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反思(孙2)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0556044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反思(孙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反思(孙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反思(孙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反思(孙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反思 孙敏声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高效课堂中作者提出“教育必须体现生命的狂欢。课堂首先让学生闹 起来,越无法无天越能张扬出内心蛰伏着的那份期待。唯有闹起来才能活起来,甚至火起来;唯有活起来,效果才会好起来。”因为只有乐学才能挖掘学生各自的潜能,才能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这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性,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我区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我校也在积极的学习和探索。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更是参与其中,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探索可谓是教念子转变到教学方法的

2、改变,就此谈谈高效课堂模式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一、高效课堂的两个核心。1、导学案的编写。 一篇好的导学案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校开展高效课堂以来对导学案的编写严格把关,对教材的研读、学情的分析,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有效的激励学生学习兴趣。2、小组建设。 我们都知道一个班级的好坏取决于班级的核心,好的班委等等,同样一个小组是否优秀取决于小组成员的优劣和一个优秀的小组长。我班在小组建设上已有一年多时间从小组长的选拔到组员的搭配都有考量,小组长学习不一定是最好的,但组织能力应当是最强的,采取AABBCC形式搭配组员,加之一套完整的小组评价机制,激励孩子们上好每一堂数学课。二、高

3、效课堂 在我校上了一堂小学数学研讨课(六年级下册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训练导学),反思如下:1、预习前置,自主学习(1)明确目标学生总结复习: 学生搞清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总结出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2)学生尝试练习:由于这是一堂复习课,在导学案的设计上我出示了六道不同类型的练习,体现问题的层次化,要求学生尝试解决几道不同类型的题并了解完成情况,为小组探究和展示做好铺垫。2、小组合作探究 为小组分配学习任务明确目标,一个组只解决一道题时间为20分钟,先一对一讨论,然后组内交流解题思路及方法(目的体现兵教兵),你一言我一语课堂顿时活跃起来。3、小组汇报交流 此时组内成员更是跃跃欲

4、试,积极性较高分小组到黑板前展示(六个小组同时进行,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组内成员继续讨论其它几道题的解题方法或是为板演的同学出谋划策。4、有效的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他们“会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把主动探求所获得的肤浅的感性认识,升华为带规律的理性认识,不断总结学习方法。一定程度把学习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交由学生总结而出,比起教师讲授好得多。例如在本堂课展示完毕后由另一小组的孩子进行讲解及评价,在此过程中有了课堂生成,小组对小组的评价,小组对个人的评价,个人对个人的评价(根据课堂评价机制为小组打分)、质疑、补充,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语言得到了表达,课堂

5、的气氛活跃。最终还评出了当堂课的优秀个人和优秀小组,他们更是坦言自己的获奖感言。三、本堂课的反思 导学案的编写注重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生的主动性得以体现学生敢于评价敢于质疑,当然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不排除有学生偷懒的现象,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孩子的能力势必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我坚信长此以往的训练,孩子学习数学的热情及主动性定会得到提高。1、使学生有主动学习的热情孩子才会感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因此,教师要做到教学民主,在课堂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创设“融洽”的情景。这样,学生才能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无顾忌的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解放,同时又受到鼓舞、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2、让学生拥有主动学习的体验才能成功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依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快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成功“的情境,让每位学生在顺境学习中体验快乐,在逆境探索中体验成功。 总之,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始终要以导学案为主导作用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