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0857311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盘点“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盘点“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盘点“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盘点“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盘点“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盘点“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点“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盘点“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同位素标记所利用的放射性同位元素及它们的化合物,与相应普通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是相同的,只是具有不同的核物理性质。因此,就可以用同位素作为一种标记,制成含有同位素的标记化合物代替相应的非标记化合物。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不断地放出特征射线的核物理性质,就可以检测和追踪它在体内或体外的位置、数量及其转变等。同位素标记在工业、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科学科研等方面都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生物学领域可用来测定生物化石的年代,也可利用其射线进行诱变育种、防治病虫害和临床治癌,还可利用其射线作为示踪原子来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

2、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或内容)和相关习题中许多知识都涉及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下面我就相关内容通过有关例题进行归纳阐述,以便大家对这项技术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并学会同位素标记的应用。一、氢(3h)例1:科学家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培养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下表为在腺泡细胞几种结构中最早检测到放射性的时间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形成分泌蛋白的多肽最早在内质网内合成b高尔基体膜向内与内质网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c高尔基体具有转运分泌蛋白的作用d靠近细胞膜的囊泡可由高尔基体形成解析:分泌蛋白的多肽最早在核糖体上合成,高尔基体并不直接和内质网与细胞膜相

3、连,而是通过囊泡间接连接。答案:cd。知识盘点:1.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豚鼠的胰脏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3min后,被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17min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min后,出现在靠近细胞膜内侧的运输蛋白质的小泡中,以及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这个实验说明分泌蛋白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之后,是按照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方向运输的,从而证明了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2研究肝脏细胞中胆固醇的来源时,用3h胆固醇作静脉注射的示踪实验,结果放射性大部分进入肝脏,再出现在粪便中。3用3h标记的

4、尿苷或胸腺嘧啶可用来检测转录或复制。二、碳(14c)例2:给在温室中生长的玉米植株提供14co2,光合作用开始很短内,在叶肉细胞中有绝大多数的14c出现在含有4个碳的有机酸(c4)中。一段时间后,叶肉细胞内c4中的14c逐渐减少,而在维管束鞘细胞中c3内的14c逐渐增多。下列对玉米固定co2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c4和c3途径,依次在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完成b通过c4和c3途径,依次在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完成c通过c4途径,在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完成d通过c4途径,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完成解析:通过题干描述可知在玉米中发生了如下过程: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o2

5、+c3c4,c4化合物由叶肉细胞的叶绿体进入维管束鞘细胞释放出co2,co2+c52c3化合物。答案:b。知识盘点:1用放射性14c取代化合物中同位素12c,形成以14c作为放射性标记的化合物。科学家用含有14c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碳原子的转移途径。2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可研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用标记了14c 的脂肪饲喂动物,可研究动物代谢的物质转化。三、氧(18o)例3:如果将一株绿色植物栽培在密闭的含h218o的完全培养液中,给予充足的光照,经过较长时间后,18o可能存在于下列哪一组物质中( )周围空气的氧气中;暗反应过程中产生的adp中;周围空气水分子中;植

6、物体内合成的葡萄糖中。a只有是正确的 b只有是正确的c除之外都正确 d全部正确解析:植物所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周围的空气中,另有一小部分参与光合作用。在光反应中,h218o被光解产生氧气,在暗反应中,atp被水解。若参与水解的水分子为h218o,则adp中会有18o。有氧呼吸第二步,丙酮酸可能和h218o反应,生成c18o2和h, c18o2再参与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答案:d。知识盘点:1人教社课标教材是这样叙述鲁宾和卡门的实验的:“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同位素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为解决氧气来自水还是二氧化碳提供了研究手段。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探

7、究。他们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使它们分别成为h218o和c18o2。然后进行两组实验:第一组向植物提供h2o和c18o2;第二组向同种植物提供h218o和co2。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他们分析了两组实验释放的氧气。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o2;第二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18o2。这一实验有力地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2用18o标记o2,在黑暗中进行呼吸作用,发现在呼吸作用的产物水中出现18o,证明o2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是与氢结合形成水。四、磷(32p)例4:把豌豆幼苗放在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表明,幼苗各部分都含32p。然后将该幼苗转移到31p

8、的培养液中,数天后32p分布是( )a不在新的茎叶中b主要在新的茎叶中c主要在老的茎叶中d主要在老的根中解析:磷可在植物体内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当外界环境中缺少磷时,植物体缺少磷,老叶中含磷的化合物分解,然后运到幼叶中供新叶合成物质。答案:c。知识盘点:1可用于研究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2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子,与细菌混合培养,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元素的含量,证明dna分子是生物的遗传物质。3标记脱氧核苷酸研究证实了dna分子中碱基排列规律。4用于基因诊断。五、n(15n)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三次,则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和含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依次为 ( )a1/9,1/4 b1,1/8 c1/4,1/6 d1/8,1/8解析:根据dna分子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在复制过程中dna的两条链均作母链(模板)而形成子链,形成两个dna分子,子代dna的两条链中,一条来自母链,一条是新合成的子链。复制三次,共形成8个dna分子。在8个dna分子的16条单链中,只有两个dna分子两条链含有原来标记的15n。但是在新和成的dna分子中每条连都含有14n。答案:b。知识盘点:1.植物对氮元素的利用和分配。2.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