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的世界:形形色色的说法与真相.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0858306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料的世界:形形色色的说法与真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塑料的世界:形形色色的说法与真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塑料的世界:形形色色的说法与真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塑料的世界:形形色色的说法与真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塑料的世界:形形色色的说法与真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塑料的世界:形形色色的说法与真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料的世界:形形色色的说法与真相.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随着塑料制品的普及,塑料的安全性也备受关注,当然这里的安全主要是指食品安全。在熟悉了一些基本知识以后,我们就可以针对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一一进行分析,看看到底如何安全地使用塑料。说法一 5号塑料最安全没错,我们已经介绍过了,5号塑料是PP聚丙烯,在微波炉加热中是最安全的塑料。但PP塑料也有软肋,就是耐候性不好,对紫外线耐受力较差,日常生活中应尽可能避免阳光直射,家用的乐扣用久了应及时更新。PP极性低理论上耐油性并不好,只是因为优异的结晶性能才得以实现耐腐蚀的效果,当接近熔点时,油性溶剂对PP的渗透性将明显增强。而因为耐候性的问题,多数产品中都加入了抗氧化剂,因此在高温条件下,油性溶剂就可能通过

2、渗透作用把这些小分子抽提出来,所幸的是这个温度在130度以上,在此温度以下PP塑料则相当安全。所以用PP容器进行微波炉加热时,不宜高火长时间加热,也不要用滚热的油直接倒在容器中。PP塑料更大的风险在于回收料。正是由于PP在食品行业中特殊的地位,目前没有可靠的途径保证回收的PP不回到餐桌上,有调查就发现,生产吸管所用的PP料有不少是来自回收料。由于回收的PP塑料纯净度较低,其中的杂质会影响透明度,所以厂家常常就干脆加入填料做成不透明的,这种回收PP是不应当进入食品领域的。因此,即使确定手中的塑料是PP塑料,也要注意观察,纯净的PP塑料通常是半透明磨砂玻璃状,并且强度和韧性都比较好,因此尽可能不要

3、用色彩艳丽的PP,如果很容易折断或出现裂纹(塑料的早期裂纹有个专业形象而又好听的名字叫银纹,通常情况下PP比较难以产生银纹)基本可以断定PP的纯度有问题。现在也有一些PP塑料可以做成透明的,这是通过添加了一种叫做“透明剂”的物质感谢师兄谢春平博士给聚丙烯行业做出的贡献所以如果看到透明的PP塑料也不必质疑号码是不是标错了。“透明剂”其实是通过形成晶核的方式使PP透明,是一种比较惰性的物质,不会被人体吸收,而透明的属性更有利于判断聚丙烯的品质。关于吸管安全的问题,相关的调查很多,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其他一次性PP塑料制品中,可以参看来源于Youku的此视频。说法二 矿泉水瓶不能反复使用很多报道都提到

4、,矿泉水瓶反复使用时会释放出一种叫DEHP的增塑剂,甚至煞有介事地说了一些致病的案例,特别是阿联酋女孩16个月连用一个饮料瓶致癌的故事。但这是不符合实际的,矿泉水瓶基本都是1号塑料PET,不会添加增塑剂,而且目前也没有任何证据能说明PET中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DEHP,所以只可能是编造这个说法的人没有搞清楚PET和PVC的区别。至于那个女孩的故事就算真有这么个女孩,致癌原因多了去了,怎么就能确诊她的致癌病因就是塑料瓶呢?PET这种材料最大的隐患是含锑的催化剂,反复使用的确有析出的危险。当然如果从数据上分析,锑的危害还是小到可以忽略,实验发现即使是久在高温下存放的PET瓶装水中锑的含量仍然小于

5、1ppb,也就是不足十亿分之一,换句话说就是一瓶500mL的矿泉水中含锑少于0.5微克,而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规定,一个70公斤的人每天摄入的锑应少于60微克,至少相当于120瓶矿泉水;但有也有研究发现由于pH值低,使用PET瓶子的碳酸饮料其中溶解锑的含量已经超过相应的标准,需要注意。近年来,非锑催化剂(主要是钛)的发展势头很好,相信不久以后我们就可以用上更安全的饮料瓶了。但是,抛开锑析出的风险,包括1号塑料PET在内的多种塑料的小口制品都不适合作为食品容器反复使用。因为小口的造型很容易滋生细菌,饮料瓶其实还不算太严重,2号塑料HDPE比较硬,因而可以造出更多造型,结构也更复杂,反复使用装日

6、化品当然没问题,毕竟日化品里都有抑菌剂,可要是装食品,在那些角落处便很容易滋生细菌或霉菌。即使是大口的塑料容器易于清洗,也要注意选择那些比较平滑的。比如有些塑料饭盒的盖子设计得比较复杂,空气湿度大时,在那些凹槽处就很容易形成黑色霉斑,难以清洗。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桶装水上,一般桶装水都是采用7号塑料也就PC聚碳酸酯,这种塑料稳定性也很高,可能会存在双酚A的问题,总体而言可以反复使用,但也要注意接口等位置的细菌或霉菌问题。说法三 矿泉水不能放到汽车后备箱开车外出游玩,来到人烟稀少的地区,口渴难忍却找不到商铺,这时如果打开后备箱,拿起放在车里的矿泉水自然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然而,现在很多人都经常向朋

7、友们宣传“后备箱中夏天的温度会达到60摄氏度,塑料瓶会释放很多有害物,一定要改掉这个习惯”。我个人的朋友圈就没少收到这样的忠告,常常犹豫要不要回复。坦率地推测一下,这个说法的研究者可能只是用温度计测了一下后备箱的温度而已,对于塑料瓶的研究恐怕完全是空白。塑料瓶所用的1号塑料PET的确受热易变形,但仍然可以抗80摄氏度,用它来装开水不合适,但后备箱?退一万步说,假如因为“全球变暖”后备箱经过暴晒达到80度以上了,也没什么问题,因为PET在此温度下也只是变形而已。由于PET惰性较强(虽然有酯键但很难水解,否则涤纶的衣服岂不是一泡水就化了),直到150摄氏度都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有些人问那为什么矿泉水

8、放到后备箱时间长了确实有异味?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主要问题是水源。有些矿泉水实际的来源很可疑,水中的含氯量或者营养质偏高(分别说明来自城市管网或受污染区域),那么长期放置有味道就不奇怪了。要证明后备箱放水产生异味是水的问题而不是瓶子的问题可以简单做个实验:如果发现某个品牌的水有味道,换个品牌同样条件下对比就可以了。实际上PET这种塑料只是有限的一些大企业才具备生产母料的条件,连续化生产也可以保证批次间的稳定性,如果因为塑料的问题产生异味将会大范围爆发危机,不会只有个别品牌出问题。如果不同品牌的水有区别,自然就说明是水质的事了。所以,矿泉水放心地往车里搁吧,夏天到处找商店买水喝不是办法。不过如果喜

9、欢在后备箱放其他饮料就要注意了,饮料中的很多成分都是不耐热的,例如碳酸饮料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维C的热稳定性也不高,所以不在后备箱放饮料是有道理的。说法四 燃烧法可以确定塑料的品质很多电视科普节目中都演示过用燃烧法来检测塑料是否质量合格。具体的做法是,把塑料点燃,然后观察火焰是否稳定,是否有黑烟,滴落的是否为蜡状物。需要注意的是,上一篇已经说过,塑料有很多种,而每种塑料的燃烧状态差别很大,因此燃烧法可以大致确定是哪一种塑料,但对于塑料质量的判断,仅局限于聚乙烯和聚丙烯,也就是2、4、5号塑料。这一原理是,从元素方面分析,这几种塑料都是只含有碳和氢两种,而且摩尔比都是1:2,因此其燃烧状态和蜡烛

10、无异,并且都会在高温下熔化,会有蜡状物滴落,因为蜡烛也是碳氢比接近1:2的碳氢化合物。如果在这几种塑料中含有杂质,燃烧时就可能会出现异味或黑烟,火焰也会变得不稳定,这是可以用于判断上述塑料品质的。有些说法认为通过燃烧可以区分PP和PE,但笔者实验发现,相比于材料本身,燃烧的状态与制品结构关系更大,点燃同是PP的吸管与饭盒其火焰的差异大于PP与HDPE塑料桶之间的差异,所以靠这一方法进行区分不是特别靠谱。其他的塑料燃烧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比如PS聚苯乙烯的含碳量较高,燃烧时就会产生浓重的黑烟,PVC塑料由于含氯具有阻燃性,离火便会不燃。所以这个说法只是一种比较局限的说法,也只能判断少数塑料的品

11、质。燃烧很容易产生一些致癌物,氟塑料还会因为燃烧的高温产生一些剧毒的氟代有机物,最好不要用这么土郎中的方法去判断。说法五 聚苯乙烯是有毒的塑料这一条是需要重点解读的。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塑料都是高分子,大多数高分子都是惰性的,我们人体不会分解,因此误食后会随着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当然由于体积或形状原因遗留在肠胃里的情况也会有出现,但总的来说,它们都不会与我们人体反应,所以也就没有毒。6号塑料聚苯乙烯有毒的说法由来已久,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有毒、致癌是因为看到其名字中有个“苯”字,这是先入为主的概念。结构中含苯的物质很多,阿司匹林也含苯环,还是酚类的酯,可生活中不少人每天都会吃阿司匹林。坦率地说,用

12、于生产聚苯乙烯的单体苯乙烯的确对人体有危害,但回到上面所说的,聚合之后的聚苯乙烯分子变得很大,已经不再是苯乙烯,并且它也不会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很多年前,聚苯乙烯被严格限制使用,主要就是因为其有毒的说法。不过,在那个时候,这种塑料确实不安全,原因是单体有残留。随着技术的改进,目前聚苯乙烯生产过程中对单体的控制已经非常成熟,残余量极低,因而基本无害。在上一篇也曾提到,目前的方便面泡沫碗等容器目前都是广泛采用聚苯乙烯,所谓“基本无害”是相对而言聚苯乙烯中微量残余单体的危害远没有方便面本身的不健康因素危害更大。有关聚苯乙烯有毒的另一个说法是二噁英的阴影,因为世人都知道二噁英是一种毒性非常强的化学物质

13、,所以就有人炮制出聚苯乙烯使用时会产生二噁英的说法。尽管很吸引眼球,但实际这又是一种子虚乌有的说法,因为二噁英的形成过程必须要有氯这种元素,聚苯乙烯显然不具备。不过,有些纸张会采用含氯化合物进行漂白,这个过程中容易产生二噁英,所以纸包装反倒更值得注意。还有一些说法反正聚苯乙烯挺惨地被各种泼脏水说聚苯乙烯主要是高温下会发出有毒物质,听起来也蛮有道理,比如飞机上热饮都是常用纸杯而不用聚苯乙烯的杯子。其实这个问题主要还是聚苯乙烯形变的问题,70摄氏度以上时,聚苯乙烯就开始发生形变,经常吃方便面的人估计比较有感触,加入热水时泡沫塑料会软化塌陷。当然纸杯也会在高温下变形,但绝大多数人都能接受变形的纸杯但

14、却不能接受变形的塑料杯对吧。目前市面上也有很多耐热型的聚苯乙烯材料,开水条件下使用完全没有问题。聚苯乙烯多年以前遭到禁用的核心问题是“白色污染”,特别是铁道两边。由于这种塑料不易降解,随意丢弃的确会给土壤带来沉重的压力。不过,所有塑料都存在回收的问题,仅有少数塑料是可以较快地自然降解,关键不是塑料而是我们的卫生习惯。目前,一次性饭盒也开始普及5号PP聚丙烯材料,但有心的人肯定会注意到,聚丙烯塑料现在也一样带来了环境污染,而且聚丙烯饭盒比泡沫饭盒要重,客观上也造成了石油资源的更大浪费。总而言之,和PE聚乙烯和PP聚丙烯相比,聚苯乙烯在食品业中使用确有不足,但是风险可控,作为消费者而言大可不必担心使用时会有什么问题。说法六 塑料总归没有陶瓷和玻璃安全任何类型的材料都有优缺点,如果说塑料制品没有陶瓷和玻璃有质感,这个没有太大争议,但如果笼统地说安全性,这个说法便是不太客观的。陶瓷和玻璃用于食品也有安全隐患,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来自重金属的威胁,特别是瓷器,传统的很多彩釉都是含铅或含汞的颜料,如果烧瓷工艺不到位,使用过程中就可能会溶解,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即使是普通的白瓷、陶器和玻璃,含有重金属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比如钴、锰、铬、镍这些元素都是自然界丰度较大的元素,很多矿土中都存在,只是说对人体危害比较小,在含量极少的时候还可以补充微量元素,但显然不能用这么不可控的方式去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