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班级非正式团体转化的思考.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0844829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进班级非正式团体转化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促进班级非正式团体转化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促进班级非正式团体转化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促进班级非正式团体转化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班级非正式团体转化的思考.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促进班级非正式团体转化的思考重庆市杏林中学 陈亚非班级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团体。在这个团体中,有学生个体;有承担班级赋予一定任务的各种组织;还有以情感成份为主要调节机制的小群体,届班级中的非正式团体。这种小团体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学生在班级中难以满足的某些心理需要。因此,情趣,需要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经过彼此选择便会逐步结合在一起。如果班中任不正确引导,这种自然形成的非正式团体对班级产生的负向功能将远远大于正向功能。但是,非正式团体又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兴趣的转移,外部条件的变化;均可引起非正式团体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活动内容,心理倾向的变化。也可能是成员的增减或重新组合。班主任要充分认识班级内非正

2、式团体出现的必然性和可变性,积极导向,削弱其聚合力,化班级内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思考转化。 一、 优化组合,从成员构成上促使转化 开放环境使中学生心理封闭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不喜欢循规蹈矩,事事由老师包办。而喜欢在民主、平等、自主的前提下建立人际关系,参与学习活动。马克思说。“在真正的集体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由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自由联合反映了学生自主和平意识的增强。班主任应因势利导,鼓励班委中有能力,有责任心,竞争意识强,善于协调人际关系的同学主动参与,优化组合,联合成几个小组,可取名为快乐小分队或友谊小组等。每组组长和组员双向选择、自由组合,由于

3、各组成员在组合中具有选择的自愿性,在活动中有较强的自主性,管理方面又有相对的自治性,因而,小组对组员有较强的吸引力。这种优化组合的正式团体,不仅从成员构成上抑制了非正式团体的发展。也为优化班级管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优化管理模式,从心理倾向方面驱动转化 任何一个班集体的管理,都应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本。小组的优化组合,有利于调动学生自我管理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组长是班集体的骨干分子。所以,在小组内,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容易被其他成员模仿、接受、内化。他们的行为榜样更容易引起其他成员的效仿,有较强的感召力。而对小组的管理实践,譬如制定组规,确定奋斗目标,根据每个组员的优势与劣势制定监督措

4、施,实施互帮计划等。很容易凝聚和激励每个组员的奋进意识,形成共同一致的力量。思想、行动上的聚合能产生和谐的心理气氛,能增强每个成员的主人翁责任感,从而焕发出饱满的热情和脚踏实地的努力。班级优胜小组的定期评选,使他们切身感受到要成功,就要付出,集体的荣誉中也有自己的汗水,因而更珍惜集体荣誉和劳动成果。因此,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比较自觉规范行为。没有目标的学生树立起与小组一致的目标,形成共同合力、不少后进生心理倾向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种积极心理倾向所产生的强烈动机既削弱了非正式团体容易出现的不良情绪,又有力推动了整个班集体的前进。 三、优化班级活动,从兴趣迁移上实现转化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个性培养这是

5、集体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过程。合理组织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能为学生的智慧、才能、兴趣爱好等个性特征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活泼好动。他们对生动形象的东西更易接受。所以,优化班级活动,能满足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需要,吸引全班同学积极投入。从而制约班级中非正式团体从事一些不良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要注意发挥活动的教育激励功能。可以根据活动形式不同设组织奖和竞赛奖。为满足各小组成员自我价值的实现,可根据其特长,把不同类别活动的设计,组织、管理分配到各组,放手让学生操作。如体育活动比赛,班级征文演讲,辩论会;手抄小报、黑板报展评,课外阅读统计及各种知识竞赛,轮流值日,常现管理等,都可设计成活动内容。各组遵守活动规则,纳入小组评价中。这些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参与,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工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同时也使各类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欢乐进取的氛围中,感受到了集体生活的乐趣和团结协作的愉快。更加主动,积极投入到班级活动中。这对班级非正式团体来说,从兴趣的迁移上实现了转化。 综合以上三方面的转化,不难发现,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实现育人方式的多样化、生动化。要指导学生组合创新,合作学习,就要发掘学生群体的优势和外部环境给我们提供的条件,以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方式来引导学生。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