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曲线问题.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0830092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解度曲线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溶解度曲线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溶解度曲线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溶解度曲线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溶解度曲线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溶解度曲线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解度曲线问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解度曲线问题【考点地位】综观2006年各地中考试题,溶解度曲线成为热点,它成为考查“溶液”这一部分的线索。溶解度曲线是各地中考试题必然考察的知识点,这种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其实并不多,通过学习,同学们应该能轻松应对其中大部分,难点在于温度变化后,对析出晶体质量多少和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判断。溶解度曲线问题涉及数学的图像,因此数学基础薄弱的同学感觉无从下手,其实溶解度曲线比我们学习的数学图像要简单,只要掌握要点,突破这一问题尽在一夕!【知识要点】1、溶解度曲线: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随温度一定而一定,这种变化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我们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绘出固体物质

2、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2、溶解度曲线上点的意义:曲线的意义: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是饱和溶液;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主要考点)判断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趋势;判断适合某物质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典型例题】例1 如下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

3、们接近饱和时,可以分别通过加溶质、蒸发溶剂、升温等方法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A. 甲溶液B. 乙溶液C. 丙溶液D. 甲、乙混合液分析 题目给出了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几种方法,但并不是每种方法都适合于所有物质。A. 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分别通过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B. 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分别通过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C. 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分别通过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的方法。D. 甲、乙混合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分别通过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由以上分析得:答案应选C。二、考查的知识点是是否是易溶

4、物质;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提纯物质三个知识点的小综合题例2 下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和乙都属于易溶物质B. t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结晶法提纯甲D.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分析 A. 考查的是物质是否属于易溶。判断该问题的依据是: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否大于10g。由图示看出,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20g,乙的溶解度大于30g,从而得出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大于10g,都属于易溶物质。选项A正确。B. 由图示看出,t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选项B正确。C.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具体方法应该是冷却热饱和

5、溶液法,此法又属于结晶法,所以,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结晶法提纯甲。D. 不正确,因为没有指明一定温度或一定温度范围,无法比较溶解度大小。根据以上分析:答案应选D。(2011株洲)右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温度对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影响相同C、把t1时甲、乙两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两溶液仍都为饱和溶液 D、把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溶液都析出溶质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

6、小,判断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判断出温度变化时溶液中量的变化及状态的变化等解答:解:A、根据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在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即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B、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B错误;C、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给它们的饱和溶液升温时,甲的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而乙的溶液就会有晶体析出,故C错误;D、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给它们的饱和溶液降温时,乙的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而甲的

7、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对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2011厦门)8、氯化铵和硫酸钠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从图中获取信息正确的是()A、2040,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硫酸钠B、两种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45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将5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至20,始终没有晶体析出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也可知,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

8、度的大小关系溶解度曲线的相交点表示在此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35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同,A错误;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硫酸钠不是,B错误;C、45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正确;D、高于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低于40时硫酸钠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将5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时没有晶体析出,当降到20时就会有晶体析出故D错误;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了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和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此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1茂名)两种不含结

9、晶水的固体物质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图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乙的溶解度为50gB、只有在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C、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分别把等质量的甲、乙两饱和溶液从t3降到t1时,两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判断出温度变化时溶液中量的变化等解答:解:A、根据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乙的溶解度是50g,故A正确;B、根据甲、乙两种物质的

10、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在t1、t3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B错误;C、根据乙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明显增大,后又逐渐的减小,故C错误;D、由于甲和乙的溶解度在t3和t2时都相等,而且在t3时的溶解度比t2时的溶解度的大,因此给它们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时,都会有晶体析出,而且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方法小结】1、溶解度曲线问题的分析方法(三看):点曲线上的点: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两曲线交点:两种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线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面曲线下面的各点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面的各点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晶体。2、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了解: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从而可以确定出形成的溶液是否饱和;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可以比较出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