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汇总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556872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汇总(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语 音【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 具有分析普通话语音的能力,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并积极推广普通话。教学时数: 12 学时。 教学重点:语音单位;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普通话音节的结构;普 通话的音变;【知 识 点】语音及其性质;语音的基本概念;汉语拼音方案。 【教学重点】语音单位;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普通话音节的结构;普通 话的音变;【教学难点】声母中舌尖后音、鼻音、边音的发音,声母辨证;韵母中u和i的分辨,前鼻韵母 in、 en 和后鼻韵母 ing、 eng 的分辨;上声的变调, “一、 不”的变调,常用轻声词,儿化韵的发音。【教学

2、方法】讲授、示范、图表、讨论。 【教学时数】教学时数: 24 学时。第一节 语音概说一、 语音的性质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它有其本身的性 质,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大属性。(一)自然属性:是指语音本身所固有的一大属性,它分为物理的和生理的两个方面。1、物理属性: 和其他声音一样,语音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音高、音长、音强,音色四个要素。 音高: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音高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音高的区别和物体的大小、粗细、厚薄、长短、松紧有 关。大的、粗的、厚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慢、频率低;反

3、之则高。语音的高低,跟声带 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而厚,所以声音低;成年女人声带短而薄,所 以声音高。老人声带松弛,声音低,小孩声带紧张,所以声音高。音高与普通话的声调有关。 音强: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 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发音体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 振幅大,声音就强, 反之则弱。 发音体振幅的大小又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钢琴击键用 力大,声音就强,反之则弱。语音中的重音、轻声是由于音强不同所致。 (莲子帘子) 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展体振动时间的长短。振动时间持续长,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音色:也叫音质,是指声

4、音的本质特色,即一个音区别于另一个音的本质特点。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例如单元音的波形 不同,所以音色不同,因此形成了一个个不同的元音。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发音体不同。 如拉弦乐器与簧管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其发音体不同,一个弦,一是簧。 人的声带是主要的发音体, 但各人的声带的宽窄厚薄是不一样的, 两个不同的人说同一句话, 我们可以听出其音色的不同。第二个是,发音方法不同。如吉它和二胡都是弦乐器, 但他的奏出的乐音却不同。 主要是吉它为手拨, 而二胡为拉 弦。人发音也一样,不同的方法可以发出不同特色的语音。第三个是,共鸣器不同

5、。同样是拉弦乐器, 但二胡与小提琴的音是不同的。 主要是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人的口腔, 鼻腔就是人发音的共鸣器,在发音时,人不断调整口腔的形态来使发出的语音音色不同。对语音来说, 音色最重要, 音色的差别, 形成不同的音素, 这主要由 “发音方法” 和“共 鸣腔”决定。对汉语来说,音高的作用十分重要,声调主要是由音高构成的,声调能区别意义。2、生理属性:语言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 与人的发音器官及其活动有关, 所以语言具有生理属 性。人的发音器官由三部分组成: 肺和气管:这是语音产生的原动力。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支气管、气管到达喉头, 作用于声带、咽腔、口腔、鼻腔等发音器官,发出不同的语音

6、。如同演奏乐器时的吹、啦、 弹等动作,它为发音体提供动力。 喉头和声带:这是发音体,当气流从肺和气管呼出时,就振动声带来产生声音。喉头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两块勺状软骨组成, 上通咽腔, 下连气管。声带位于喉头 的中间,是两片富有弹性的的带状薄膜, 是发音体。从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声门, 使声带振 动发出声音。控制声带松紧的变化就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口腔和鼻腔: 这是发音体的共呜器, 声带发的音都是单一的, 于是人就通过调整口腔 的形状来控制声音的特点。鼻腔和口腔靠软腭和小舌隔开。 软腭和小舌上升是口腔畅通, 这时发出的音在口腔中共 鸣,叫做口音;软腭和小舌,口腔成阻,气流只能从鼻腔呼出,

7、这时发出的音主要在鼻腔中 共鸣, 叫做鼻音;如果口腔无阻碍, 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呼出, 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共 鸣,就叫做鼻化音(也叫半鼻音或口鼻音) 。(二)社会属性: 语音表达一定的意义,由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言的本质属 性。语言是社会现象,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也是一种社会现象。1. 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看:语音和意义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 它们的关系只要社会公认就行了。2. 从语音的系统性看: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二、语音的基本概念(一)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音素根据发音的状况可以分为 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两大

8、类。1. 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又叫子音。如b、 p、 m。2. 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又叫母音。如a、 o、e。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1. 发辅音时, 气流通过咽头、 口腔一般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 发元音时, 气流通过咽头、 口腔不受阻碍。2. 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 张状态。3. 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4. 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 声音一般不响亮; 发元音时, 声带振动, 声音比辅音响亮。(二)音节: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断。汉字是基本上一个 汉

9、字代表一个音节(语音的小节) 。(三)、声母、韵母、声调1、声母:指音节中开头的辅音。零声母声母和辅音的区别 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2、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韵母与元音的区别: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3、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四)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 的音类。在一种语言或方言里,人们可以发出的音很多,其中有的可以区别意义,有的不能。例如,北京话里的“文”,有人念“ w旳”,有人念“ven ”,北京人听了都一样,其中“ W”和 “v ”的读音差别没有造

10、成意义的不同,所以,这两个音在北京话里就可以归纳到一个音位 中,写成 。但是,“ d”和“ t”的情况就不同,如果把“ d cn”(胆)念成“ t cn ”(坦),意思就变了。 所以,“d”和“ t”在北京话里可以区别意义,应该归纳为和两个音位。北京话里的a、0、e、b、p、m、f 都是这样归纳出来的语音单位,实际上它们每 一个单位又都各成一类,就是一个音位。三、记音符号(一)汉字记音:直音法:蛊音古;冶音也;苟音狗。反切法:塑,桑故切(桑故反) ;鲁,郎古切。(二)注音字母(后改称“注音符号”)(三)拼音字母1. 汉语拼音方案 建国以后,我国政府就着手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可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

11、段是从1952年到 1954 年,当时的指导思想,是想结合汉字的特点来制定一套拼音方案,后来证明这条 路是走不通的,因为结合汉字制定的拼音方案已有“注音字母”,在这方面它可以说已达到极限,要超越它是不可能的。于是从1955 年 2月起,开始转向拉丁字母,并从中圈定了几十个字母,这是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的工作很顺利,没多久,就诞生了两个草案,一个 是王力等三人草案, 一个是林汉达等多人草案,经过权衡,最终选用了王力等三人草案,于 1956年 10月予以公布,征求各界人士的意见,后又经多次修改,于 1958年 2月 11日第一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公布,正式起用。汉语拼音方案包括五个

12、部分:( 1)字母表 规定了二十六个字母及每个字母的学名。( 2)声母表 提供了普通话二十一个声母的读音和例子。( 3)韵母表 提供了普通话三十六个韵母的写法、例子及一些用法。( 4)声调符号 提供了普通话四个调类的名称、所用符号及标调方法。( 5)隔音符号 提供了隔音符号的形式及其方法。 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1)给汉字注音,帮助人们准确的识读汉字。(2)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3)作为少数民族制定文字的依据和基础。此外, 汉语拼音方案也可用来音译人名、 地名和科学用语, 还可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等2. 国际音标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叫做音标, 目前世界上最通行的记录音素的符号是国际音标。 它是

13、国际语音协会于 1888 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一套记音符号,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遵循一音一符、一符一音的原则,将音素与标写符号一一对应,从而避免了混淆 和两可的现象。(2)以拉丁字母的小写印刷体为基础,必要时采用拉丁字母的大写、倒写、草写、合 体或添加符号等办法来加以补充, 或采用希腊字母, 从而增强了这套符号的灵活性和应变性。我国的语言学者也都使用这套国际统一的记音符号, 为了避免同汉语拼音字母或其他符 号相混,使用国际音标时一般加 标注。思考与练习:1 、 什么是语音?它同自然界其它声音有何异同?2 、 什么是语音四要素?它们在语音中有何作用?3 、 解释术语:音素;音位;声母;韵母;

14、辅音;元音4 、 试绘制发音器官示意图,并写出口腔中各发音部位的名称。第二节 声 母一、声母的不同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决定的。(一)声母的发音部位: 发音时, 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普通话声母按发 音部位可分为七类:(1)双唇音(b p m)由上唇和下唇阻塞气流而形成。(2)唇齿音(f)由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而形成。( 3)舌间前音( z c s) 由舌尖抵住或接近齿背阻碍气流而形成。(4)舌尖中音( d t n l) 由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5)舌尖后音(zh ch sh)由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 6)舌面音( j q x )由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

15、硬腭阻碍气流而形成,又叫“舌面前音”。(7)舌根音(g k h)由舌面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阻碍气流而形成。又叫“舌面后音”。(二)声母的发音方法: 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 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 况。1阻碍的方式( 1)塞音( b p d t g k )发音时,发音部位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 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处,爆发成声。(2)擦音(f h x sh r s )发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下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 路,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3)塞擦音(j q zh ch z c)先破裂,后摩擦,结合成一个音。(4)鼻音(m n ng)发音时,口腔中的发音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 气流震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发音。( 5)边音( l) 发音时,舌尖与上齿龈接触,但舌头的两边仍留有空隙,同时软腭上 升,阻塞鼻腔的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的两边或一边通过。2看声带是否颤动 发音声带颤动的是浊音,也叫带音。不颤动的是清音,又叫不带音。浊音有m、n、 r、l 四个。(古称次浊音)其余都是轻音。3看气流的强弱呼出气流较强的为送气音,即 p、t、k、c、ch、q 六个;呼出气流较弱的为不送气音, 即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