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课文解说(重点标明了).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0814714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课文解说(重点标明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课文解说(重点标明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课文解说(重点标明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课文解说(重点标明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课文解说(重点标明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课文解说(重点标明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课文解说(重点标明了).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1、古诗词三首:三首诗在内容上都是写南方自然风光的。学习这三首诗,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南方自然风光之美。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积累古诗词名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丰厚文化积淀。独坐敬亭山作者李白,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望洞庭作者刘禹

2、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诗人以轻快地笔触,描写了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诗意: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赞美和怀念之情。2、桂林山水描写桂林山的特点是:静、清、绿;桂林的水的特点是:奇、秀、险。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之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3、记金华的双龙洞: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

3、。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描写了“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过程。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写外洞的宽敞,用“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来说明,写内洞的大,用“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来比拟。写孔隙则以自己的好奇和“挤压”的感觉,真实写出窄小的特点4、七月的天山: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一是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天山的无限生机,另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盛夏季节进入天山会有秋天般的凉爽的原因。二是描绘了天山密林幽

4、静的美景: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相映成趣。三是描写天山深处的景象:山色柔嫩,山形柔美;重点写了五彩缤纷的野花,溪流两岸,满地鲜花,犹如进入了春天的花园。作者就是这样重点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5、中彩那天:通过学习课文,懂得诚信是人生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母亲的话是: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行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故事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当商店扩音器高声宣布父亲幸运地成为获奖者,而且奖品又是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时,对当时正在上学的“我”来说是多么高兴。然而

5、,当父亲开着获奖的奔驰车缓缓驶过拥挤的大街时,却发现父亲的“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我”自然会感到“闷闷不乐”。回到家里,慈祥的母亲揭示了其中的奥秘“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我”迷惑不解,母亲又详细说出了事情的经过。最后在没有人知情的情况下,父亲毅然地拨通电话,通知真正的获奖者库伯。这一动人的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它让我们懂得诚信是人生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6、万年牢:故事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用三处“万年牢”,讲父亲做事认真和实在的。先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

6、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三处万年牢:(1)我的糖葫芦糖蘸的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这里的“万年牢”是指父亲所做的糖葫芦工艺高、质量好,体现在蘸的糖均匀,还不怕冷、热、潮。这样的产品靠的是实在和诚信,必定会成为经久不衰的产品,因此称它为“万年牢”。(2)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这句话中的“万年牢”是指好的产品会受到顾客信赖,赢得众多的回头客,生意会越来越兴旺。(3)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从产品、生

7、意的万年牢引申到做人的道德准则上来。一个具有诚实可靠品质的人也是万年牢。联系: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7、尊严:本文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是要有精神的,要自爱、自强、自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使我们懂得了尊严比任何财富都重要,都宝贵,告诉我们只要有尊严,就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成功。8、将心比心:人人都希望能获得更多人的关心和帮

8、助。然而想获得别人的帮助,首先要自己先去关心、帮助别人。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就要自己先去宽容、鼓励别人。9、自然之道: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虽然“我们”拯救了一些幼龟,但仍然感到十分震惊和悔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介

9、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11、蝙蝠和雷达: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仿生学:从蜻蜓发明了 ,从 发明了 。12、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

10、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13、夜莺的歌声: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写了“歌声诱敌、麻痹敌人、诱敌深入、传递敌情、歼灭敌人、继续战斗”几个部分,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

11、”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14、小英雄雨来:讲的是在那战火连天、枪炮轰鸣的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了解战争年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小英雄雨来勇敢机智的品质,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缅怀为维护世界和平英勇献身的英雄,引导我们

12、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有局部的战争存在,整个世界就难保太平。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这“和平之花”虽然美丽,却容易被摧残。所以,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捍卫。 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这句话饱含着一个失去亲人的孩子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中国孩子向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心声。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

13、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全诗共五个小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小节)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第二部分(第五小节)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17、触摸春天:触摸春天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春天的早晨,八岁的盲童安静奇迹般地捉住了一只蝴蝶,并且在细细地感受到春光后,安静又把这只蝴蝶给放飞了。这给故事所给予孩子们的真切的感受是:盲童对生命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从而懂得珍惜生命和热爱生活。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个小女孩穿梭在花丛中。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了一只逗留在花间的蝴蝶。蝴蝶在她

14、的手指间扑腾,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着翅膀飞走了。小女孩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悄然”是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竟然”表示出乎意料;“神奇”是非常奇妙;“灵性”是指智慧、聪明才智。若不是有一种神奇的灵性在牵引着她、指挥着她,睁着眼睛的蝴蝶怎么会被盲女孩抓住呢?这神奇的灵性不正来自小女孩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吗?与其说是蝴蝶被盲女孩拢住,不如说是生命的美好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所摄取、所捕捉。“张望”是向四周或远处看。这里用来描写双目失明的安静,不仅表现出安静对蝴蝶的喜爱和留恋,也表现出她

15、对飞翔的向往。“弧线”是指圆周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线段,这里用来形容安静心中想象的蝴蝶飞走时的画面。尽管安静什么也看不见,但追随着蝴蝶飞舞的轨迹,她丰富的内心世界里,已经感受到飞翔的快乐,人生的美好。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使我们懂得了每一个人都拥有生活得权利,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能够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编织出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世界。18、永生的眼睛:本篇课文讲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经和准备为盲人捐献角膜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关爱他人、无私奉献高尚的情操。文章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

16、,“永生”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19、生命 生命: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瓜苗砖缝生长、倾听心跳等三个事例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20、花的勇气:课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绿地不见花时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