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豫中学2007-2008第二学期月考试卷(一).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0814541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宿豫中学2007-2008第二学期月考试卷(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宿豫中学2007-2008第二学期月考试卷(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宿豫中学2007-2008第二学期月考试卷(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宿豫中学2007-2008第二学期月考试卷(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宿豫中学2007-2008第二学期月考试卷(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宿豫中学2007-2008第二学期月考试卷(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宿豫中学2007-2008第二学期月考试卷(一).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宿豫中学2007-2008第二学期月考试卷(一)高一语文注意事项及说明: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卷两部分,总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考试结束,只需交答卷。一、阅读拿来主义的有关段落,完成13题。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在路上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白菜萝卜一样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灯和烟枪,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

2、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成为新文艺。 1选出与“他占有,挑选”这句话的意思相近的一项()(3分) A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B我们没有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C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D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成为新文艺。 2依次填入文中画横线处最准确的一组词语是()(3分) A摔抛送 B抛摔送 C抛送摔 D送抛摔 3.下列对第

3、一段中所用的比喻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鸦片”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B.“烟枪和烟灯”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C.“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喻吸收精华应有利于“大众化”。D.“姨太太”喻文化遗产中腐败的东西。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全球化打破了民族的藩篱,把各民族文明都卷进了大交流、大融合的浪潮然而它却是以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为先导的。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民族文明倚仗着经济、科技的优势,造成了对工业化程度低的民族以及农业民族文明的排斥和压抑,引起了这些民族文明同一性的危机,同时也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文明的同一性,是指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或另一些群体的关系以及它们互相承认和自

4、我承认的问题。民族文明的主体,特别是知识分子必然奋起抗争,在对外来文明理性批判的同时,对民族文明作自觉的反省,高扬民族文化精神,维护民族的自尊感和自信心。全球化导致的文明危机同样发生在西方发达民族,只不过采取不同的形式而已。当西方文明的先发性优势在全球张扬之际,随着财富的剧增和征服的喜悦,清教精神被享乐主义取代,进取意识被自满自足意识淹没,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下降,种族矛盾、“代际”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在加剧,以至于西方许多政治领袖和学者都把重整民族文化价值观作为跨进21世纪的治国纲领。现代民族认同危机发端于全球化,而它的解决也离不开全球化,全球化为民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整合开辟了道路。民族文明

5、危机必然要求文明的重构,文明重构是一个对本土文化价值的重新审视、判断、筛选、定向的过程,它既可以导致民族中心主义,也可以导致民族文明的现代化、世界化。合理的选择是以现代化发展规律为参照系,以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基础,在民族文明的反思批判中发现其优秀的内核和传统,在对民族文明的优秀成分的肯定中重构民族价值体系优势,在对民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比较中找到两者互动和沟通的桥梁。这种反思和重建也许以自觉的、主动的形式出现,那么它会加速民族文明向世界文明的转化,加快民族的现代化进程;这种反思和重建也许以被动的、偶然的形式出现,那么它会导致民族内外矛盾的剧烈冲突,社会结构的巨大震荡和社会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越是民

6、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只有各个民族顺应世界潮流,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根据已有的传统和现实基础,在发展的模式、目标、任务上始终体现自身特色的这个意义上,才有普遍意义。世界文明的民族化与民族文明的世界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民族文明包括其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文化观念文明,只有在时间上与现代化相对接,在空间上与全球化相关联,才能焕发出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勃勃生机,返优秀传统之本,开现代文明之新。世界文明,从来也不是抽象的孤立的存在,它体现在多元多样的民族文明形态之中,是一个随“世界历史”形成和演进的不断发展更新的过程,一个将各民族文明无声地联系在一起并不断扩大普遍性成分的过程。4“合理的选择”包含哪些内容

7、?选出全都不当的一组( )以现代化发展规律为参照系在反思和批判中发现本民族文明的优秀内核和传统以本民族的利益为核心,不过分考虑别的民族的利益在对民族文明的优秀成分的肯定中重构民族价值体系优势还要与世界文明比较,找到两者互动和沟通的桥梁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要维护民族性民族危机必然要求文明的重构,这样,就能走向现代化A B C D5对“世界文明的民族化”、“民族文明的世界化”两者怎样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 )A前者强调一个民族要善于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后者是说优秀的民族文明本身就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还能够不断地扩大其普遍性。B前者强调的世界文明要多元化,不能抹杀各民族的特点;后

8、者是说一个民族要善于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C前者强调世界文明要多元化,不能抹杀各民族的特点;后者是说优秀的民族文明本,身就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还能不断扩大其普遍性。D前者强调一个民族要善于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后者说世界文明要多元化,不能抹杀各民族的特点。6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也面临着民族危机,重整民族文化价值观是他们应对危机的重要策略。B文明重构是对民族文化的重新审视、判断、筛选、定向。它必然会带来民族文化的复兴。C全球化将文明的民族化和世界化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各民族的文明创新,走向现代文明开辟了广阔的前景。D民族文明只有吸收世界文明的优

9、秀成果,才能焕发出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勃勃生机。三、 文言展示 (12分,每小题3分)(一)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如何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佯狂不知所之视五人之死忠义暴于朝廷装扮看待通“曝” 假装观看显露装扮比照通“曝”

10、 假装比较显露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二)阅读下面一段文盲文,完成810题。汝阴侯夏侯婴,沛人也。为沛厩司御。每送使客还,过沛泗上亭,与高祖语,未尝不移日也。婴已而试补县吏,与高祖相爱。高祖戏而伤婴,人有告高祖。高祖时为亭长,重坐伤人,告故不伤婴,婴证之。后狱覆,婴坐高祖系岁余,掠笞数百,终以是脱高祖。高祖之初与徒属欲攻沛也,婴时以县令史为高祖使。还定三秦,从击项籍。至彭城,项羽大破汉军,汉王败,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疲,虏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

11、,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于丰。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围,七日不得通。高帝使使厚遗阏氏,冒顿开围一角。高帝出欲驰,婴固徐行,弩皆持满外向,卒得脱。婴自上初起沛,常为太仆。竟高祖崩。以太仆事孝惠,孝惠帝及高后德婴之脱孝惠、鲁元于下邑之间也。乃赐婴县北第第一,曰“近我”,以尊异之。孝惠帝崩,以太仆事高后。高后崩,代王之来,婴以太仆与东牟侯入清宫,废少帝,以天子法驾迎代王代邸,与大臣共立为孝文皇帝,复为太仆。八岁卒,谥为文侯。(节选史记)注:面雍树:大人面向小孩,小孩抱着大人的脖子好象悬在树上一样,可理解为安排好孩子,面,面向,面对;雍,通“拥”,抱着。9对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婴已而补县吏,与高祖相爱 爱:亲近B后狱覆,婴坐高祖系岁余 狱:案件C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困 北:向北D曰“近我”,以尊异之 异:使与众不同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卒得脱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B与高祖语,未尝不移日也 独五人之皎皎,何也?C终以是脱高祖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D高后崩,代王之来 君之所知也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侯婴年轻时就和刘邦有交往,刘邦犯“伤人”罪,他不仅为刘邦开脱,而且替刘邦受过。B. 刘邦兵败而逃,夏侯婴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多次救护刘邦的儿

13、女后来的孝惠帝和鲁元公主。C被胡人围困于平城而脱身时,夏侯婴劝刘邦慢行,让弓箭手拉满弓,防止敌人有诈。D夏侯婴以太仆的身份先后侍奉高祖、孝惠帝和高后,又与大臣共立汉文帝,在汉文帝八岁时去世,死后被谥文侯。12把上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高帝出欲驰,婴固徐行,弩皆持满外向,卒得脱。婴以太仆与东牟侯入清宫,废少帝,以天子法驾迎代王代邸四、默写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1分)(1) 大阉之乱,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 ,素不闻诗书之训, , ,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2) 亦以明死生之大, 。 (五人墓碑记)(3) ,恐年岁之不吾与。 (离骚)(4) ,不指南

14、方不肯休。(5) ,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6)长太息以掩涕兮, 。(7) ,吾将上下而求索。五、语言运用题1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A、启碇(dng) 纾(sh)祸 孟陬(zu) 列观(gun) 茕茕(qng)孑立B、巡徼(jio) 参乘(chng) 罡(gng )风 攻讦(ji)残羹冷炙(ji)C、齑(j )粉 缇(t )骑 壅(yng)蔽 疏浚 (jn) 命运多舛(chun) D、缱绻(jun) 赊(sh)帐 黜(ch)恶 刎 (wng) 颈 层峦叠嶂(zhng)1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汲水 揉躏 羁靡 销声匿迹 B、蹒珊 趿拉 取缔 班驳陆离C、吸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