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由毋宁》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0843051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自由毋宁》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不自由毋宁》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不自由毋宁》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不自由毋宁》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不自由毋宁》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自由毋宁》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自由毋宁》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自由,毋宁死教学设计嘉善第二高级中学:印春娟教学目标1.了解演讲的目的和演讲的基本特征。2.归纳演讲中增强说服力的基本方法。3.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有个性和风格。教学准备PPT教学课件、课堂笔记、演讲视频、学生分组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关于语言的作用,俄罗斯有一句谚语:“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 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这样的话:“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演讲就是这样的一门语言艺术。一场成功的演讲,便是一把神奇的枪,一柄锋利的剑。而一场成功的演讲,又首先取决于一篇成功的演讲稿。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著名的演讲稿不自由,毋宁死,

2、从中掌握演讲的基本特征,学习演讲的技巧。 二、相关背景学生查找资料,课堂汇报补充。帕特里克亨利是弗吉尼亚殖民地上最成功的律师之一。 北美洲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从1607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采取剥削、压制的政策。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英殖民者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企图维护其宗主国的地位。1774年,英国颁布了诸如关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法令,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殖民地中的一些温和派和保守分子屈服于英国政府的压力,极

3、力主张妥协和解。帕特里克亨利属于激进派人物,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取独立。1775年3月23日,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眼看着妥协势力占了优势,帕特里克亨利义无反顾,登台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帕特里克亨利的这篇演讲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战斗的激情,他的演讲结束后,会场群情激愤,“拿起武器!拿起武器!”的呼喊声响彻议会大厅。这篇演讲词被后人视为不朽的名篇,特别是结尾的警句“不自由,毋宁死”一直为人们所传诵。三、文本研习1.请学生浏览全文,概括每一段的大意。明确:第一段:阐述发表演讲的原因:并非对各位不敬,而是在论及事关国家存亡的重大问题时,不能缄口沉默。第二段:论述我们不应该沉湎于幻

4、想,不愿正视痛苦现实。第三段:论述依据历史事实和现实状况,我们不能沉迷于虚无缥缈的和平希望,我们的唯一出路只有诉诸武力。 第四段:阐明我们没有退路,只有抗争,才有胜利的希望。 第五段:表达“不自由,毋宁死”的主张。 2.请学生思考:这次演讲的场合、演讲的对象、演讲的目的分别是什么?明确:这次演讲的场合是弗吉尼亚州议会,演讲的对象是州议员,演讲的目的是让人们丢掉幻想,准备战斗。3.请学生思考:为了使议员们接受自己的主张,争取到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帕特里克亨利在演讲时采取了怎样的策略?明确:帕特里克亨利采取了后发制人、逐层推进的策略。具体表现为:表示钦敬不能沉湎于幻觉正视历史与现实战争不可避免,应

5、战才有希望不自由,毋宁死4. 帕特里克亨利的演讲表现出高超、机敏的技巧。他谙熟口语表达的特点,使用大量的表现手法,强化了听觉效果。这篇演讲稿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学生举例并阐述。明确:(1)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演讲语势。如“我们请愿过了,我们抗议过了,我们哀求过了可我们的请愿受到轻侮,我们的抗议招致了新的暴力,我们的哀求被人家置之不理,我们被人家轻蔑地一脚从御座前踢开了”等,强调形势紧迫,我们不能沉迷于虚无缥缈的和平希望之中,极有感染力。 (2)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坚定战争的信念。如“那么,我们必须战斗!我再重复一遍,必须战斗!”“战争已不可避免那么就让它来吧!我再重复一遍,就让它来吧!”等

6、,把作者“诉诸武力”的主张表达得异常鲜明,异常坚定,异常有力。(3)采用设问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引发听众的思考和共鸣。如“我们的同胞已身在疆场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袖手旁观呢?先生们希望的是什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生命就那么可贵?和平就那么甜美?甚至不惜以戴锁链、受奴役的代价来换取吗?我不知道别人会如何行事,至于我,不自由,毋宁死!”,连用了六个反问句和设问句,层层推进,气势如虹,大大增强了演讲的鼓动性和说服力。总之,由于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这篇演讲稿流畅犀利、气势磅礴。5.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模拟演讲,小组交流。四、拓展延伸1.播放视频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第二季第

7、十五期(2014年7月11日)的演讲,请学生认真观看。附:寒门贵子刘媛媛在这个演讲开始之前,我先问问现场的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当中有谁觉得自己是家境普通,甚至出身贫寒,将来想要出人头地只能靠自己?你们当中又有谁觉得自己是有钱人家的小孩儿,起码在奋斗的时候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一点助力?前些日子,有一个在银行工作了十年的资深的HR(人力资源管理师),他在网络上发了一篇帖子叫做寒门再难出贵子,意思是说在当下我们这个社会里面,寒门的小孩他想要出人头地,想要成功,比我们父辈的那一代更难了。这个帖子引起了特别广泛的讨论,你们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先拿我自己说,我们家就是出身寒门的,我们家都不算寒门,我们家都没有

8、门。我现在想想我都不知道当初我爸跟我妈那么普通的一对农村夫妇,他们是怎么样把三个孩子我跟我两个哥哥从农村供出来上大学、上研究生。我一直都觉得自己特别幸运,我爸跟我妈都没怎么读过书,我妈连小学一年级都没上过,她居然觉得读书很重要,她吃再多的苦也要让我们三个孩子上大学。我一直也不会拿自己跟那些比如说家庭富裕的小孩做比较,说我们之间有什么不同,或者有什么不平等,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这个世界是有一些不平等的,他们有很多优越的条件我们都没有,他们有很多的捷径我们也没有,但是我们不能抱怨,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不尽相同的,有些人出生就含着金钥匙,有些人出生连爸妈都没有。人生跟人生是没有可比性的,我们的人生是怎么样

9、完全决定于自己的感受:你一辈子都在感受抱怨,那你的一生就是抱怨的一生;你一辈子都在感受感动,那你的一生就是感动的一生;你一辈子都立志于改变这个社会,那你的一生就是斗士的一生!英国有一部纪录片叫做人生七年,片中访问了十二个来自不同阶段的七岁的小孩,每七年再回去重新访问这些小孩,到了影片的最后就发现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但是里面有一个叫尼克的贫穷的小孩,他到最后通过自己的奋斗变成了一名大学教授,可见命运的手掌里面是有漏网之鱼的,而且现实生活中寒门子弟逆袭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所以当我们遭遇到失败的时候,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原因都归结到出生上去,更不能去抱怨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不如别人的父母

10、,因为家境不好并没有斩断一个人他成功的所有的可能。当我在人生中遇到很大困难的时候,我就会在北京的大街上走一走看着人来人往,而那时候我就想:刘媛媛,你在这个城市里面真的是一无所依,你有的只是你自己,你什么都没有,你现在能做的就是单枪匹马在这个社会上杀出一条路来!这段演讲到现在已经是最后一次了,其实我刚刚在问的时候发现了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的,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忍,它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没有一点点人间疾苦。这个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11、!这个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2.请学生谈谈本演讲视频的观后感。学生一:演讲的主题能引发我们的共鸣,从一开始的抛出问题到演讲者联系自己的经历讲自己的故事,很感人,也很有说服力。学生二:演讲过程中排比的句式以及结尾处名句的引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有感染力。学生三:演讲者情绪激昂、感情饱满,加上语言的感染力,让我非常感动。3.小组合作:查阅资料,结合不自由,毋宁死和刚才的观后感,小组讨论总结演讲的内涵和演讲稿的基本写作方法。4.小组代表分享,教师引导概括:(1)演讲的内涵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

12、、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2)演讲稿的基本写作方法了解对象,有的放矢。演讲稿是讲给人听的,因此,写演讲稿首先要了解听众: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文 化程度、职业状况如何;了解他们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等等。否则,演讲稿写得再花功夫,说得再天花乱坠,听众也会感到索然无味,无动于衷,也就达不到宣传、鼓动等目的。观点鲜明,感情真挚。演讲稿观点鲜明,显示着演讲者对客观事物见解 的透辟程度,能给人可信性和可靠感。演讲稿还要有真挚的感情,才能打动人、感染人,有鼓动性。因此,它要求在表达上注意感情色彩,把说理和抒情结合起来。既有冷静的分析,又有

13、热情的鼓动;既有所怒,又有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爱。行文变化,富有波澜。构成演讲稿波澜的要素很多,有内容,有安排,也有听众的心理特征和认识事物的规律。 如果能掌握听众的心理特征和认识事物的规律,恰当地选择材料,安排材料,也能使演讲在 听众心里激起波澜。换句话说,演讲稿要写得有波澜,主要不是靠声调的高低,而是靠内容 的有起有伏,有张有弛,有强调,有反复,有比较,有照应。语言流畅,深刻风趣。要把演讲者在头脑里构思的一切都写出来或说出来,让人们看得见,听得到,就必须借 助语言这个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语言运用得好还是差,对写作演讲稿影响极大。要提高 演讲稿的质量,不能不在语言的运用上下一番功夫。具体

14、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a.要口语化,通俗易懂。“上口”、“入耳”这是对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演讲稿的语言要力求做到通俗易懂。听众能否听懂,要看演讲者能否说得好,更要看演讲稿是否写得好。演讲稿的“口语”,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口头语言,要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演讲稿写完后,要念一念,听一听,看看是不是“上口”、“入耳”。b.要准确生动,有感染力。好的演讲稿,语言一定要有感染力。要写好演讲稿,只有语言的通俗易懂还不够,还要力求语言准确生动。要做到准确,首先,要对表达的对象熟悉了解,认识必须正确;其次,要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用词贴切,句子组织结构合理。要做到生动,一是用形象化的语言,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

15、手法增强语言的形象色彩,把抽象化为具体,深奥讲得浅显。二是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增强演讲的气势和感染力。三是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强演讲稿的表现力。这样,既能深化主题,又能使演讲的气氛轻松和谐;既可调整演讲的节奏,又可使听众消除疲劳。四是发挥语言音乐性的特点,注意声调的和谐和节奏的变化。c.要控制篇幅。演讲稿不宜过长,要适当控制时间。德国著名的演讲学家海茵兹雷德曼在演讲内容的要素一文中指出:“在一次演讲中不要期望得到太多。宁可只有一个给人印象深刻的思想,也不要五十个证人前听后忘的思想。宁可牢牢地敲进一枚钉子,也不要松松地按上几十个一拔即出的图钉。”所以,演讲稿不在乎长,而在乎精。认真修改,精益求精。从事任何文体的写作都要重视修改,认真修改,精心修改,写作演讲稿自然不能例外。例如,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与世长辞。恩格斯作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著名演讲。演讲草稿是这样开头的:“就在十五个月以前,我们中间大部分人曾聚集在这座坟墓周围,当时,这里将是一位高贵的崇高的妇女最后安息的地方。今天,我们又要掘开这座坟墓,把她的丈夫的遗体放在里边。”作者考虑后进行了修改,写成:“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