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084847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轴对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轴对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轴对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轴对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轴对称》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轴对称教学设计 抚顺市第五十中学 孟辉 一、 教学内容本节课设计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一节,在学生已对轴对称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本节教材要求学生通过丰富的实例,认识轴对称,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并能够找出对称轴和对称点,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丰富的文化价值,为今后研究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打下基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二、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 理解轴对称图形,轴对称的概念,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2) 会判断轴对称图形,会找出对称轴,会画对称点及轴

2、对称图形。(3) 了解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和轴对称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认真观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2) 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举出符合对称特征的图形(3) 培养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和理解3、情感与态度目标:(1)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丰富的文化价值。(2)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3)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在开展本次教学活动之前,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学生已掌握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界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感性基础。能在教

3、师的引导下,有序地开展小组合作,具备一定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认知规律,让学生感知、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展示作品,评价、验证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从而发现认知规律。让学生从教材中找条件,从概念中找条件,关注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学习,获取方法,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鉴于八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思维信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我采用如下教学法:1、引导发现法: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认知规律。2、直观教学法:展示大量图片让学生感知轴对称。3、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归纳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4、比较法:比较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5、归纳法:归纳概念、条件以及图形性

4、质。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环境;多媒体课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实物图片引入,让学生总结对称特征,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引入课题:轴对称。展示分类的轴对称图片,感知五彩缤纷的轴对称世界。(链接课件)2. 通过观察、展示、验证、评价、小组讨论归纳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条件,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感性认识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归纳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再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找条件,让学生从概念中找条件:(1)一个图形(2)沿直线(对称轴)折叠(3)两边重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关注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学习,获取方法,关

5、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对称轴是直线,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3.通过举例、画图、实验、评价,验证、判断轴对称图形,会找对称轴。(巩固练习)。举例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在我们接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有几条对称轴?动画演示正方形、等腰梯形、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 过渡:刚才我们研究的是一个图形,下面我们研究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课件演示:下面的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动画演示4.归纳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条件,会找对称点课件演示:轴对称、对称点概念通过观察图形,引导学生从概念中找条件:(1)两个图形(2)沿直线(对称轴)折叠(3)两个图形重合课件演示:巩固练习注重数学方法、数学

6、思想的渗透、引导,学生思维得到很好的拓展。5.小组讨论: 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课件演示: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本节课的难点是比较观察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设问:两个概念可以互相转化吗?你会发现什么?如果把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是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反过来,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6.通过演示介绍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了解轴对称的性质。课件演示,垂直平分线定义及轴对称性质。7.画点关于某条直线的对称点,再转化成线段,三角形,由简到繁,逐渐递增,循序渐进

7、,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便于学生理解,掌握。8,为了及时巩固,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予以消化吸收,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网格中画出“鱼”的轴对称图形,并在屏幕中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9.联系实际,加强训练(1)推理练习(2)倒影里的电话号码(3)补全汉字初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10. 实际应用,路径最短问题,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得出寻找最短路径的方法,应用轴对称的性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际又反过来作用于实际。11.我的收获: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1)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2)本节课中你学会了哪些学习方法,对你有什么启发?通过小结,使知识成为“体系”,帮助学生全面地回顾理解,掌握所学知识。路径最短问题,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得出寻找最短路径的方法,应用轴对称的性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际又反过来作用于实际。12、课后作业:设计轴对称图形七、教学评价设计发挥想象,创造设计比赛通过本节课的观察实验,学生们发现了生活中很多轴对称图形非常美丽,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以学过的几何图形为基础,设计出轴对称图形,然后在全班展示,共同欣赏,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升华,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其强烈的学习情感,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