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0820927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的研究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们都能注重数学课堂的提问艺术,但是一些数学课上仍发现,许多老师对以“问题”为中介的教学方式的实质理解不清晰,致使课堂提问在新课程实施至今仍存在着较严重的偏差。因此,有必要针对一些数学老师在提问题中的问题设置、提问对象、问题导向三个环节出现的不妥现象进行探索和分析。一、问题设计不合理,课堂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现象: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比较沉闷。很多老师都很重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然而,在教学实际中,许多老师对“还”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在课堂提问的问题设置上不是很恰当。主要表现为:问题没有启发性某教师在讲完正负数之后有

2、如下一段对话:老师:3是正数吗?学生:是。老师:一6是负数吗?学生:是。老师:3是负数吗?学生:不是。老师:一6是正数吗?学生:不是。剖析:以上对话虽然以师生的问答组成,表面上看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却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因为这样的对话,并不能实现规定的教学目标。师生间的问与答属于简单的、不和谐的问题,学生们可以不经思考就能立刻回答的。教师仅仅为了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而使整节课徒有繁荣的外表,华而不实,从而使得师生间的“对话”流于形式。策略:教学实践证实,高效率的问题具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课堂提问作为达成教学目

3、标的重要手段,从根本上是要促进学生这一主体的真正发展,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必须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二、问题设计门槛太高,学生没有同等学习的机会现象:依照课程标准,成功的数学课堂提问应当是从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实际出发,即要求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然而在课堂中,我们发现有些老师没有做到这一点,而是出现了教与学相脱节的现象:教师所设计的内容呈现少数优等生可以“吃得饱”;而中等生和后进生却“吃不了”的局面。如有一位教师在讲述“二次函数的应用问题”时曾出示过这么一道题: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部作一个矩形ABCD,其中AB和AD分别在两直角边上。设矩形的一边AB=xm,矩形的面积为y

4、m2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教师从出示问题到让学生回答,前后不足4分钟时间,提问时连续抽查3名同学均未能回答完整。剖析:大多数同学看完此问题一定会感觉到漫无边际,原因是问题的设计没有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的教学规律。问题之间缺少过渡的逻辑,因为该问题中的矩形的面积为y=ABAD,而从已知条件中能够看出的却只有AB=x m;于是学生要解决问题的思路便陷于僵局,导致课堂氛围的不和谐。若是将原题中所问的单一问题:改为如下两问:(1)设矩形的一边AB=x m,试用z的代数式表示AD边的长度。(2)设矩形的面积为y rn2,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从认知的角度上分析,全体学生都会想办法应用

5、相似的知识将线段AD的长用x的式子表示出,然后老师将问题一环紧扣一环地连接起来,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即可以导出结论:;第二问中便可以顺理成章了。策略: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生的课堂参与、回答问题机会的多少有关系。提问题时应该确保所有学生有同等的回答机会,老师应该面向所有的学生提问,这样学生便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学习。三、问题教学的实质理解不清,学生自主应用意识淡薄现象:老师在讲述专题内容时,是直接告诉学生已有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程序,而不是启发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经历探索活动的过程,因此在许多课堂教学中问题教学的偏差仍普遍存在,使得数学问题教学的误区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潜能的开发

6、。课例:在一节有关“一元二次方程”的中考专题复习课中,老师的做法是先帮助学生梳理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2)配方法,(3)公式法,(4)分解因式法,紧接着老师出示了四道习题:按要求分别解下列方程:(1) (直接开平方法),(2) (配方法),(3) (公式法),(4) (分解因式法)。剖析:“一句话十样说”,同样一个问题也有怎样问的艺术,一个问题能否激励起学生的思维,完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很明显,上述老师的执教是在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若将上述四个问题改为:(1) (2) (3) (4) 上述(1)(2)(3)三个问题的方法不问自现,他们最佳的

7、解法分别是:开方法、配方法、分解因式法,第(4)个问题则可以让学生灵活地处理、让学生针对各自的方法进一步交流其看法。如果是学生仍不明确上述具体的方案,那么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设疑,运用对比引导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理解,使得旧知识得以巩固与提高,起到复习功效。策略:复习提问中教师要善于设疑,问题的形式要新颖富有情趣,为学生喜闻乐答。首先,从提问的内容角度看,要做到四忌:1、要间接问有关知识,忌离题太远;2、重点处发问点拨,忌不痛不痒;3、难点反复设疑,要深入浅出,忌散乱无序;4、巩固性知识提问,要归类记忆,忌肤浅零杂。其次,从提问对象的角度看,做到四问四忌:1、忌高深或灵活性较大的题目问优生,他生复述;2、基础、综合题最好依次问,忌“留死角”;3、少数人举手时提问要选择代表多数人水平的同学,“忌以情绪定人”;4、提出的问题要给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忌“仓促上阵”。总之,提问的技巧按课堂题材的不同应丰富多样,对课堂提问应努力探求妙法,精心设计使学生在课堂提问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使我们的课堂氛围更加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