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名人简介.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0840174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名人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物理名人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物理名人简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物理名人简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物理名人简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名人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名人简介.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物理名人简介赫兹赫兹(HeinrlchRudolfHertz,1857一1894),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对电磁学有很大的贡献,故频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1857年2月22日,赫兹出生于汉堡,早在少年时代就被光学和力学实验所吸引他1g岁入德累斯顿工学院学习工程,由于对自然科学的爱好,次年转人柏林大学,在物理学教授亥姆霍兹指导下学习1885年他任卡尔鲁厄大学物理学教授,于1888年首先证实了无线电波的存在1889年,他接替克劳修斯担任波恩大学物理学教授1894年1月1日,37岁的赫兹因为败血症在波恩英年早逝【名人轶事】赫兹实验不仅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更为无线电、电视和雷达的发展找到了

2、途径,更重要的是开创了无线电电子技术的新纪元他的导师亥姆霍兹赞扬赫兹“才气横溢,性格坚毅,用自己极短暂的一生解决了一个世纪以来许多科学家没有解决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1896年3月24日,俄国著名物理学家波波夫用“HeinrichRudolfHertz这一串字母,拍发了世界上第一份电报胡克胡克(RobertHooke,1635一1703),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胡克在各方面都很有研究,在力学、光学、天文学等诸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设计和发明的科学仪器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因而被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双眼和双手”.1635年7月18日,胡克出生于英格兰南部威特岛的弗雷施瓦特1653年胡克进人牛

3、津大学里奥尔学院作为工读生学习,1663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被选为皇家学会正式会员1665年胡克担任格列夏姆学院几何学、地质学教授,并从事天文观测工作1666年伦敦大火后,他担任测量员以及伦敦市政检查官,参加了伦敦重建工作1677年至1683年他就任英国皇家学会秘书并负责出版会刊1676年胡克发表了著名的弹性定律1703年3月3日,胡克逝世于伦敦,终年68岁【名人轶事】胡克从小就心灵手巧,酷爱摆弄机械,自制过木钟、可以开炮的小战舰等,他的实验才能令他成为独领风骚的人物1658年,胡克提出可以用弹力代替重力使物体振动,即在平衡轮的轴上安一个弹簧,可以代替重力驱动摆轮,这是现代钟表设计的基本原理根据

4、这个原理制造的确定经度的航海时针到18世纪才出现胡克发表的显微图集一书,是欧洲17世纪最主要的科学文献之一他是第一个制造格雷果反射望远镜的人,用这台望远镜,他发现了猎户星座的第五星,第一个提出了木星绕轴旋转的观点惠更斯惠更斯(ChristiaanHuygenS,1629一1695),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他的主要成就是建立了光的波动学说1629年4月14日,惠更斯出生于海牙1645年他进人莱顿大学学习法律与数学,1647年至1649年转人布雷达学院深造,致力于力学、光学、天文学及数学的研究1651年惠更斯发表了第一篇科学论文,论述各种曲线所围面积的求值1663年他当选为英国伦敦皇家学会

5、的第一位外国会员1666年他当选为荷兰科学院院士,同年,被选为新成立不久的巴黎科学院院士惠更斯在1679年给法国科学院的报告和1690年出版的光论中,提出了著名的惠更斯原理,建立了光的波动学说1681年由于健康的原因,惠更斯离开法国,返回荷兰1687年惠更斯赴英访问,结识了大物理学家牛顿惠更斯晚年长期患病,于1695年7月8日在海牙逝世,享年66岁焦耳焦耳(JamesPrescottJoule,1818一1889),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最早的工作是电学和磁学方面的研究,后转向对功热转化的实验研究焦耳定律则是焦耳1840年研究电流热效应得到的重要贡献之一在1840年至1879年期间焦耳做了400多次

6、实验,最终得出热功当量是一个普适常量,与做功方式无关,为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提供了无可置疑的证据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能量或功的单位命名为“焦耳”,简称“焦”;并用焦耳姓氏的第一个字母“J”来标记热量1840年,焦耳开始研究电流的热效应,写成了论伏打电所生的热、电解时在金属导体和电池组中放出的热等论文,指出导体中一定时间内所生成的热量与导体的电流的二次方和电阻之积成正比1842年俄国著名物理学家楞次也独立地发现了同样的规律,时称焦耳一楞次定律这一发现为揭示电能、化学能、热能的等价性打下了基础,敲开了通向能量守恒定律的大门焦耳在探讨各种生热的“自然力”之间存在的定量关系时做了许多实验,其中特别著名的是

7、桨叶轮实验焦耳的这些实验结果,总结在他于185。年出版的论热功当量的重要著作中恩格斯把“由热的机械当量的发现(迈尔、焦耳和柯尔丁)所导致的能量转化的证明”列为19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第一项卡文迪许卡文迪许(HenryCavendish,1731一1810),英国的化学家、物理学家在物理学上他最主要的成就是通过自己设计的扭秤实验验证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确定了引力常量和地球的平均密度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后,他测出了引力常量,并计算出了地球的质量,被誉为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1731年10月10日,卡文迪许生于法国尼斯1742年至1748年他在伦敦附近的海克纳学校读书1749年至1753年

8、期间在剑桥彼得豪斯学院求学在伦敦定居后,卡文迪许在他父亲的实验室中当助手,做了大量的电学、化学研究工作他的实验研究持续达5。年之久176。年卡文迪许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成员,1803年又被选为法国研究院的18名外籍会员之一1810年3月10日,卡文迪许在伦敦逝世【名人轶事】181。年卡文迪许逝世后,他的侄子齐治把卡文迪许遗留下的20捆实验笔记完好地放进了书橱里,谁也没有去动它谁知手稿在书橱里一放竟是70年,一直到了1871年,麦克斯韦应聘担任剑桥大学教授并负责筹建卡文迪许实验室时,这些充满了智慧和心血的笔记才获得了重返人间的机会麦克斯韦仔细阅读了前辈在10。年前的手稿,不由大惊失色,连声叹服说:

9、“卡文迪许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他几乎预料到电学上所有的伟大事实这些事实后来通过库仑和法国哲学家的著作而闻名于世卡文迪许不好交际,不善言谈,对慕名来访的客人常常一言不发陪坐在旁他这个人的孤僻特质可以说到了“病态”的程度,甚至连和管家之间都要以书信方式交流,这或许对他的科学研究却是非常有利的他终生未婚,过着近似奇特的隐居生活开普勒开普勒(J。hanne。Kepler,1571一1630),德国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开普勒的杰出成就是发现了行星运动兰定律,被人们称为“天空的立法者”,1571年12月27日,开普勒诞生于德国符腾堡州维尔城的一个小业主家庭1589年开普勒考人杜宾根大学,攻读

10、神学、哲学和数学,是哥白尼学说的坚定拥护者1594年开普勒担任格拉茨大学新教神学院的数学和天文学讲师,同时从事天文学研究1598年菲迪南大公颁布了反新教法令,在天主教会的胁迫下,新教徒开普勒不得不逃离德国1600年初,在第谷的热情邀请下,开普勒来到布拉格,当了第谷的助手,开始了他天文学研究的新时期,最终成功地总结出行星三大运动定律,精确描绘了天体运行的规律163。年n月14日,开普勒在凄惨的境地中去世,终年59岁【名人轶事】开普勒是一位善于创新的科学勇士,他的一生,除了和第谷相处的近两年时间外,几乎都是在逆境中度过的开普勒处境艰难时曾依靠占星术度日,开普勒并木信这一套他不相信天上星辰的运行和地

11、上人类生息的祸福命运有什么关联!但他曾为从事此项工作自我解嘲说:“作为女儿的占星术若不为天文学母亲挣面包,母亲便要挨饿了、”康普顿康普顿(ArthurHollyCompton,1892一1962),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康普顿效应的发现者1892年9月10日,康普顿出生于俄亥俄州的伍斯特1913年康普顿在伍斯特学院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并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生,1914年获硕士学位,1916年获博士学位,后在明尼苏达大学任教192。年起他任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物理系主任,1923年起任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教授,1945年返回华盛顿大学任校长,1953年起改任自然科学史教授,直到1961年退休1962年3

12、月巧日,康普顿于加利福尼亚州的伯克利逝世,终年70岁康普顿效应是近代物理学的一大发现,它进一步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揭示出光的波粒二象性,从而导致了近代量子物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另一方面康普顿效应也阐明了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因此,无论从理论或实验上,它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康普顿因此获得1927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国物理学家吴有训在康普顿实验室做了大量实验,取得了令人信服的实验数据,排除了学术界对康普顿理论的异议,为康普顿的工作做出了宝贵的、不可多得的贡献吴有训对康普顿效应最突出的贡献在于测定了X射线散射中变线、不变线的强度比率R随散射物原子序数变化的曲线,证实并发展了康普顿的量

13、子散射理论,库仑库仑(Charlse一Augustindecoulomb,1736一1806),法国工程师、物理学家1785年库仑用自己发明的扭秤建立了静电学中著名的库仑定律库仑定律标志着电磁学从定性研究进人定量研究阶段,是电磁学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1736年6月14日,库仑生于法国昂古莱姆他早年就读于美西也尔工程学校,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773年库仑向法兰西科学院提交了论文最大、最小原理在某些与建筑有关的静力学问题中的应用,该文在3年后的1776年由科学院刊出,被为是古典土力学的基础,他因此也被称为“土力学之始祖”.1777年法国科学院悬赏,征求改良航海指南针中的磁针的方法他提出用细头发

14、丝或丝线悬挂磁针代替支架轴对磁针的支持,这样可以减小摩擦力的影响他又发现线扭转时的扭力和针转过的角度成比例关系,可利用这种装置算出静电力或磁力的大小这导致他发明了扭秤,扭秤能以极高的精度测出非常小的力库仑在1785年到1789年之间,通过精密的实验对电荷间的作用力作了一系列的研究,连续在皇家科学院备忘录中发表了很多相关的文章1782年,他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785年他建立了库仑定律同年,他在给法国科学院的电力定律的论文中详细地介绍了他的实验装置、测试经过和实验结果1806年8月那日,库仑在巴黎逝世李政道李政道(ToungDaoLee,1926一),1957年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

15、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他在多个研究领域有着更多的建树,至今仍是哥伦比亚大学在科学研究上最活跃的教授之一1926年n月25日,李政道生于上海1943年他考人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1945年他转学到西南联合大学就读二年级,师从吴大酞、叶企孙等教授1946年加岁的李政道(当时他只有大二的学历)到美国留学,被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录取,师从费米教授3年后便以“有特殊见解和成就”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辨,被誉为“神童博士”.195。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他从事流体力学的湍流、统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1953年他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的研究1956年李政道与杨振宁一起发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学中的宇称守恒【名人轶事】李政道与杨振宁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亲密而富有成果的合作,两人共合作发表了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