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范文.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0547838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高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高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高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高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范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高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一、调查概况我于XX年9月开始,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访谈教师对教学效果反响分析,虽然高一学生数学成绩理想,但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方面还稍有欠缺,就这个问题我对我校的学生就数学学习方法的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二、调查目的1.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方法。2.分析学生学习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3. 寻求高中生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相关规律。4.

2、找出改善这种状况的方法。三、调查对象及其方式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江苏省淮阴中学高一年级(4)班和(19)班全体学生 ,调查的方式是问卷调查,并选出几名优等生进行问答。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8份,有效问卷共102份。四、调查结果和分析(一)预习情况、方法。众所周知,预习是听好课的根底,也是表达学生自学能力的方式之一,预习意味着在认真投入学习之前,先把要学习的内容快速浏览一遍,了解学习的大致内容及结构,以便能及时理解和消化学习内容。当然,要注意轻重详略,在不太重要的地方可以花少点时间,在重要的地方,可以稍微放慢学习进程。经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其中“老师要求预习和“想起来就

3、预习的学生大约占55%,而自觉预习的学生只占25%。大多数学生预习也只是把课本看一遍就算完成了预习,而通过预习发现问题并找出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的学生少之又少,重点班的优等生也有人经常预习,但是他们预习通常采用找重点和难点的方法,而中等生和差生那么大多是看一遍新课内容,而且只完成老师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以上结果都说明在预习这一方面,还是中学生学习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老师要加以提醒和引导,应该把预习当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总结能力的一个途径,力争改变学生长期形成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和长期依赖教师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预习情况 不预习 老师要求预习 想起来就预习 课前看一下 经常自觉预习所占

4、比率 6% 25% 30% 14% 25%预习方法 看一遍 找重、难点 对照资料 解决问题所占比率 42% 20% 13% 25%(二)听课情况、方法听课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途径,中学生自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影响学生听课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老师讲课的方式和课堂的活泼气氛,这些因素约占70%。因此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访谈教师说明,35%的学生会听老师的小结,在教学过程中,最后的课堂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应就本节课的思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系统地梳理,同时教师可以小结过程补充讲课过程遗漏的地方,也相对学生做了一个小复习,让学

5、生有了知识的稳固,教师适当指出重点和难点,学生复习的时候就有轻重之分。(三)课堂笔记情况调查结果说明,成绩较好的学生多采用上课记重点的方法,这类学生约占22%,他们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节省大量时间。大局部中等生采用做详细笔记的方法,如果课后没有及时复习,笔记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忘记学习过程中老师所讲的难点和考点,复习时就会感觉比较吃力且学习效果不好;而差等生那么很少或根本不记笔记。剩下的0.5%学生那么以怕影响听课为由,不记笔记。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局部学生往往学习效果不如其他同学,就是他们不了解好记忆不如烂笔头的道理,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大脑能记住这节课老师讲的内容,但是下课后就很容易忘掉,这也是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原因之一。基于以上学生听课和记笔记方法上的区别,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听课、记笔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