做菜,祭师(祭祀时读祝辞的人)也不应该越职替代之。这里引用这个典故,说明山涛独自做官感到不好意思,所以要荐引嵇康出仕。),手荐鸾刀(刀柄缀有鸾铃的屠刀),漫(沾污)之膻腥(shn xng,荤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兼济天下而又耿介孤直的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悔恨)不生耳。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短(轻视)之哉!

3、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执鞭:指执鞭赶车的人。论语述而:“子曰:富而好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子文无欲卿相(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济物(救世济人)之意也。所谓达(达:显达。指得志时)则兼善而不渝(兼善天下而始终不改变自己的意志),穷则自得而无闷(在失意的时候能够独善其身而内心不觉得苦闷)。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为君于世。“君”作动词用),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春秋时楚国隐士。孔子游宦楚国时,接舆唱着讽劝孔子归隐的歌从其车边走过),其揆一也(ku,原则,道理)。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故君子百行(各种

4、不同行为),殊途而同致(所走道路不同而达到相同的目的),循性而动,各附所安(顺着各自的本性去做,都可以得到心灵的归宿),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返之论(所以就有朝廷做官的人为了禄位,因此入而不出,隐居山林的人为了名声,因此往而不返的说法)。且延陵(名季札,春秋时吴国公子。居于延陵,人称延陵季子)高子臧(一名欣时,曹国公子。曹宣公死后,曹人要立子臧为君,子臧拒不接受,离国而去。季札的父兄要立季札为嗣君,季札引子臧不为曹国君为例,拒不接受)之风,长卿(汉代司马相如的字)慕相如(指战国时赵国人蔺相如,以“完璧归赵”功拜上大夫。史记司马相如传载:“(司马)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之

5、节,志气所托,不可夺也。吾每读尚子平(东汉时人。文选李善注引英雄记说他:“有道术,为县功曹,休归,自入山担薪,卖以供食饮。”后汉书逸民传作“向子平”,说他在儿女婚嫁后,即不再过问家事,恣意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终。)、台孝威(名佟,东汉时人。隐居武安山,凿穴而居,以采药为业)传,慨然慕之,想其为人。加少孤露(孤:幼年丧父。露:羸弱),母兄(指嵇喜。)见骄(指受到母兄的骄纵),不涉经学。性复疏懒,筋驽(原指劣马,这里是迟钝的意思)肉缓(松弛),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不愿。能,通“耐”)沐也。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原指胎衣,这里指膀胱)中略转乃起耳。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

6、与慢相成(行为简慢,与礼法相违背,懒散与傲慢却相辅相成),而为侪(chi)类见宽,不攻其过。又读庄、老,重增其放,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实(指放任本性)之情转笃。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疯狂地四面张望)顿缨(挣脱羁索),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bio,金属制作的马笼头,这里指鹿笼头),飨(xing,用酒食款待。这里是喂的意思)以嘉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阮嗣宗(阮籍,字嗣宗,与嵇康同为“竹林七贤”之一。不拘礼法,常用醉酒的办法,以“口不臧否人物”来避祸。)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而未能及;至性过人,与物无伤,唯饮酒过差(犹过度)耳。至为礼法之士所绳(纠正过失,这里指纠弹、抨

7、弹),疾之如仇,幸赖大将军(指司马昭)保持(保护)之耳。吾不如嗣宗之资,而有慢弛(傲慢懒散)之阙(缺);又不识人情,暗于机宜(不懂得随机应变);无万石之慎(汉代石奋。他和四个儿子都官至二千石,共一万石,所以汉景帝称他为“万石君”。一生以谨慎著称),而有好尽(尽情直言,不知忌讳)之累(缺点)。久与事接,疵衅(疵,c,缺点。衅,x,争端)日兴,虽欲无患,其可得乎?又人伦有礼,朝廷有法,自惟(思虑)至熟(精详),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卧喜晚起,而当关(守门的差役)呼之不置(不已),一不堪也。抱琴行吟,弋(y,系有绳子的箭,用来射取禽鸟。这里即指射禽鸟)钓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动,二不堪也。危坐

8、一时,痹(b,麻木)不得摇,性复多虱,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冠服。指官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同“几”,小桌子),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指触犯封建礼教失去礼仪),欲自勉强,则不能久,四不堪也。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已为未见恕者所怨,至欲见中伤者;虽瞿然(惊惧的样子)自责,然性不可化,欲降心(抑制自己的心意)顺俗,则诡故(违背自己本性)不情(不符合真情),亦终不能获无咎无誉如此,五不堪也。不喜俗人,而当与之共事,或宾客盈坐,鸣声聒(gu,喧闹)耳,嚣尘臭处,千变百伎(j,伎俩),在人目前,六不堪也。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职事忙碌),机务缠其心,

9、世故烦其虑,七不堪也。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会当显著,为众人所知),世教所不容,此甚不可一也。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以促中小心(指心胸狭隘)之性,统此九患,不有外难,当有内病,宁可久处人间邪?又闻道士遗言,饵(服食)术黄精,令人久寿,意甚信之;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安能舍其所乐而从其所惧哉!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禹不逼伯成子高(伯成子高:禹时隐士。庄子天地:“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而耕。禹往见之,则耕在野。禹趋就下风,立而问焉,曰:昔尧治天下,吾子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予,而

10、吾子辞为诸侯而耕,敢问其何故也?子高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夫子阖行邪,无落吾事!俋俋乎耕而不顾。”),全其节也;仲尼不假(借)盖(雨伞)于子夏(孔子家语致思:“孔子将行,雨而无盖。门人曰:商也有之。孔子曰:商之为人也,甚吝于财。吾闻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护其短也;近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徐庶的字。两人原来都在刘备部下,后来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捉去,他就辞别刘备而投奔曹操,诸葛亮没有加以阻留),华子鱼(三国时华歆的字)不强幼安(管宁的字。两人为同学好友,魏文帝时,华歆为太尉,想推举管宁接任自己的职务

11、,管宁便举家渡海而归,华歆也不加强迫。)以卿相,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者也。足下见直木不可以为轮,曲木不可以为桷(ju,屋上承瓦的椽子),盖不欲枉其天才,令得其所也。故四民(指士、农、工、商)有业,各以得志为乐,唯达者为能通之,此足下度内(意料之中)耳。不可自见好章甫(古代一种须绾在发髻上的帽子),强(勉强)越人(指今浙江、福建一带居民)以文冕也(饰有花纹的帽子。庄子逍遥游:“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己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也(自己嗜好腐烂发臭的食物,而把死了的老鼠来喂养鸳雏。鸳雏,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庄子秋水中说:惠子做了梁国的相,害怕庄子来夺他的相位,便派人去搜寻

12、庄子,于是庄子就往见惠子,并对他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鸳雏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鸳雏过之,仰而视之,曰:赫!”)。吾顷(近来)学养生之术,方(正)外(疏远,排斥)荣华,去滋味(摒弃美味),游心于寂寞,以无为为贵。纵无九患,尚不顾足下所好者。又有心闷疾,顷转增笃(我有心闷的毛病,近来又加重了),私意自试,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我已经考虑明确,如果无路可走也就算了),若道尽途穷则已耳。足下无事(不要做)冤(委屈)之,令转于沟壑也。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悢悢(悢ling悢,悲恨),如何可言!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

13、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足下若嬲(nio,纠缠)之不置,不过欲为官得人,以益时用耳。足下旧知吾潦倒粗疏(放任散漫的意思),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若以俗人皆喜荣华,独能离之,以此为快;此最近之,可得言耳。然使长才广度(指有高才大度的人),无所不淹(贯通),而能不营(不营求。指不求仕进),乃可贵耳。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全,以保余年,此真所乏耳(正好缺少上面所说的那种高尚品质),岂可见黄门(宦官)而称贞哉(怎么能够看到宦官而称赞他是守贞节的人呢)!若趣(c,急于)欲共登王途,期于相致,时为欢益,一旦迫之,必发狂疾。自非重怨,不至于此也。 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愿足下勿似之。其意如此,既以解足下,并以为别。嵇康白。 自鲁迅校本嵇康集引 嵇康与山涛为挚友,如果说嵇康真的想要绝交,完全不必费如此大的力气写这样长篇的绝交书。所以不难看出,嵇康这是在为山涛脱嫌。司马昭一直视嵇康为眼中钉,山涛推荐他,虽然是为了嵇康着想,但无异于给自己带来麻烦。嵇康为了不让自己的挚友受到牵连,才写下这篇绝交书。但是字字看出真挚的友谊。 再有嵇康在临刑前对自己的儿女说“巨源在,汝不孤。”更是看出两人的友谊和默契。 而山涛也把嵇康的儿女养大,并且女儿风光出嫁,儿子当朝为官。 这般真挚的友谊,不是一封绝交书就可以遮盖住的。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