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鱼常见病的防治.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0853108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宝鱼常见病的防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多宝鱼常见病的防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多宝鱼常见病的防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宝鱼常见病的防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宝鱼常见病的防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宝鱼常见病的防治多宝鱼属于鲽形目鲆科,俗称欧洲比目鱼,在中国称“多宝鱼”。身体扁平近似圆型,双眼位于左侧,有眼侧呈青褐色,具少量皮刺;无眼侧光滑白色,背鳍与臀无硬体且较长。一、白化病 病原:该病属因特殊营养缺乏和失衡而导致的营养性疾病。 病症:在自然环境下,大菱鲆的自然体色为背面青褐色,腹面白色,中间分布有点状黑色颗粒。但在人工育苗和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大菱鲆易出现白化现象,我们称之为“白化病”。患有白化病的鱼虽然生长基本正常,不发生死亡,但其养成商品鱼的经济价值降低,给养殖业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病鱼背面体表色素异常,出现不规则白色斑块和少量的浓黑着色区域,严重时整个背面呈白色。该病在苗期和

2、养成期均有发生,发生率可达90 %以上。患病仔稚鱼皮肤透明状,色素稀少或分布不均,随生长其皮肤逐步变成全白或黑白相间。对策:(1)在亲鱼培育期间,制定适宜的控光和控温计划,严禁升温过快、急率促熟的操作方法;(2) 强化亲鱼营养,投饲一定量的鲜活饵料以增强卵的营养积累;(3)给鱼苗提供充足的、高质量的轮虫和卤虫;(4) 降低苗期培育密度,同时提供适宜的培育条件。二、盾纤毛虫病原:为蟹栖异阿脑虫。 症状:鳃丝、鳃盖膜、眼周和鳍部组织为盾纤毛虫的易感区域。感染初期病鱼体表出现白斑、粘液增多,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一般体色变暗、活力减弱、摄食量降低、生长减慢、在养殖池中散群,偶有出现打转游动现象。该病在

3、苗期、养成期和亲鱼培育期均可发生。此病传染快,发病率高,可引起大规模死亡。 对策:养殖用水要经过严格过滤或消毒处理,避免虫体随水带入养殖池; 加强吸污和换水等日常管理,清除有机碎屑,以保持池底、水体清洁;投喂鲜活小杂鱼要经淡水浸洗30 分钟以上或冰冻处理后投喂;发现病鱼后,在池中使用福尔马林300 10 - 6浸泡3 小时,以杀灭鱼体表面和水体中的纤毛虫。三、鞭毛虫病 病原:为漂游鱼波豆虫。病症:在感染初期体表出现多处呈不规则状的小面积白色斑块,1-2 天内可遍及全身。鳃丝及白斑处有大量黏液和寄生虫体。病鱼食欲差、消瘦、游泳迟钝。该病多见于养成期,在高温期发作,传染极快,1-2天内可导致整池鱼

4、大部分死亡,属急性死亡。对策:将病鱼用淡水浸泡10分钟杀灭鱼体表面鞭毛虫。加强吸污和换水等日常管理,清除有机碎屑,以保持池底、水体清洁;一旦发现病鱼,应尽快加冰或采取其他措施降低池水水温,降低鞭毛虫繁殖速度和疾病蔓延;四、凸眼病 病原:为一种肠球菌属细菌。 病症:病鱼的单眼或双眼凸起,眼周组织浮肿呈淡红色,眼部正下位的腹面区域也常出现红肿。严重时眼球暴裂导致病鱼失明,最后因无法捕食而死亡。此病从苗期、养成期到亲鱼培育期均有发生。 对策:避免投喂不新鲜的小杂鱼及冰冻鱼;加强水质管理和卫生操作。发生此病时在饵料中添加 “鲆服康”内服,每日两次,连喂5-7天为一个疗程,直到病症消失为止。与其他给药方法相比,用于浸泡水产动物的药液除了能直接清除寄生在体表的病原生物外,还能通过患病部位和鳃部被机体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