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学会感知生活.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0818553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过阅读学会感知生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过阅读学会感知生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过阅读学会感知生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通过阅读学会感知生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通过阅读学会感知生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过阅读学会感知生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过阅读学会感知生活.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过阅读学会感知生活 襄樊市第四十一中学 周 丹通过阅读学会感知生活 阅读教学片段与评析襄樊市第四十一中学 周 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现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孩子们会不会读书、怎样读、读后是否让他们有所思、有所感是值得我深思熟虑的。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经常看到学生读书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在大部分学生眼中,读书就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即使在老师让孩子们预习的前提下,课上学生也只是死读书,不会从读书中找到生活的感悟、书中的乐趣。下面就是本人教学时的两个片段及对阅读教学后的评析: 【片段一】小学语文第七册给予是快乐的师:当你们在过生日、六

2、一儿童节时心情怎样?生:开心、高兴。生:兴奋。生:快乐。师:为什么?生:因为能收到很多礼物。生:爸爸妈妈会给我买新衣服。生:我会得到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师:是啊!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在平常都感受到获得的快乐,今天让我们一起体验给予的快乐!(这时学生联系生活上的感悟,理解题目的含义,也为接下来的读书创设语境!)师:(课件播放一辆新车)同学们,看看这辆新车喜欢吗?你有什么想说的?生:好漂亮!生:我也想有一辆这样的车。生:我要是有一个这样的哥哥该多好啊!师:文中的保罗先生也是这么想小男孩的,可小男孩的语言让保罗震惊,谁愿意来当当小男孩?生:读(由于本篇课文是自读课文,大部分的都是学生自读、默读、分角色读

3、。在这一点上老师需要创设浓厚的读书环境,我就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们自己深入其中。把自己当做里面的主人公体会文中的情境。)评析:新课标对小学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本篇课文指导上严格按照新课标的理念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课文。从而使学生觉得读书有自主读的兴趣,而不是被动的去读书。但是在最后,大部分的学生只知道该给予他人帮助,并没有完全体会到给予的快乐。课下我认真反思,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学生在读书中没有学会以生活为主题。认为书中的人物跟自己有距离,没有学会在书中找出自己生活的实例与相似的原型。久而久之,读书也就变了味道。

4、【片段二】小学语文第七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你们读书是为何?生:让妈妈住大房子、吃好吃的。生:能赚很多的钱。生:为了爸爸妈妈读书生:为了自己读书。师:然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年少时就立志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同学们你们理解题目的含义吗?生:为了中国的兴盛而读书。生:为了中国的振兴而读书。生:为了不受人欺负而读书。(学生从题目切入,联系自己的想法思考问题,从而挖掘文章的主旨)师:下面我们来演一演周恩来在租借地所看所想的那一幕场景。(当讲到周恩来在租借地看到中国人被洋人欺负时内心活动的一部分时,由于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只能大致的去了解当时人物的心理,这时需要老师挖掘学生心灵中的爱国之心,我采取的是让

5、学生分角色演出当时的场景,利用情境,提高学生想读书的兴趣,从而引导提问,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师:我们知道了周总理年少时读书是为了强国,那你们呢?以后打算会怎样做呢?生:我读书是为了让人民不要再遭受苦难,以后我要认真读书。生:我要在每次读书时都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考作者为什么写?生:我读书是为了当兵,保家卫国。以后老师布置的每项任务都认真完成,只有从小严于律己,长大才能为国家做贡献。师:课后,我希望同学们可以找些关于周总理的事迹读一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他典型的具体的事例排成小短剧演一演。(学生课上演,课下再让他们深入研究文中人物的形象,使他们的爱国情感教育再次升华。)评析:本篇我只节选了最具代表

6、性的一部分,问题也提的较为简单明了,主要是想让学生在当时的语境下培养主动学习、主动阅读的能力,边读书边升华他们的情感。新课标强调小学阶段是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成为小学阶段总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本篇时,我更加侧重于让学生们在读书中学会思考,不是只读书,要会读书。在读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而不是只为了应付老师。并在朗读中给予学生指导,师生也可赛读,有时我也会参与其中,这样学生的主动性立刻被调动起来。针对上述节选的两个片段,下面是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1)从阅读中观察生活很多学生在读中,不联系自己的生活,不会在生活中找原

7、型、找实例。即使读了书也不理解自己为何去读,读前和读后想的都是一致。虽然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出了感情,但没有真切的体会到书中人物的心理,从而就达不到课标上提到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我认为情境教学很重要,培养学生读书时,让学生想象出当时的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读书的语境。使他们在读后学会用自己的想法解决生活上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真真切切的从书中获得实用的知识,把生活与阅读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2)从阅读中感悟生活现阶段,尤其是中高年级段的学生。在思想上有些朦胧的意识,开始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与见解,这时作为老师更应该让他们有所想的就有所说。有些同学在把课文读了3、4遍后还是一头雾水,因为他们在读

8、前就没有感悟生活,读后还是停滞不前。这一点,我认为老师在生活上就应该多关心学生的一言一行,不同的学生也就有不同的读书习惯,不能以点概面、以偏概全。让学生在读完书后,了解到生活的真谛,明确自己的读书目标,这样就达到了小学语文阅读要体验什么、探究什么的效果。学生们的文化底蕴也会从阅读中有所提高。(3)从阅读中感知生活光有观察、感悟是远远不够的。最后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们在阅读中感知生活。这里的感知就是让学生们读完书自己要深入探究,认真思考。这一部分,老师引导很重要,在培养他们的认识能力上应是自主的,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多问为什么的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平白的阅读及指导。它能架起师生之间心灵的桥梁,能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情感体验,然而这些在为学生以后的成长道路上都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按照新课标的理念,让学生通过阅读感知生活及其重要,既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能培养学生对待生活的认知力及达到情感的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既要抓阅读能力,也要让学生们认真感知认真体会,这样的读能更好的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学生也会越读越爱,越读越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