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教案反思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081571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数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教案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班数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教案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班数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教案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班数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教案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班数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教案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数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教案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数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教案反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数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教案反思这是大班数学习以内数的加法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知识,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一)活动目标:认识加号+和等号,学习列加法算式。 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教师演示材料:实物玩具娃娃3个,梨子图片5张,=的图卡、1-5数字卡。 (2)幼儿每人每人一份写有分合式的灯笼、2-1的数字挂钩。 (3)分组活动材料:情景图若干、集合图若干、分合图若干、写有25数字的刺猬、写有5以内加法算式的果子卡片若干。材料配套:教育挂图、幼儿活动操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1.玩游戏挂灯笼,复习5以内数

2、的组成分解。师:小朋友们先看自己手中灯笼上的分合式,算出答案,然后挂在相应的数字持钩上,比比谁挂得又对又快。 2.教师用实物口述应用题,引导幼儿理解以内数的加法含义。 (1)师:老师先买了2个玩具娃娃,又买了1个玩具娃娃,老师一共买了几个玩具娃娃?()小结:2个玩具娃娃加上1个玩具娃娃,一共有3个玩具娃娃。教师边说边列出算式。 告诉幼儿:+叫加号,表示把东西合并起来,东西变多了。 =叫等于,表示左边的两个数加起来是右边的这个数。(3)引导幼儿正确地读算式2+13。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口述应用 题列算式计算。 (1)教师边演示图片边口述应用题。 (2)幼儿根据教师口述的应用题列出式子并运算,教师观

3、察幼儿列式情况。 (3)交流分享:说一说你列的式子。 .出示教育挂图学习以内数的加法,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内容列式计算。(1)师:图上有什么?先请一个小朋友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再请另一个小朋友到黑板上列出加法算式并计算。 ()每个幼儿根据图中特点,用数字卡列出加法式子并运算,教师观察幼儿列式情况。 .幼儿分组活动,巩固5以内数的加法知识。 情境图:根据情景图的图意列加法式子并计算。集合图:根据集合图的图意列加法式子并计算。 分合式:根据分合式列加法式子并计算。 送果子:根据果子卡片上的算式计算出得数后把果子贴在相应号码的刺猬身上。 幼儿操作后分享交流。(四)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数学区投放分组活动

4、的材料,供幼儿练习。家园共育:请幼儿在家里根据家里的物品编加法应用题并列式计算。 活动反思: 对于一年级新入学的孩子来说第一次正式接触加法,而在数学中,加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学好这一课,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虽然,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中,一些日常问题的解决使得他们对加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朦胧印象,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加法并运用加法解决问题,这还是第一次。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加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用数的组成知识去做加法。一、导入凸显分与合的思想。加法的含义来自于分与合的思想。在教学开始时,以几组变式的分与合作为基础,铺垫。让学生初

5、步感受今天我们要用分与合来解决新问题。二、从算理中教学。 在例题教学时,我通过图意变化,引导学生看变化的过程,说清图的意思。(小丑左手拿着3个气球,右手拿着个气球)。同时以提问的方式出现第三句话:一共有几个气球?给学生初步建立条件与问题的概念,了解看图是要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看图列出加法算式:=4。这部分是学生的已有经验,我把重点放在了算式含义的讲解,计算教学重在算理。我采用了接受式学习方式, 学生已经认识,而是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的意义是合起来,将形象上的合和意义上的合结合起来。算式3 1=4中3、4的意义解释,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来解释,说明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意义了,学生

6、能够通过分与合的经验说出算式的意义,让学生经历形象数符号语言初步将意义整合,最后将1=4意义精简为和1合起来是4。三、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不同层次的练习符合能力的需要,重在拓展学生的能力。 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学生能够自己看着图说出算式的意思。 摆一摆、填一填。学生看着梨图,用自己的学具摆一摆,然后填空。将摆、写结合,将动作和语言相连接,同时,又是对数形的结合。 直接写出得数,比较 =和 2=3之间的规律:加号前后交换位置的得数不变,再通过找到的规律让学生自己找算式,充分给学生空间拓展能力。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下面算式的意思。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来表示算式的意思,学生很感兴趣,

7、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图可以用同一个算式来解答。送信连一连。将连线题和有序的排一排结合在一起,将得数是的算式全部找到。这部分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上黑板排序、说一说,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数学思想。四、总结突出算理。 本节课的总结关键就突出 的含义合起来。在课的最后再回到导入的铺垫,用分与合的知识解决加法计算。这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我可以通过语音语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不是一味高调;在送信环节,学生一开始出现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再去排一排,学生能够根据分与合的联系出现两组算式,让学生认识事物的对比过程,自主的

8、找到算式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教师自主将这一环节延后出现;在教学中还要充分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相关知识大班数学:快乐数学大本营:大班数学活动快乐数学大本营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尝试看图口述并懂得运算。培养幼儿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体验数学的魅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快乐数学大本营教案吧。大班教案:有趣的扑克牌: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扑克牌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认识扑克牌,能根据扑克牌的特征进行分类。通过猜数游戏,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有趣的扑克牌教案吧。幼儿园数学教案:学习看点图列算式:大班数学活动学习看点图列算式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观察点子图,列出相应算式。能用准确的语言讲述算式含意。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数学学习看点图列算式教案吧。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