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语文课堂思维的火花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847104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擦亮语文课堂思维的火花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擦亮语文课堂思维的火花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擦亮语文课堂思维的火花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擦亮语文课堂思维的火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擦亮语文课堂思维的火花(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擦亮语文课堂思维的火花 小学生思维活跃,常有不囿于常理的思维光芒闪现,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敏于发现,着力发展学生的这种思维,努力营造一种飞扬激情,燃烧思想,充盈情思的课堂氛围,让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语文课怎样才能擦亮思维的火花,绽放生命的灵性?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认为:“课堂教学艺术从某种角度看,也正是提问的艺术。提问方式的巧妙与否,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在语文教学中善于运用提问的艺术,就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阅读教学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那么,如何精设巧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

2、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一、精心准备,以问导思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揭露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设计问题,应从教材、学生的实际和教法出发。设计问题时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原则,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和高处,引向求知的新境界。只有这样,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老师在设计问题过程中,应先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理清作者思路,把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并跳出作者思路的小圈子,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审视课文,在充

3、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基础上来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诸如要提哪些问题,达到什么的教学效果等都要有通盘考虑。二、难易适度,适合学生所谓问题难易适度,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是学生经过努力才可以解决的。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学习,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智力和能力的发展。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受到力所不及,不知从何做起,因而失去探究学习的兴趣。其难易程度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才能激发学生思考,学生顺藤摸瓜,最终找到答案,保证学生的探究活动付出并且有所收获。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问题,把握好问题

4、的难易程度,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预测学生哪些问题能轻易回答,哪些问题经过思考才能回答,哪些问题经过查找资料才能回答。设计的问题力求学生经过思考、查找资料、讨论就能解答,亦即像猴子跳一跳就能吃到桃一样,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又能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三、抓住关键,启发思维启发性的提问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因此,课堂提问,要抓住内容的节骨眼,将要把握的关键的内容设计成问题,注意设计问题的角度,力求新颖,使问题

5、提得巧,启发性强,引人深思。提问切忌平平淡淡,老调重弹。四、抓住契机,巧妙发问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课堂教学提问要注意“怎么问”的问题,就是要讲求提问的方法与技术。7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应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契机,讲究技巧,用适合学生的教法,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巧妙发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实践证明,在学生注意力集中和积极开展思维活动的时候,也就是学生处于孔子所讲的“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境地的时候,教师进行发问效果最好。因为此时学生的思维注意集中,思维处于“

6、受激发状态”,对教师的发问能入耳入脑。教师如能抓住这个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契机进行提问,就像一块石子一样,投入学生的脑海,激起思维的碧波。因此教师要善于选择最佳发问时机,但良好的发问时机又是靠教师敏于捕捉、准于把握的。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学生的“愤”、“悱”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再巧妙发问,并加以指导,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五、提供解答问题的支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意味着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这时的教师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和蔼的

7、态度,亲切的语言,会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情绪高涨,思想活跃,学习主动,敢于大胆探索。同时,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能随时机智地调整问题的难度,做出恰当的引导和提供解答问题的支架。如果问题过难过泛,可将它分成若干较易较小的问题,引导学生逐一回答。或将已知和未知综合运用,提供学生已学过的知识点和所需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就会在“首席”的帮助下顺利完成解答问题。六、个性体验,擦出火花苏霍姆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样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作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

8、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因此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本知识与课外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整合,力求对作品做出有个性的理解,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作出准确的回答。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很快。作为一个老师,课堂上热情鼓励、适当提示,巧用点拨;适时还表扬学生积极参与的表现,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时刻处在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发挥主观能力性,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纵上所述,教师在课堂上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