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673317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0.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2014年保障性住房项目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 11.1基本情况 11.2业主简介 11.3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2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1.5主要结论4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52.1项目建设的背景 52.2项目提出的理由 6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第三章 建设内容与规模103.1建设内容103.2建设规模10第四章 项目场址条件 134.1建设场地现状134.2场地建设条件 13第五章 建设方案 155.1规划设计理念及原则155.2总平面设计165.3建筑设计 185.4建筑造型 195.5建筑单体设计 195.6结构设计215.7公用设施

2、设计方案 23第六章 节能、绿化及环保306.1节能 306.2绿化316.3环保31第七章 项目建设进度367.1建设工期367.2建设进度计划367.3项目实施进度表35第八章 工程招投标方案378.1 招标形式378.2 资质要求388.3 招标信息发布38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89.1 投资估算389.2 投资估算结果 409.3 资金筹措 44第十章 社会评价4410.1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4410.2 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 4610.3 社会风险分析4710.3 社会评价结论48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48 11.1 主要结论 48 11.2 建 议 48附录:1、*发改局

3、关于*2014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2、*城乡规划办公室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附规划红线图3、*城乡规划办公室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51*市发展规划院第一章 总 论1.1 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2014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项目2.项目性质:新建3.建设地址:*城关镇山甸村4.项目业主:*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5.建设规模及内容:总用地面积为9622平方米(约14.4亩),总建筑面积20767.9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357.2平方米。容积率2.16 ,建筑密度14.1%,住宅总套数300套,其中一室一厅套数60套,二室一厅套数240套。6.项目建设工期:24个月(2014.52016.

4、4) 7.总投资:项目开发建设总投入5463万元,其中:土地划拨费用720万元;工程前期费用143万元;基础设施配套费用205万元;工程建安费用415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71万元,预备费250万元。8.资金筹措:资金来源:项目所有资金均由政府投入并保持收支平衡。 1.2 业主简介业主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1.3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1.3.1 编制依据1、*发改局关于*2014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城乡规划办公室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附规划红线图3、*城乡规划办公室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4、浙江新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14年保障性住房工程方案设计5、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委托书

5、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8、现行有关的建设法规、规范1.3.2 研究范围根据项目业主的委托要求,对本项目建设进行技术及社会经济方面的研究和论证,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与建设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进度计划安排、项目效益评价等。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项目单位数量总规划用地面积:9622总建筑面积:20767.9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20767.9地下总建筑面积:(含人防不计容积率)0半地下总建筑面积:(不计容积率)0地上部分住宅总建筑面积:20767.9其中高层住宅:18334.5多层住宅:0配套设施建筑面积:2

6、433.4其中物业管理用房面积:0社区服务用房面积:0商业面积:0建筑占地面积:1357.2建筑密度:%14.1容积率:2.16绿地率:%30.2总户数:户300其中高层户数:户300多层户数:户0机动车停车位:辆34其中地面停车:辆38半地下停车:辆00地下车库:辆0停车率:%11.3图1-1 *2014年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方案示意图1.5 主要结论本项目建设规模较小,基本功能齐全,总体规划符合*城市区域发展规划的要求,功能定位准确。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已具备,建设地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建设条件。项目建成后,将为300低收入居民提供居住保障,大幅度改善和提高低收入居民生活与居住条件,有利于城乡

7、统筹战略的实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强有力的保障,为进一步提升*的城市形象做出一定贡献。因此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在经济效益方面,由于本工程属于政府民生工程,需要政府给予资金补助与支持保持收支平衡。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位于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东北连淳安县,西南与江西省的婺源县、玉山县和德兴县毗邻,北与安徽省休宁县交界,东南接常山县,是浙西连接赣东北、皖南的交通要道,古有“歙饶屏障”之称。2005年乡镇区划调整后,全县设9镇9乡共18个乡镇,有8个居委会和449个行政村,总人口34.28万。*属中低山地区,县域总面积2236平方公里,其中坡度大于2

8、5度的低山占土地面积的62%,坡度小于6度的平原和缓丘仅占11%,以林业用地为主。境内森林覆盖率79.6%,位居全省第一。近年来,*委、县政府坚持把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立足*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发展,理清了*城市发展的思路,确立了建设“以生态经济为特色的浙皖赣三省边界山水园林城市”的总体目标,启动并深入实施“城华对接”发展战略,落实“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工作要求,致力于做好山水文章,彰显生态特色,提升城市品位。目前初步形成了以穿城而过的芹江为带的带型组团式城市,县城建成区面积8.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4.95万人,城市化率32.9%。*经济及财政的

9、快速增长,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县城城区作为向外拓展空间的第一着力点,更是掀起大建设大开发的热潮。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方针,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基本齐全,城市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城市建设步入快车道。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提出了创建园林化城市的目标,使城市环境更加美好。同时大胆改革城建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引入经营城市理念,突破了城建资金瓶颈束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力地拉动了全县经济增长。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房地产开发建设稳步有序发展。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取得显著成果,园林化城市初具规范。*居民普遍感到城

10、市天空蓝了,马路宽了,环境美了,生活更舒适了。为进一步完善城市住宅供应体系,满足中低收入家庭需要,改善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快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势在必行。*2014年保障性住房工程位于县城南面的山甸村,交通便利,地势平整,地块周边自然景观资源丰富。2.2 项目提出的理由推进生态*建设,按照“三点一线、小县大城、城华一体”的规划思路,打造美丽的国家东部公园。是县委、县政府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推进*崛起做出的重大决策。为了继续强力推进“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保障性住房无疑是重要前提之一,谁先把社会保障性质住宅工作做好、做到位,谁将率先抢得建设先机,赢得发展主动。可

11、见,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在城市建设中的先行作用日益明显,一是保障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使市区的建成面积不断扩大;二是为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宅,使其能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促进了房地产开发业的健康发展。本项目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点一线、小县大城、城会一体”发展战略的具体落实。如果不抓紧做好保障性住房工作,必将错失加快建设发展的良机,丧失新一轮区域竞争的主动权。而且,保障性住房工作宜快不宜慢,时间拖得越长,风险就越大,付出的成本就越高。从这个意义上说,抓好保障性住房工作,就是抓机遇、抓发展、抓融入,因此,在思想上、行动上都不能有丝毫

12、的懈怠,一定要以快速推进的工作成效,把机遇转化为现实。 2.3 项目建设必要性2.3.1 本项目建设对于加快*城区建设,推进*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推进生态*建设,按照“三点一线、小县大城、城华一体”的规划思路,打造美丽的国家东部公园,是县委、县政府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推进*崛起做出的重大决策。为了继续强力推进“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保障性住房建设无疑也是重要前提之一,谁先把社会保障性质住宅工作做好、做到位,谁将率先抢得建设先机,赢得发展主动。可见,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在城市建设中的先行作用日益明显,一是保障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使市区的建成面积不断扩大;二是为住房困难的低收入

13、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宅,使其能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促进了房地产开发业的健康发展。2.3.2 本项目的建设是提升城区形象、改善城市环境的迫切需要。*的经济是新兴城市经济,而城市的发展往往取决于良好的城市环境,环境出形象、出效益、出生产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无不得益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环境形象的提升。通过建设保障性住房,使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居者有其屋” ,以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政府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站在*长远发展大局的高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使得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有明显改善,进而提升*城镇环境吸引力,赢得新一轮发展机遇已迫在

14、眉睫。本项目以芹江沿河绿带为景观核心,与隔壁的山甸住宅小区和已建成的保障性住房小区相呼应,营造点、线、面的不同形态景观,通过几何形与自然形的组合并与广场、绿地相结合营造通透灵秀的人文景观。而且小区绿地并不仅为小区内住户所有,将辐射向城市,与城市共享,成为*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项目建筑形态简洁、明快,采用平屋顶设计,将生动的建筑符号与现代形体相结合。注重建筑材质及色彩的呼应,唤起人们心中对亲切、优雅、悠闲生活的回归感,在喧嚣、激烈、多变的现代都市中,营造人们企盼已久的家。2.3.3 本项目的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保障性住房工作不仅关系到城市建设是否可以顺利进行和城市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且还涉及低收入家庭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问题。对此,*委、县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将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全县保障性住房工作已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及管理有序的运行轨道。近年来,*不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