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乡镇干部眼中的乡镇困局.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0839847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乡镇干部眼中的乡镇困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个乡镇干部眼中的乡镇困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个乡镇干部眼中的乡镇困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个乡镇干部眼中的乡镇困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个乡镇干部眼中的乡镇困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个乡镇干部眼中的乡镇困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乡镇干部眼中的乡镇困局.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准备公务员考试,今天上网搜索了一下,就看到了这篇文章。把她转发了,是因为文中的很多观点具有很强的真实性!我在乡镇工作5年之久,而且是大学一毕业就到了乡镇,没有电视、不能上网的偏僻小镇,一个镇领导不重视知识、不尊重人才的小镇,5年里,我奋力拚过,全力争取过,可是依然.我的言论被视为幼稚,我的爱民之心被视为可笑.我开始妥协,.然而有一天我遇到了关心我的人,然后我离开了!很多呆在大机关里的人认为乡镇工作很容易做,认为他们才是最辛苦的。其实不是这样的。我曾经有位领导(他分管大机关里最不重要的工作)说:“给他2辆50万的车开着,他也不到乡镇干!”一个乡镇干部眼中的乡镇困局(乡镇论坛2006年3月上半月

2、刊)四川宜宾乡镇干部 钟西声无论哪一层面的和谐社会建设,首要的是把现实中的矛盾冲突真像认识清楚。笔者想对当前各方面集中关注的乡镇困局做一番描述。谨以此文首先献给在乡镇工作的难兄难弟们!我是一个从机关到乡镇工作的乡镇干部,当了两年乡镇长,两年党委书记。在我到乡镇工作以前,我对乡镇的认识也同现在的社会舆论一样,呈抨击的态度。到乡镇工作几年来,才深深地体会到了乡镇工作的艰难,深深地感受到了社会对乡镇何等的偏见,深深地尝试到了作为乡镇干部的辛酸!我想以我几年来乡镇工作的体会,还原一个真实的乡镇,还原一个乡镇困局的真实图景。一、机构和人员我们这里的乡镇人口少的有2万多人,多的有近10万人,乡镇干部人数少

3、的只有30多人,多的也不过110人左右。机构均按要求统一设置,四个中心(宣传文化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劳动保障中心),五个办、所(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物管理办公室、民政与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财政所)。也有其他一些常设机构和临时机构,但均是按照上级要求设置在某个中心或者某个办公室内,人员实行兼职,没有另聘临时人员。现在的乡镇除了自管的四个中心,五个办、所外,都还有省以上垂直管理的国税、地税、工商、国土(县市级以上还有质监、药监等);属于市县垂直管理的规划、建设、环保、交通(海事)、林业、卫生、教育、畜牧、派出所、法庭、粮站等部门。所有这些省市县直管部门的人、财、物,

4、乡镇都无权管理。有的人动辄就说一个乡镇供养几百甚至上千人,其实直管部门的那么多人不是乡镇供养的。现在乡镇政府没有机构设置权,没有人事调动权,并不是有些人想当然的认为乡镇要进人就是书记乡镇长一句话,实际上要进人全凭上级安排,因此即使出现人多机构多的情况,责任也不在下面,凭什么指责乡镇!二、权力与责任目前很多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几乎每项工作又都要以下达任务或签责任书的形式责令乡镇完成。乡镇除了自身块块上的工作外,省市县直管部门的工作绝大多数与乡镇密切相关,上级都要求当地党委政府对各项工作承担相应的责任。虽然很多“垂直工作”基层无权管理,但工作来了还是要安排基层来做,出了问题便要按属地原则追究基层责任

5、。现在市、地、州、县市政府均不是一个完全政府,更不用说乡镇。责任一级、一级往下推,乡镇就成了一个承担无限责任的政府;权力一级、一级往上收,乡镇便基本没什么权力。权、责、利关系严重不对称。我们经常在说一分权力一分责任,乡镇什么权利也没有,凭什么要乡镇来承担那么多责任?这是一个什么体制?我们看看现在安全生产中的车船管理问题。现在按上级文件要求,乡镇都设置了临时机构管船站,配备了管船员和农机管理员。管船员的职责是每天凌晨到晚上守在码头为来往停靠的船只和渡船清点人数,看有无超载或非法载客等违章行为,不得擅自离开。我们这里的管船员一天工作13个小时,一个月工资300元,不管风吹日晒雨淋,整天守在码头。农

6、机管理员则会同乡镇安办其他人员,还要请上有执法资格的部门人员,一起不定期的到乡村道路车站检查,主要检查乡村客车、农用车、三轮车、摩托车等有无超载或违章载人的情况。实际效果如何呢?这些农机管理员和管船员真的能管住车船吗?不能!那些车船老板们,从他们准备买车买船到最后投入营业,中间所办的各种手续,他们哪一个字是乡镇给他签的?哪一个证是乡镇给他办的?哪一分钱的费用交给了乡镇?即便营业以后,他们按月交纳的各种费用乡镇也收不到一分钱,都是那些为他们办证的海事(港监、航务等)、交通(渡管、运管、路政、稽征等)、交警、水利等部门收取,这些部门才是车船的法定管理机构,而它们都不属于乡镇。把个体船取名乡镇船舶纯

7、粹是混淆视听,不了解的人便以为是乡镇的船舶,自然应该乡镇管。乡镇的管理人员在检查中发现车船有违章行为需要进行处罚时,都由那些直管部门的人处理,因为乡镇不是执法主体,也就没有处罚的权力。他们把罚款悉数收走,乡镇还得请客,否则,如果他们不高兴了,下次检查你的时候,便会说你这有问题那也不行。我们乡镇的管理人员若被查到不在岗位,便要处理,出了事,更是拿你问罪!这就是目前的现状。那些出了事的地方把乡镇人员判刑,法据何在?安全生产的原则是“谁主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谁收钱谁负责”,而在对车船的管理问题上,乡镇什么也不沾边,凭什么问罪乡镇?乡镇人员去管理车船全凭脸熟,人家知道你是政府的,给你

8、个面子,依法来说,你根本无权,有的只是文件。现在天天在指责乡镇干部素质低下,不依法行政,而实际上真正不依法行政的恰恰是那些靠发文件向下面推卸责任的上级们!现在人人都怕出事,依法有职有权的部门不去严加管理,靠不断的下发文件,甚至以省部级(就成了法规)的名义,尽可能的把一切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向下推(利益是一毫也不推的),要依法什么也管不到的乡镇去管,乡镇不能再推村上,一旦出事,这些文件便成了处理基层的依据。这也就是为什么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又是一个什么体制? 三、财政状况在纯农业乡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曾经是农业税。在税费改革前的乡镇统筹不是财政收入范畴,不排除乡镇有调剂使用的情况,但税费改革

9、后已经取消。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省以下各级政府均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县市对乡镇普遍采取“基数包干,超收分成,一定几年”的模式,因此,农业税的征收对乡镇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为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三是保自己的正常运转。而农业税的征收又是相当困难的。有法定权力的税务人员几乎从不到农民家中去收税。全国一年几百个亿的农业税几乎全是乡镇村社干部们逐村逐户去收起来再集中交到税务机关,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受伤”的总是乡镇村社基层干部的原因。农民拒缴农税的理由五花八门,以种种借口拖过年底就成了尾欠,而尾欠你乡镇干部是不敢来收的,你来收,我举报你,你便要受处理,我连拖五年,便一分钱也不

10、用交了。你奈我何!纯农业乡镇如此,工商服务业发展较好的乡镇财政收情况又如何呢?在“分灶吃饭”的体制下一级整一级。地方企业的主要税种是增值税,中央收75%,所得税中央收60%。中央把主要税种收了以后,我们省随后将其余的主要税种实行省级分成:增值税(地方分成25%部分)、营业税(金融保险除外)、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资源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实行省级分成35%,耕地占用税省级分成40%,土地增值税省级分成50%,市县一级再根据乡镇的财政状况实行再分成。上级政府还可以发个文件凭空平调基层的非税收入,比如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就要按百分之几十上解,而工作是一点也不上解的。在如此的体制下

11、,还有多少属于乡镇的收入?也许还有人要说到转移支付问题,说中央财政这些年转移支付增加了多少。不能否认,这是事实。但转移支付的最大受益者是市县一级,不是乡镇。县对乡镇仍然采取核定收支,收大于支,要上解,支大于收,则补助你一部分,而支出从来都是打得很紧的。转移支付后,县市一级财政稍有缓解,乡镇财政仍然是一个“讨口财政”。可以说,这些年来从来就没有人把乡镇作为需要一个实体财政的一级政府来对待,除非需要你承担责任的时候。四、负债这也是乡镇一个经常受到舆论、上级领导及专家学者们谴责的话题,他们普遍认为目前乡镇的巨额负债绝大部分是乡镇干部自己造成的,你人多,收入少,入不敷出,靠借钱过日子;你为了政绩不顾财

12、力大搞形象工程等等。不否认有些负债确实是乡镇自身造成的,比如原来大办乡镇企业。但我要说的是现在这一切的主要根源都在于这个财政体制,财权上收事权下放。上面安排的绝大多数项目都要求下面配套资金,而且主要由你配套资金开展前期工作,上面再根据你项目进展和工程质量情况逐步到位资金。如果真能这样也还算好的,实际上好多资金是很多都不能到位的,乡镇就只好去借钱支付工程款项。还有些项目上面根本就没有资金,只强行要你去做,最典型的就是“两基”达标,而且从2000年以来每年都在回头看,再投入,我们这里每个乡镇为此分别背上了100-500万元的沉重债务。教育部有什么权力动用上百亿元国库资金去搞什么“名校”工程,而对整

13、个西部地区“两基”达标学校危房改造资金安排才只有几十亿元!说到形象工程,这中西部地区有几个乡镇有条件搞?有几个乡镇的书记乡镇长愿意去搞那中看不中用的东西?他们终日为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迎接上级的检查、为能给职工按时发放工资而奔波,即便有些所谓的形象工程,90%以上也是按上级要求办的。比如我们省搞什么美好新村建设,每个乡镇都要选择一个村作为市或者县的重点建设村,要求倾全乡镇财力为这个村相对集中的几十户村民建园、建家、建池、建坝、改厨、改厕、改水、改路。目的是什么?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为了各级来参观,乡镇不愿意也得干。这是典型的形象工程。我们这里正在进行司法所正规化建设,补助你乡镇几万元

14、,要求办公室100平方米以上,配备电脑等,资金不足部分自己解决。实际上那补助的几万元连办公室都买不到,而我们这里的司法所一般只有2个人。真正的劳民伤财啊。照目前的财政和行政管理体制,乡村债务永远没有化解的可能。五、乡镇干部现在的乡镇干部绝大多数大中专毕业,他们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素质低下的人,他们为贯彻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吃苦受累最多,却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他们是整个国家公务员队伍中最大的弱势群体。我们这里的乡镇干部平均月工资只有几百元左右,好多乡镇还不能按时发放。差旅费长期不能报销,因为他们除了工资以外业务费一年只有几百元。请问高高在上和自以为是的人们,你们作何感想?你

15、们一年一个人的收入,还有业务费是乡镇干部的几倍?你们养尊处优,却处处对基层干部大加指责!再请问高高在上和自以为是的人们,不管你们对三农问题说得多么头头是道,不管你们对三农问题有多少解决的奇思妙想,不管你们对农民抱有多大的同情心,你们有哪一个愿意来当乡镇干部?并且不要说什么编制留在原单位,工资福利待遇在原单位保留不变,只是去锻炼一年两年之类的鬼话!事实上,县市以上的机关部门,不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干部,几乎没有谁愿意常年和农民打交道做工作,有,也只是三分钟热情,做秀罢了,三天五天可以,三年五年你来试试!财政部落马的高官把原因归咎于三四千元的薪水太低了,那我们乡镇干部怎么办?就只有跳楼啊。当我们说贫富

16、悬殊问题的时候,别只看着那些通过合法或非法手段富裕起来的人们与普通百姓之间的悬殊,还要看到公务员之间的贫富悬殊。同样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为什么差距就那么大呢?有谁会把乡镇干部放在眼里?没有,谁也不会,乡镇干部见到谁都是汇报,县市以上任何一个机关的任何一个人下来都是指导,说的都是指示,对他都要恭敬,因为你的工作总有一项属于他考评,或者需要他的施舍。乡镇干部有舒适差错,有什么不廉洁行为,任何一个领导都可以提出来给予处分,执法机关给予打击,新闻媒体给予暴光。于是乡镇干部便问题成堆,于是全国人民便共诛之共讨之。基层乡镇干部身上集中体现了一种小人物的悲哀。对下你不能有干部的样子,要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奔走在田间地头,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你要有超人一般的本领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群众的各种愿望,群众有意见了要指责你,骂你,甚至给你一巴掌,你也要笑脸相迎。对上你又要有干部的样子,要有无所不及的能力来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完成得好,道德要归功于上级领导的好,完成得不好,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