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分类及治疗.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0542093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贫血分类及治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贫血分类及治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贫血分类及治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贫血分类及治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贫血分类及治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贫血分类及治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血分类及治疗.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贫血分类及治疗 贫血示意图概述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者称为贫血。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成年男性低于120g/L(12.0g/dl),成年女性低于110g/L(11.0/dl),一般可认为贫血。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然而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定义拼音 pnxu 英文anemia贫血(anaemia)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但由于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的测定技术比较复杂,所以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

2、地区的正常标准。国内的正常标准比国外的标准略低。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容积的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积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用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12.5g/d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11.0g/d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12岁以下儿童比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正常值约低15%左右,男孩和女孩无明显差别。海拔高的地区一般要高些。 1972年WHO制订的诊断标准认为在海平面地区Hb低于下述水平诊断为贫血,6个月6岁儿童110g/L,614岁儿童120g/L,成年男

3、性130g/L,成年女性120g/L,孕妇110g/L。应注意,久居高原地区居民的血红蛋白正常值较海平面居民为高,在妊娠、低蛋白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脾肿大及巨球蛋白血症时,血浆容量增加,此时即使红细胞容量是正常的,但因血液被稀释,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容易被误诊为贫血;在脱水或失血等循环血容量减少时,由于血液浓缩,即使红细胞容量偏低,但因血红蛋白浓度增高,贫血易误诊。 病因 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然而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造成贫血的原因有多种:缺铁、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碍等。一般要给与富于营养和高热量、高蛋

4、白、多维生素、含丰富无机盐和饮食,以助于恢复造血功能。贫血造血的原料不足; 血细胞形态的改变(如:镰刀形贫血症) 人体的造血机能降低(即骨髓的造血机能降低); 红细胞受过过多的破坏或损失。 贫血在祖国医学属“虚证”范畴,常见有血虚、气虚、阴虚、阳虚。 少女贫血的原因 1.需铁量供不应求:青春期少女生长发育旺盛,需铁量远远超出一般需要量,若不注意增加营养,不及时额外补充铁质,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2.月经失血过多:青春期少女多已月经来潮,每次月经周期约失血3050毫升,失铁量约1525毫克。由于人体有代偿功能,能保持体内铁质的相对平衡,一般不会因为月经而出现贫血。但有些少女患有“青春期功能性子

5、宫出血”后,每次经量大或淋漓不尽,就会造成贫血。 3.盲目减肥:少女对铁质的需求量本来就较高,但如果为了追求苗条身材而盲目减肥,不适当地节制饮食,吃富铁食物较少,甚至挑食、偏食,很容易引起贫血。 4.生活无规律:学习压力大,精神疲劳,体力消耗过度,睡眠得不到保证,使健康受到影响,也可促进贫血发生。 5.长期剧烈运动:汗水中铁浓度可达4060微克/毫升,过度运动时人体出汗较多,铁的流失增多;运动后,机体对铁的需要量相应增大;此外,激烈运动也会损坏红细胞,或是造成肌肉损伤致铁质过多流失,故长期剧烈运动容易致机体缺铁。 6.疾病影响:慢性腹泻及肠道功能紊乱等均可影响铁的吸收。 7.究其缺铁性贫血的原

6、因如下:铁的摄入不足,膳食中缺铁易致贫血、铁的需要量增加、疾病影响。 我国贫血状况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 Hb120 g/L ,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 g/L ,孕妇Hb100 g/L ,就是贫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0亿人不同程度贫血,每年因患贫血引致各类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上千万。中国患贫血的人口概率高于西方国家,在患贫血的人群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老人和儿童高于中青年。 约有 30%40%的婴幼儿患有贫血,主要是由于母体贫血造成的连锁反应,致使新生儿从母体中吸收的生血物质的补给不足,体格及智力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产生厌食、挑食、对各种感染抵抗力减退等。妇女

7、的贫血发病率为64.4%,女性的例假、怀孕时自身及胎儿对生血物质的双重需求、分娩出血都是直接原因。过去贫血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良,近年来因减肥而造成营养失调,形成了严重贫血的又一人群。 分类缺铁性贫血缺铁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见于营养不良、大量成长期小量出血和钩虫病;只要是女性就比较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女性每个月生理期会固定流失血液。所以平均大约有20%的女性、50%的孕妇都会有贫血的情形。如果贫血不十分严重,就不必去吃各种补品,只要调整饮食就可以改变贫血的症状。比如首先要注意饮食,要均衡摄取肝脏、蛋黄、谷类等富含铁质的食物。如果饮食中摄取的铁质不足或是缺铁严重,就要马上补充铁

8、剂。维生素C可以帮助铁质的吸收,也能帮助制造血红素,所以维他命C的摄取量也要充足。其次多吃各种新鲜的蔬菜。许多蔬菜含铁质很丰富。如黑木耳、紫菜、发菜、荠菜、黑芝麻、莲藕粉等。 出血性贫血急性大量出血(如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或外伤等)所引起的。 溶血性贫血红细胞过度破坏所引起的贫血,但较少见;常伴有黄疸,称为“溶血性黄疸”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乏红细胞成熟因素而引起的贫血,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见于婴儿和孕妇长期营养不良;巨幼细胞贫血是指骨髓中出现大量巨幼细胞的一类贫血。实际上巨幼细胞是形态上和功能上都异常的各阶段幼稚红细胞。这种巨幼细胞的形成是DNA合成

9、缺陷的结果,核的发育和成熟落后于含血红蛋白的胞浆。身体多种组织细胞皆受DNA合成缺陷的影响,但以造血组织最严重,特别是红系细胞。粒系细胞和巨核细胞也都有形态上的改变和成熟细胞数量的减少。巨幼细胞包括原巨幼细胞、早巨幼细胞、中巨幼细胞和巨幼细胞各不同发育阶段的幼稚红细胞。这些巨幼细胞均比相应的正常幼红细胞大,浆核比例比正常略高。经Wright染色后,原巨幼细胞的胞浆呈深蓝色,无颗粒,核周围有一染色较浅的圈;核圆形,染成紫色,最显著的特点是染色质呈颗粒状,彼此隔开,隔开处比较透亮,有时在核的周边有彼此分开的染色质小块,形成所谓“钟面”的状态;核仁较大,蓝色。当细胞逐渐成熟,染色质保持其颗粒状结构,

10、不易形成深染的固缩块状物。有时巨幼细胞贫血较轻,巨幼细胞的形态往往不很典型,称为类巨幼细胞。绝大多数巨幼细胞贫血是由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但也有一小部分是例外,如抗代谢药物引起的巨幼细胞增生、红白血病和红血病、铁粒幼细胞贫血的巨幼细胞增多、遗传性乳清酸尿等。不管是哪一种原因引起的,巨幼细胞的形态都是相同的。经过适当的治疗,这些巨幼细胞都能很快变成正常的幼稚红细胞。 再生障碍性贫血伴有胃酸缺乏和脊髓侧柱、后柱萎缩,病程缓慢;造血功能障碍引起的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A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机制改变,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出现以全血细胞(红细胞、

11、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理变化主要为红骨髓的脂肪化,也就是说原来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被脂肪所取代,取代的数量越大则贫血越严重。根据起病缓急、病情轻重、骨髓破坏程度和转归等,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在我国经部分地区调查,每10万人中有1.87 2.1人发病,与日本报道的发病率相近。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急性型与慢性型病例的比例为14.6。再生障碍性贫血似属中医学“虚劳”、 “虚损”及“血证”的范畴。以往认为是不治之症,经过40多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实践,对其预后已有改观。据调查,平均死亡年龄延长,病死率下降,患病率增高。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要注

12、意防止交叉感染,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住房要通风。忌服合霉素、氯霉素、磺胺类、退热止痛片等抑制骨髓的药物。用乌鸡白凤丸内服,每次1丸,每日2次,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较好疗效,一般用药2个月即自觉症状好转,血象有较大幅度恢复,服药半年可显著好转。若再配以人参养生丸,则效果更佳。 症状 贫血症状的有无或轻重,取决于贫血的程度、贫血发生的速度、循环血量有无改变、病人的年龄以及心血管系统的代偿能力等。贫血发生缓慢,机体能逐渐适应,即使贫血较重,尚可维持生理功能;反之,如短期内发生贫血,即使贫血程度不重,也可出现明显症状。年老体弱或心、肺功能减退者,症状较明显。贫血的一般症状,体征如下:一、软弱无力:疲乏

13、、困倦,是因肌肉缺氧所致。为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二、皮肤、粘膜苍白:皮肤、粘膜、结膜以及皮肤毛细血管的分布和舒缩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睑结合膜、手掌大小鱼际及甲床的颜色比较可靠。三、心血管系统:心悸为最突出的症状之一,有心动过速,在心尖或肺动脉瓣区可听到柔和的收缩期杂音,称为贫血性杂音,严重贫血可听到舒张期杂音。严重贫血或原有冠心病,可引起心绞痛、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四、呼吸系统::气急或呼吸困难,大都是由于呼吸中枢低氧或高碳酸血症所致。五、中枢神经系统: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均为常见症状。晕厥甚至神志模糊可出现于贫血严重或发生急骤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六、消化系统

14、:食欲减退、腹部胀气、恶心、便秘等为最多见的症状。七、生殖系统:妇女患者中常有月经失调,如闭经或月经过多。在男女两性中性欲减退均多见。八、泌尿系统:贫血严重者可有轻度蛋白尿及尿浓缩功能减低。孕妇贫血对胎儿的影响孕妇贫血是孕妇在怀孕期发生的一种营养缺乏症,那么此时孕妇贫血对胎儿有影响吗?不断发育的孕宝宝会从妈妈体内夺去大量的营养物质包括血清铁,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因孕期反应或营养尤其二价铁元素补充不充足,就会发生贫血的状况。由于在胎儿与孕妇本身争夺血清铁的情况下,孕妈妈往往发挥伟大母爱精神把营养物质优先贡献给胎儿利用,所以孕妇贫血早期,说明胎儿已经将孕妈妈体内的血清铁毫不客气的“夺走”,也就是说此

15、时,孕妇贫血还未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 但是孕妇贫血严重对胎儿有影响吗?此时孕妇贫血对胎儿的影响为:长期下去,孕妇贫血必定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比如胎儿生长受限,由于贫血而造成缺氧,胎儿容易发生胎儿窘迫,早产或者死胎。 孕妇贫血不仅对胎儿的健康有影响,而且孕妇贫血若发生在怀孕期,贫血孕妈妈也比健康妈妈患妊娠中毒症的风险高,如果孕妇贫血发生孕后期,孕妇生产过程中也容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使产程延长的状况,并且孕妇贫血也会使孕妇产后发生抵抗力下降及产后恶露的情况,使孕妇产后恢复变得缓慢。检查除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外,最基本的血液学检查应包括:(一)网积红细胞计数,校正网织红细胞计数患者的红细胞压积0.45/L网织红细胞()。(二)MCV及MCHC的测定。(三)外周血涂片,观察红细胞有无异形红细胞,如球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裂殖细胞,有无红细胞大小不均,低色素和多染性红细胞,嗜硷性点彩、卡伯特氏球、豪一周氏小体等。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和形态学方面的改变,有无异常细胞。(四)骨髓穿刺作骨髓涂片检查,对诊断不可缺乏,必要时应作骨髓活检。骨髓检查必须包括染色,以确诊或排除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尿常规、大便隐血及寄生虫卵、血液尿素氮、血肌酐以及肺部X线检查等均不容忽视。1、血象 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