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布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054371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玻纤布产业发展行动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玻纤布产业发展行动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玻纤布产业发展行动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玻纤布产业发展行动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玻纤布产业发展行动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玻纤布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玻纤布产业发展行动计划(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玻纤布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强化需求牵引与创新驱动的协同效应,推进产业链上下游跨界融合。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需要,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为牵引,促进建材部品化、原料标准化,加快建材部品、构配件产业实现标准化设计、系列化开发、工厂化生产、配套化供应、信息化管理。以木结构建筑为牵引,促进木材加工和保护产业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高效储能等新兴产业需求为牵引,促进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发展和应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构建贯通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的全产业链,搭建产业融合协同创新平台,组织绿色建材新产品、新设计的首批次应用试点示范,宣传推介

2、绿色建材生产应用成功范例。支持建设以绿色建材为特色的产业园区。推进构建全国统一的绿色建材市场,方便消费者选用绿色建材,提高绿色建材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比例。一、 云母行业市场规模(一)云母市场情况全球云母市场规模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根据市场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20年全球云母市场规模已达到146亿元人民币,预计在2023年可达到199亿元。云母市场按终端市场用途划分可以分为四类,分别为耐火材料、绝缘材料、珠光材料和其他材料,2020年其占比分别为5238%、2517%、952%和1293%,细分市场规模分别为77亿元、37亿元、14亿元和19亿元,其中耐火材料和绝缘材料在2016-202

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878%和2750%,预计2025年耐火材料和绝缘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79亿元。近年来我国云母市场稳步发展,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20年我国云母市场规模达3876亿元,预计2025年云母市场规模将提升至11224亿元。按下游应用范畴分类,2020年耐火材料和绝缘材料合计占比达8092%,系国内云母市场的主要应用范畴,2016年-2020年耐火材料和绝缘材料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254%和3477%。(二)玻纤市场情况由于玻纤复合材料具有结构稳定、轻质高强、绝缘性能好、节能保温、减震、抗疲劳、抗腐蚀、成型加工便捷等特点,玻纤在风电叶片、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电子通信、

4、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工业管罐、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2012年至2019年,全球玻纤原纱总产量由530万吨增加至80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606%。2020年全球玻纤原纱下游需求中,建筑材料、交通运输、电子电器、工业设备、能源环保占比分别为35%、29%、15%、12%、9%。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玻纤原纱产能第一大国,产能、技术、产品结构均位于世界领先水平。根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受惠于内需市场持续发展壮大,玻璃纤维纱产能及产量均保持稳定增长。2021年玻璃纤维纱总产量为624万吨,同比增长1534%。随着5G网络、数据中心等数字新基建不断推进,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

5、术向传统行业不断渗透,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等融合新领域蓬勃发展,市场对印制电路板及上游电子级玻纤布的需求不断提升。根据预测,我国现有电子级玻纤布市场规模约274-317亿米,2020年-2022年我国因新增覆铜板产能带来的新增电子级玻纤布需求量为103-118亿米,较我国现有的电子级玻纤布需求量增长348%-400%。二、 云母行业竞争格局云母制品下游应用领域广泛,行业内企业可以在不同下游领域深耕,总体来看我国云母制品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市场化程度较高。国外云母制品行业的瑞士丰罗、比利时科基比、奥地利依索沃尔塔等企业,与国外电线电缆及大型电机厂商的合作时间较长,品牌认知度高,实力

6、雄厚。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云母绝缘材料行业市场规模逐步扩大、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市场竞争日渐激烈,逐步出现了一些区域代表性厂商,如巨峰股份、浙江荣泰等。目前国内云母绝缘材料绝大多数厂商规模较小,未能掌握全生产环节的核心技术及工艺,市场竞争力仍待提高。在工业级玻纤布及中低端电子玻纤布领域,由于技术门槛较低,生产厂商较多,竞争激烈。在高端电子级玻纤布领域,由于有较高的技术门槛,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三、 强化协同创新(一)加强技术创新依托企业集团、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构建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发展创新平台,支持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技术研发、检测测试、验证示范等机构,提升研发

7、能力。支持建材工业大型企业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重点突破智能制造、清洁生产、产品设计和应用等关键技术,着力解决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品加工制造关键技术和装备,增强关键材料保障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构建专利组合和战略布局,加强知识产权建设和保护,鼓励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二)完善标准规范构建新型标准体系,强化产品标准和应用规范联动衔接。推进修订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传统建材行业能源消耗定额、污染物排放、产品质量等强制性标准,引导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发展。加快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积极研究和推进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

8、材料等产品质量标准、测试方法标准、应用规范等建设,加快技术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促进新材料产业化。制定完善绿色建材产品评价技术要求。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建材产品标准对比研究,支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鼓励制修订新产品团体标准。(三)创新业态和模式构建产业创新链,引导和支持建筑卫生陶瓷、防水材料、玻璃幕墙、部品化墙体材料和屋面材料等领域建材企业,针对个性化需求,开展服务型制造,由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转变。引导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行业骨干企业,从单纯提供材料,向提供研发设计、采购物流、营销融资、建设维护和技术支持等一体化服务、系统方案业务转变。引导大型建材制造企业

9、采购销售平台向行业电子商务平台转型,提高企业供应链协同水平,推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向网上交易、加工配送、技术服务、支付结算、供应链金融、大数据分析等综合服务延伸。发展网络制造新型生产方式,实现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销售、采购、管理、维修等生产经营环节的企业间协同,形成网络化企业集群。四、 营造公平环境构建行业诚信体系,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产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体系,发布失信企业黑名单。公开企业环保、节能、质量、安全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严格执法监督,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并予以公开。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竞争。加强知

10、识产权保护,形成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五、 促进融合发展(一)深化深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建材工业应用,加快管理体系标准普及推广。重点推进建材企业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实现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过程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促进信息技术在节能降耗减排和循环经济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加快推广企业能源管控中心项目建设。支持建材企业开展信息物理系统应用,推广应用大数据、数据仓库、决策支持系统(DSS)和商务智能(BI)等信息技术,加强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市场动态监控预警。鼓励建设并使用公共云服务平台。(二)加快产业融合强化需求牵引与创新驱动的协同效应,推进

11、产业链上下游跨界融合。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需要,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为牵引,促进建材部品化、原料标准化,加快建材部品、构配件产业实现标准化设计、系列化开发、工厂化生产、配套化供应、信息化管理。以木结构建筑为牵引,促进木材加工和保护产业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高效储能等新兴产业需求为牵引,促进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发展和应用。(三)强化实施发展战略,促进军民创新要素融合、创新成果共享,统筹建设和提升军民两用关键基础材料自主保障能力。针对武器装备需求、行业发展短板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产品,从设计研发、结构表征、演示验证、应用推广等环节入手,以材料终极应用为目标,采用一条龙模

12、式组织跨行业、跨领域的军民协同攻关,建立完善基于生产要素的发展机制。优先发展高强高模碳纤维、玻璃基板、光纤预制棒、高导热陶瓷基板、闪烁晶体、激光晶体等关键基础材料以及石墨烯、超材料、3D打印材料、智能仿生等前沿材料,推动发展国防所需的专用建筑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六、 推进绿色发展(一)推广绿色建材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构建贯通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的全产业链,搭建产业融合协同创新平台,组织绿色建材新产品、新设计的首批次应用试点示范,宣传推介绿色建材生产应用成功范例。支持建设以绿色建材为特色的产业园区。推进构建全国统一的绿色建材市场,

13、方便消费者选用绿色建材,提高绿色建材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比例。(二)加强清洁生产支持企业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开发并利用适用技术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推广适用于建材的能源梯次利用技术装备,推进能源、环境、节水合同管理,研究完善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降低能耗和排放水平。推广适用于建材窑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综合治理、煤洁净气化等成套技术装备,推广节水工艺和技术,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开发推广陶瓷原料干法制粉新工艺,耐火材料原料均化、级配和用后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提高低品位非金属矿采选及既有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升共伴生矿物回收利用能力。鼓励合理利用劣质原料和工业固废,推进生产环节固废近零排放。推广无铬耐火材

14、料,开发低毒、无毒木材防腐剂,逐步替代并减少使用铜铬砷(CCA)类高毒木材防腐剂,开发、推广和使用无毒高效脱硝催化材料,防治重金属污染。(三)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利用现有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城市污泥、污染土壤和危险废物等。研究利用新型墙材隧道窑协同处置建筑废弃物、淤泥和污泥等。开展赤泥、铬渣等大宗工业有害固废的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开展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副产石膏、矿渣、电石渣等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发展基于生活垃圾等固废的绿色生态和低碳水泥。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在水泥、混凝土、墙体材料和机制砂石等产品中提高消纳产业废弃物能力,逐步增加可消纳固废的品种。基于建筑废弃物

15、生产绿色建材,农作物秸秆等农林剩余物以及废旧木制品发展生物质建材。(四)强化低碳发展开发含能可燃废弃物高效利用技术和成套装备,鼓励基于含能可燃废弃物生产适合建材窑炉使用的化石能源替代产品,降低建材工业化石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实施建材工业窑炉热工效率提升行动,降低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加快发展低钙硅酸盐水泥,推进镁质胶凝材料无氯化应用,研究新型低碳胶凝材料。开发建材窑炉烟气中二氧化碳分离、回收和利用技术。加快碳资产管理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合乎行业特点的碳排放权交易。七、 基本原则(一)坚持转型发展引导要素优化配置,遏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培育矿物功能材料,支持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

16、复合材料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二)坚持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破并推广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新产品研发与应用进程,完善标准体系,增强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能力。(三)坚持绿色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开发推广绿色建材,促进建材工业向绿色功能产业转变。(四)坚持融合发展推进业态和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建材工业深度融合,强化建材工业与建筑业等上下游产业跨界互动,加快建材工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五)坚持开放发展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资源,本着互利共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加快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八、 云母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周期性特征方面,行业的下游应用广泛,包含电线电缆、家用电器、新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