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七中校本计划.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0834624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至七中校本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周至七中校本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周至七中校本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周至七中校本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周至七中校本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至七中校本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至七中校本计划.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至七中校本研修年度计划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可以随时解决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我校将依据县局校本研修实施方案的指导意见,努力推进本校校本研修工作,展现我校的校本研修特色。一.指导思想以陕西省贯彻实施意见精神为统领,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以校本为主渠道,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校本研修,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聚焦课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努力打造出富有我校特色的校本研修模式。二.工作思路1、围绕一个主题: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内强素质,外塑形象。2、落实一个重点:以岗位练兵为主线,开展多种形

2、式的培训,使全体教师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学中提高,在做中反思,努力提高专业水平。3、强化五项工作(1)师德研修,争做优秀教师(2)课堂教学研修,改变教学方法。(3)教育科研能力研修(4)现代技术应用培训(5)小课题研究,加强交流,拓宽工作思路。三.校本研修的目标1、深化课堂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拓宽校本研修途径,建立校本研修机制。3、结合教育教学具体问题,通过实践研讨等活动,提高研修质量,丰富教师教学理论,提高科研能力。4、建设一支科研型教师队伍,培养23名“名教师”。四 研修主要内容(一)师德研修(1)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新型教师的形象。

3、引导教师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积极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弘扬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廉洁从教,以身作则的高尚师德。(2)加强教育理论学习网上学习,大力开展读书活动,以案例教学,典型报告为形式,使广大教师爱教育尊重学生,为学生发展服务,做到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增强教师职业使命感责任感。做学生楷模,社会的表率。(二)教育教学能力研修:(1)教师的一般基本功主要采取自学自练的形式反复练习,一般教学基本功,有三字、朗读、普通话、简笔画、使用工具书、备课、课堂教学、教学研究、作业设计、考核、批改作业等;重点突出备课、上课、作业、训练、辅导等四个关键环节,基本功训练贵在坚持,重在运用。用练

4、结合,练有所得,练以致用。我校将始终坚持用标准的普通话、漂亮的板书、形象的课件、生动的讲述、透彻的分析深深地吸引每一个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示教学基本功在教学中的综合应用。(2)加强教师专业知识考核,以历年中考试题、全国竞赛试题及新课标研读等为培训研究的主要内容,每学期进行一次专业知识测试,学校设置考场,集中考核,集中评卷,将结果记入个人档案,作为教师专业文化知识的评价及晋级评聘的重要依据。(3)抓实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负责,扎实落实集体备课。要求形成“教师自备-集体议课-反思修改”的备课模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形成个案。每周周末由备课组长将导学案上交教导处,组长要把好质量关,严禁敷衍。全

5、体教师要团结协作,献计献策,服从组长分工,主动承担组内工作。(4)、 以“课”代培,课堂教学采用领导、教师“推门“听课。薄弱学科采用“同课异构课”,师徒结对子提高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教研组内开展不同形式的听评课活动,分析常态化教学中存在问题,重点研究老师的课堂问题处理是否恰当,三维目标落实是否到位,知识能力是否能及时得到巩固。要求老师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在反思中完善提高,历练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缩小教师之间的差距,提高备课组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三)现代信息技术培训。(1)、充分发挥学校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鼓励教师在网上学习,教师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能独立开发制作课件,能通过QQ、网络培训

6、等形式在网上进行论坛交流。2、加大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加大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加快“校园网”建设,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本学期一是要求全体教师定期下载多媒体素材,做好分类和整合工作,每位教师每周至少上1节多媒体课,学校将进行检查,并与教师的绩效工作挂钩。二是凡校级“示范课”、“研讨课”,尽量使用多媒体,提倡课堂“动”起来做到“百花齐放”。三是要求信息学科教师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搜集资料,动手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动手进行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发明。(四)教育科研能力研修。要树立教科教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方法的研修。本学期

7、以“有效研究“为切入点,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丰富教研内涵,做到教学即研究,让教师不畏惧教研,懂得科研就在反思中,教学中,叙事中,提升总结中,借鉴学习中。1.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反思,随笔,心得,案例等。2.鼓励教师积极向报刊、杂志撰稿投稿,力争多出成果,多出精品。3.本学期办好周至七中教研专刊。四.研修途径和方法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以 ”学”代培。倡导每位教师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研读一本教育教学杂志,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学习、研究、吸纳、内化,把理念学习放在突出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心得体会,相互交流,学用结合,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为教育教学实践夯实理论基础。(1)

8、自主学习。每位教师要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在明白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发展计划,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个人发展目标,倡导每位教师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研读一本教育教学杂志,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学习、研究、吸纳、内化,把理念学习放在突出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心得体会,相互交流,学用结合,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为教育教学实践夯实理论基础。(2)实践反思。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最常见、最实际、最难解决的问题为对象,以专题反思、案例交流、观摩研讨等形式为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切入点、结合点。认真抓好教学技能培训,以示

9、范、讲解、研讨、训练等多种形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3)同伴互助。加强教研组建设,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听课、说课、评课、质量分析等活动,通过同伴协作、相互交流,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开展师徒结对的“帮学帮教”活动,对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和近年转岗的教师有目标地开展“传”“帮”“带”活动,逐步健全学校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成长体系,达到教师间互动,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4)专业引领(每学期组织一次)。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老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搭建教师交流成长的平台。组织教师观看有关课改、教学实录光盘。并适时组织有关教师外出考察、分批组织教师学习进修等活动,推进学校校本研修的工作。()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教学实际,针对我校共性“问题”,如:薄弱学科,开展专题研讨。()小组研讨,以备课组为单位,研讨教学,研讨教学管理等。本学期着重放在“深化高效课堂”的研究上。 周至县第七中学 2015年10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