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0557866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只有一个地球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只有一个地球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只有一个地球案例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只有一个地球案例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只有一个地球案例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只有一个地球案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只有一个地球案例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只有一个地球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只有一个地球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开篇文。本课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又被不加节制的开采或随意损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自然资源枯竭的威胁。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本文语言朴实、流畅自然,清晰的说理,又饱含深情。尤其在表达方面,本文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行

2、文十分严谨,知识性较强。案例描述:片段一:教师:同学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她孕育了亿万个生灵,并且无私地奉献着。你知道她是谁吗?对,她就是地球。(课件展示地球美丽的面貌。)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晶莹的球体,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地球。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只有一个地球。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同学们,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她孕育了亿万个生灵,并且无私的奉献着。可今天,他正遭受着无情的破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阅读课文。教师:请同学们回想,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学生1: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学生2: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学生3: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学生4:人类应保护

3、地球。教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后发表了怎样的感慨?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可爱容易破碎教师: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地球的可爱?(学生自由读书,读完后小组交流。教师行间巡视,指导。)教师:是啊,茫茫宇宙,只有地球对人类是慷慨无私的,它像母亲一样为我们提供了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在我们的心中,它永远都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那地球的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学生1:地球很小。学生2:资源有限。教师:矿产资源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它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的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她却依然在遭受着破坏。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

4、了有关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资料。请你根据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讲解我们的地球遭受了怎样的灾难?学生1:全球气温变暖,使气候变化加剧,引发热浪、飓风、洪水及干旱对人类造成极大危害。生2: 50年代,北京的水井在地表下约5米处就能打出水来,但由于人们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现在北京4万口井平均达49米,地下水资源已近枯竭。生3:据环境检测,全国每天约有1亿吨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全国十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受到污染。生4:森林被伐,风沙漫天,水土流失,人们背井离乡。生5:大气层遭到破坏,导致酸雨的形成。教师: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够实现,也是遥远

5、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课件出示辅助介绍。)教师: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我们可亲的地球妈妈,正在遭受着无情破坏。我们的家园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她需要我们一起去精心保护她。作为她的儿女,我们能为保护地球做点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我们这个地球可爱又容易破碎,为了保护这一个地球,我们都应行动起来,让我们都来写写保护地球的标语吧。(生可以独立完成,可以自由组合。)学生1:精心保护地球,造福子孙后代。生2:还大地绿色,让天空蔚蓝。生3:人人齐动手,保护大地球。生4:为了生存,保护地球。生5:除了脚步印,什么也别留下。师:同学们写的宣传口号真好!很有感

6、染力、号召力。地球妈妈听到这些话肯定会很欣慰。让我们再来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教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感受到你们已经了解了地球母亲的苦难。作为一名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为保护地球母亲做贡献,让我们家园的天更蓝,空气更清新,清清的河水鱼虾欢畅,处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 案例分析六年级学生曾接触过有关的说明文。在本课中除了让学生体验用词的恰当外,课堂中适当渗透有关说明方法。同时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收集整理有关的材料,完成倾听家园的呼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锻炼学生的能力。教学过程按设计进行,抓住了重点,引导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理解地球

7、的慷慨与无私,地球的渺小与容易破碎,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一、教学设计体现新课标精神,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利用合作学习,升华情感;利用学科整合,拓展迁移。最终达到意义建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部分。文章的语言美,学生读得也有感情,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入情入境。让学生想象地球母亲的样子,丰富了语言的积累。通过深情的朗读,师生一起深入文本,体悟情感,激发出新的思维火花,由此又多了一分惊喜。真正的以学生为本,带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将情感融入课堂。二、教学

8、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充分地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例如,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举例说明人类所造成的生态灾难,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再如,设计环保标语,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述和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课堂出现热烈活跃的场面。既让学生对地球现状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又唤醒学生保护地球的决心,很自然地过渡到后边的学习过程中。三、设计问题能抓住关键,通过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如果课上预设的问题不精,会耽误课堂时间,不能按计划完成,而本节课老师的问题很关键,抓住了文章的要害,通过分析其中的一点,全篇问题就迎刃而解。所以,问题设置很关键,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学生思维、情感等方面能力

9、的提升,和文本紧密联系,层层设置,提高效率,还要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给学生思考、质疑的过程,让学生主动提问。四、以品味质疑为着落点,激发赏析美的思维。在学生整体认知与想象的基础上,巧妙利用说明方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开展带有个人体验性的品味,采用追问的方法让品味语言更为深入,课文讲到人类对可再生资源的破坏时,为了淋漓尽致地揭露人类给地球造成的危害所在,教师从“一系列”这个词着手分析,什么叫“一系列”就是连锁反应,体会生态灾难的危害所在,从而意识到环境保护的燃眉之急。五、教学中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将语言文字和相关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实现了教学目标。总之,课堂是活生生的,每个学生又是充满活力的,彼此不同的生命个体,课堂中偶发事件层出不穷,教师能够挖掘其中有效资源,顺势加以引导,创造出一个个教师在备课中所没有想到的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