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月考.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0852674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物理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物理月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物理月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物理月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月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月考.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弹簧振子沿某一直线做简谐振动,原点O为其平衡位置,在振动中某一时刻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位移、速度为正值,加速度为负值 B、位移为负,速度、加速度为正值 C、位移、加速度为正值,速度为负值 D、位移、速度、加速度均为正值 3、右图是一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的振动的振动图像,由图可推断,振动系统:( )A、在t1和t3时刻具有相等的动能和相同的动量 B、在t3和t4时刻具有相等的势能和相同的动量C、在t4和t6时刻具有相同的位移和速度D、在t1和t6时刻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ABCD7.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立在水平面上.其正上方A位置有一只小球.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在B位置接触

2、弹簧的上端,在C位置小球所受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在D位置小球速度减小到零,小球下降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B位置小球动能最大 B.在C位置小球动能最大C.从AC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大于小球动能的增加D.从AD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16、如图所示,S为在竖直方向上、下做简谐运动的震源,其震动频率为100Hz。所产生的机械横波分别向左右方向传播,振速为80 m/s,已知P、Q两点与震源的距离分别为PS=16.2m、QS=17.4m 。则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AP在波峰,Q在波谷 BP在波谷,Q在波峰CP、Q的速度均达到最大值 DP、Q的加速度均达最大值17、如图

3、所示,左图为某一列波在t=1.0s时的波动图像,右图为质点P的振动图像,则对该波的波速和传播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沿+方向传播 B沿-方向传播C波速为4ms D. 波速为6ms20、如图,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图象,已知x轴上x=4m处的质点P从该时刻起经过0.6s通过的路程为6cm,则A波长为10m B在06s内彼的传播距离为8mC波速为10ms D在t=06s时刻,P质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21、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3中实线所示,t0.2s时刻的波形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则A、质点P的运动方向向右B、波的周期可能为0.27sC、波的频率可

4、能为1.25HzD、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0m/s10、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从波传到x=5m的M点时开始计时,已知P点相继出现两个波峰的时间间隔为0.4s,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波长是4m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10m/sC、质点Q(x=9m)经过0.5s才第一次到达波峰24、根据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的运动是分子运动B20的氢气和氧气,其氢分子和氧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C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D甲分子从相距固定的乙分子很远的位置向着乙运动,直到不能再运动,分子力对甲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25、一定质量的理想

5、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使其压强增大,则在这一过程中气体A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对外界做了功C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D密度增大8、水面上有A、B两个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振源。在A、B连线的中垂线上有三个点a、b、c,已知某时刻a点是两列波波峰的相遇点,c是离a最近的两列波波谷的相遇点,b处于a、c连线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c都是振动加强的点,b是振动减弱的点B、a是振动加强的点,c是振动减弱的点C、a和c此时都是振动加强点,经过一段时间,会变成振动减弱点D、a、b、c都是振动加强点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放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上,使小球上下振动而又始终未脱离弹簧,

6、则:( )A、最大振幅A是,在这个振幅下弹簧对小球的最大弹力Fm是2mgB、最大振幅A是,在这个振幅下弹簧对小球的最大弹力Fm是mgC、最大振幅A是,在这个振幅下弹簧对小球的最大弹力Fm是mgD、最大振幅A是,在这个振幅下弹簧对小球的最大弹力Fm是2mg12、已知某种物体的密度为,摩尔质量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那么单位质量中所含的分子数和单位体积中所含的分子数分别为:( )A、NA/,NA/ B、NA/,NA/ C、NA/,NA/ D、NA/,NA/14、用r表示两个分子的距离,表示两个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当时分子间的斥力等于引力,设两个分子相距很远时,则:( )A、当时,随r增大而增加

7、 B、当时,随r减小而增加C、当时,不随r而变 D、当时,1.如图是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A点场强一定大于B点场强B在B点释放一个电子,将一定向A点运动C这点电荷一定带正电D正电荷运动中通过A点时,其运动方向一定沿AB方向3 将电量为310-6C的负电荷,放在电场中A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610-3N,方向水平向右,则将电量为610-6C的正电荷放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为 ( )A1.210-2N,方向水平向右B1.210-2N,方向水平向左C1.2102N,方向水平向右D1.2102N,方向水平向左7. 如图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AB为中垂线,且AO=BO,则

8、 ( ) AA、B两点场强相等 B正电荷从A运动到B,电势能增加A 负电荷从A运动到B,电势能增加 D、A、B两点电势差为零 8.如图所示,一带电液滴在重力和匀强电场对它的作用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由b沿直线运动到d,且bd与竖直方向所夹的锐角为4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此液滴带负电B液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合外力对液滴做的总功等于零 D液滴的电势能减少 第 8题图9、某同学在研究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得到了电子由a点运动到b点的轨迹(图中实线所示),图中未标明方向的一组虚线可能是电场线,也可能是等势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判断是( )A如果图中虚线是电场线,电子在a点动能较小B如果图中虚线

9、是等势面,电子在b点动能较小C不论图中虚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a点的场强都大于b点的场强D不论图中虚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a点的电势都高于b点的电势29、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摆球直径为,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动n=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1所示)。则:摆动时偏角应满足的条件是_.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计时开始时,摆球应是经过最_(填“高”或“低”)点的位置,且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多次振动所用的时间,求出周期;该摆摆长L= cm,秒表所示读数t= _s。用上述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单摆周期的表达式:_图1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测摆线长时摆线

10、拉得过紧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图2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与的数据如图2所示,再以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g 。(用k表示)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试问:造成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由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_ m/s2.(取2=9.87)30、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下列所给步骤的合理顺序为_A将画有油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

11、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再根据方格的边长求出油膜的面积SB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薄膜的形状描画在玻璃板上C用浅盘装入约2 cm深的水,然后将痱子粉或石膏粉均匀地撤在水面上D用公式求出薄膜厚度,即油酸分子的直径E根据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F用注射器或滴管将事先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人量筒,记下溶液的滴数n与量筒中增加的溶液体积Vo14.(13分)如图所示,甲车质量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上表面光滑,右端放一个质量为的小物体. 乙车质量为,以的速度向左运动,与甲车碰撞后,甲车获得的速度,物体

12、滑到乙车上. 若乙车足够长,上表面与物体的动摩擦因数为,求: (1)甲、乙两车碰后瞬间,乙车的速度; (2)物体在乙车表面上滑行多长时间相对乙车静止?(取)0.5-0.50.40.81.220、(13分)一列简谐横波沿轴传播,在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在时刻,处的质点的振动位移是。求:(1)这列波的波长和振幅分别是多少?(2)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多少?(3)若波的传播速度是,这列波是向哪个方向传播的?19、(11分)如图所示,光滑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圆弧底部中点为O,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在O正上方h处的A点和离O很近的轨道B点,现同时释放两球,使两球正好在O点相碰。问h应为多高?13.(9分)如图所示,真空中存在空间范围足够大的、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在电场中,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从O点出发,初速度大小为v0,在重力与电场力的共同作用下恰能沿与场强的反方向成角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1)匀强电场的场强;(2)小球运动的最高点与出发点之间的电势差. 5.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ab=5 cm,bc=12 cm,其中ab沿电场方向,bc和电场方向成60角,一个电荷量为q=410-8 C的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功为W1=1.210-7 J,求: (1)匀强电场的场强E; (2)电荷从b移到c,电场力做的功W2; (3)a、c两点的电势差U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