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高频考点专攻练: 十一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0557449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高频考点专攻练: 十一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高频考点专攻练: 十一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高频考点专攻练: 十一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高频考点专攻练: 十一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高频考点专攻练: 十一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高频考点专攻练: 十一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高频考点专攻练: 十一 Word版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地理精品学习资料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高频考点专攻练(十一)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7湖北联考)日本鸟取沙丘(下图)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千米,南北宽约2.4千米。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力气。据此完成1、2题。1.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A.东北信风B.盛行西风C.夏季风D.冬季风2.当地政府“下了很大力气”最有可能是指()A.植树种草B

2、.持续除草C.修筑防浪堤D.从外地运沙【解析】1选D,2选B。第1题,日本地处中纬度地区,不受东北信风影响;以季风气候为主,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基本不受盛行西风控制;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中部高、两侧低,鸟取沙丘位于山地的北侧,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不可能是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日本冬季盛行西北风,可以将海边沙滩的沙粒吹向鸟取形成沙丘。第2题,根据日本气候类型及其特点,结合鸟取沙丘所处位置可知,鸟取沙丘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保护该“沙漠”必须持续除草,人们才能领略沙漠风情。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区域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表1

3、、表2)。据此完成35题。表1农业用地构成(%)方案农耕地果园林地草地菜地44.12.412.940.50.118.111.636.833.40.110.119.636.833.40.1表2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方案侵蚀量比较(%)径流量比较(%)土地利用总收入(万元/年)38年内8年以后1001005757645250885040481123.与生态效益出现此消彼长的是()短期经济效益长期经济效益森林和草地的覆盖率农耕地比重A.B.C.D.4.通过实验方案的对比,在该生态脆弱区()A.侵蚀量大的方案短期效益好B.经济效益在短期和长期表现一致C.果园比农耕地的环境效益差D.果园比林地的环境效益优5

4、.对该区域的调整方案,说法正确的是()A.方案径流量比较大,是因为该地降水量大,暴雨多B.方案最有利于该地的可持续发展C.方案最有利于该地产业链延伸D.三种方案的草地比重都比较大,说明该地降水少,属于绿洲农业【解析】3选D,4选A,5选C。第3题,从表中数据可知,短期经济效益和农耕地比重越小,生态效益越好;长期经济效益和森林、草地的覆盖率越大,生态效益越好;反之亦然;故与生态效益出现此消彼长的是短期经济效益和农耕地比重。第4题,由表可知,侵蚀量大的方案短期效益好;方案短时间内经济效益较差,但长期效益好,所以经济效益在短期和长期表现不一致;果园比农耕地的环境效益优,比林地的环境效益差。第5题,方

5、案径流量比较大,是因为该地植被被破坏,水土保持能力较差;从“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表可以看出,方案长期土地利用总收入最高,因此方案最有利于该地的可持续发展;该地草地比重大,但不一定属于绿洲农业。(2017泉州模拟)“资源诅咒”是指丰裕的资源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陕北是我国能源富集区,但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下图示意新常态下“资源诅咒”的规避与城镇化增长变化的关系,读图,回答6、7题。6.陕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的可能原因是()A.当前煤炭等能源价格低B.能源的开采量没达最大值C.工业以能源的开采和加工为主D.陕北距能源消费主市场较远7

6、.新常态下要规避“资源诅咒”,提高城镇化水平,转型期内,陕北地区应该()A.大力提高能源开采量B.主要发展第三产业C.延长能源工业产业链D.改变当地能源消费结构【解析】6选C,7选C。第6题,由“资源诅咒”概念可知,丰裕的资源对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陕北地区虽是我国能源富集区,但没能对能源,特别是矿产能源煤炭进行深加工,处在工业发展的低端水平,故城市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第7题,要规避“资源诅咒”,就应该充分利用能源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2017烟台模拟)基流也叫底水,是河道中常年存在的那部分径流,基流系

7、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读我国某地区河流基流系数与气温、地形关联图,回答8、9题。8.该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国()A.华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华北地区9.该河流下游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是()A.荒漠化加剧B.水体污染严重C.水土流失加剧D.咸潮危害加重【解析】8选B,9选A。第8题,由图可知,基流系数随着温度、海拔的升高而增大,说明该地区的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因为高山的冰雪在温度越高的时候融化越多,河流的基流越多,基流系数越大。根据提供的四个选项,可知我国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第9题,该河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若该河流流域水资源利用不合

8、理,下游水资源变少,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下游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严重,在降水较少的下游地区,水土流失不明显。(2017绵阳模拟)甲、乙、丙三流域位于我国同一省内。甲流域面积1 604 km2,流域内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大致为600830 mm;乙流域面积502 km2,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00750 mm;丙流域面积777 km2,年平均降水量509.8 mm。下表为三流域植被分布表。据此完成1012题。植被类型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混合林森林地耕地草原灌木林草原作物地合计甲流域0.1630.0960.0260.2190.1190.0020.1750.2001乙流域0.0170.0010.00

9、60.2950.3900.1370.1541丙流域0.0040.4730.523110.影响三流域植被发育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量B.流域面积C.地势D.纬度11.甲流域较乙、丙流域植被发育好,则甲流域()A.年日照时数较长B.降水强度较大C.年平均气温较低D.洪水历时较长12.丙流域无作物地的原因主要是()A.气候干旱B.热量不足C.土地贫瘠D.深居内陆【解析】10选C,11选D,12选B。第10题,植被发育程度是热量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三地植被发育差异是由地势造成的水热差异引起的。第11题,植被发育越好,涵养水源的能力越强,洪水来临出现汛期的时间越晚,历时时间越长。第12题,丙

10、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9.8 mm,降水相对充足,而植被类型多为草原和灌木,因此可推断该地区的热量条件不佳,所以丙地无作物的原因主要是热量不足。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017洛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6分)材料一黄土高原是世界主要的水土流失区。据中科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遥感调查计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其中土壤侵蚀强度大于1 000吨/平方千米的侵蚀面积约29万平方千米。材料二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示意图。图中黑色柱状部分代表不同省份土壤侵蚀强度大于500吨/平方千米的侵蚀面积。(1)据图指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2)分析山西土壤侵蚀面

11、积较大的自然原因。(3)比较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在防治水土流失作用中的差异。【解析】第(1)题,描述土壤侵蚀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首先需要明确图中各省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然后根据图例判断数量差异,并将位置与数量特征结合,总结分布特征。第(2)题,分析土壤侵蚀的自然原因应考虑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第(3)题,比较具体措施的差异应考虑水土的运动特点,结合不同措施对水土运动的具体影响分析。答案:(1)山西、陕西、甘肃土壤侵蚀面积大;而内蒙古、宁夏、河南土壤侵蚀面积小。(2)山西黄土覆盖面积大,属于典型的黄土分布区,黄土土质疏松,遇水易流失;山西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多暴雨等。(3)工程措施:如修建水库等,可

12、短期、直接地防治水土流失;生物措施:如植树种草,可长期、间接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两者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14.(2017福州模拟)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石材加工主要包括“锯割加工研磨抛光切断加工凿切加工火烧加工辅助加工及检验修补”等环节,生产过程水、电消耗量大。贵州安顺市(如图)致力于推动当地石材产业发展,但目前石材加工制成品多为单一板材,异型石材、家装家饰、文化雕刻等高附加值产品比较缺乏。现已初步探明安顺市石材共有17个品种,资源量约为6.98亿立方米。(1)分析安顺发展石材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2)分析石材产业发展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3)请对安顺石材产业

13、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解析】第(1)题,结合工业区位因素从原料、能源、水源等方面分析。第(2)题,环境问题包括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这三方面分析石材产业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第(3)题,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针对石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经济、社会、生态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石材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品种多;水能丰富,煤炭储量丰富,能源充足;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2)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造成水污染、大气粉尘污染;石材资源枯竭等。(3)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原料、水资源利用率;对石材开采区及时进行复垦或恢复植被,降低水土流失危害;延长产业链,开发多样化产品,加强产品宣传和品牌建设,增加市场竞争力;完善交通设施,提高外运能力。(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