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江浙考察报告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0541983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赴江浙考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赴江浙考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赴江浙考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赴江浙考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赴江浙考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赴江浙考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赴江浙考察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赴江浙考察报告按照市政府的统一要求, 4 月 7 日至 9 日,经开区组织 5 户企业,在安桂武市长的带领下赴浙江东部地区,考察学 习当地经济、 社会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经验。 先后对绍兴、 奉化、余姚、萧山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 如下:一、基本情况绍兴、奉化、余姚、萧山四个市(县、区),都是历史 文化名城,傍水依山,襟江带湖,文化厚重,历史久远。四 地总面积约为 12211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783 万人(不含外 来人口 103 万)。境内植物物种多样,新材料、新能源、生 物制药、服装服饰、装备制造和旅游服务等产业优势明显, 是长三角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考察学习期间,先后

2、听取了绍兴市经济社会发展,尤其 是工业经济和融资政策的情况介绍;奉化市现代农业建设的 情况介绍;参观了宁波华厦现代农业研究所、奉化环球花木 专业合作社、奉化市萧王庙街道滕头村、余姚中国裘皮城、 实地考察了萧山区柳桥羽绒有限公司、浙江天翔控股有限公 司、万向集团等企业。参加了 6 次推介座谈会,同 30 多位 当地官员和企业家进行了交流。所到之处,无不为整洁如新的城市外观、花园般的城市 景观、深厚的文化气息、完善的基础设施、活力四射的城市 品质、温馨细腻的城市服务所折服。实地感受了当地先进的 发展理念、惊人的发展速度、大胆的探索实践、浓厚的发展 氛围。短短两天半的学习考察和相互交流,不仅切身感悟

3、到 了他们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还深深意识到“奔竞不息,勇立 潮头”的精神,在思想上有了一种“坐不住”的紧迫感、 “慢 不得”的危机感和“等不起”的使命感。主要有三点感受: 一是深受震撼。这次学习考察的四个地方,有两个县是全国 百强县(市)的前 10名,不仅经济总量大,而且依然保持 快速增长态势,像余姚市(县级市) ,XX 年地区生产总值就 达到亿元,年递增,比我市XX年地区生产总值还多亿元。 人均地区总值突破一亿元。财政收入突破 100 亿元,地方财 政收入 55 亿元,地方级收入等于我市全口径财政总收入。 二是大受启发。这次学习考察的 5 家企业都是国内知名的民 营企业,都是一批草根企业家一步

4、一个脚印,从小到大,从 弱到强发展起来的标杆企业,起步阶段的情况与我市现有的 大多数企业十分相似,这些企业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于我 市工业企业加快发展,很有借鉴意义。三是备受鼓舞。这次 学习考察活动,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陪 同、亲自介绍经验做法,令人感动,备受鼓舞。其中许多做 法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二、值得学习借鉴的主要做法(一)政府层面的主要做法1、始终坚持工业化主导发展战略。绍兴市市委、市政 府始终把发展大产业、振兴大工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 提出了以工业强市建设为主题,以工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全面推进 “腾笼换鸟” 、 “机器换人

5、” ,装备制造业发展和“个转企” 、“规下向规上 升级”工作,努力实现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研发人员数、 发明专利授权数量、规上工业特产品产值和高特技术产业产 值等“四推进五倍增”的强市目标。组织实施产业升级投资 “1456”工程,力争 XX 年完成工业投资突破 1000 亿元,完 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400 亿元,重大工业项目投资 500 亿 元,企业技改投入 660 亿元以上。全力打造企业发展平台 “一 座城”、销售收入“翻一番” 、国际市场份额“一帝国”的发 展战略,从而形成“工业兴,一兴百兴, 人气旺,一旺百旺” 的局面。2、依托特色产业, 规范管理、 集约经营。 奉化市市委、 市政府

6、紧紧依托山、 水、田、地、海等资源, 以科技为支撑, 以区域化、产业化、品牌化、组织化、集约化、生态化“六 化”同步发展为方向,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 通、科技和品牌等五大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XX年, 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民纯收入 17675 元,分别比上 年增长和。宁波市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业 企业 230 余家,其中奉化市龙头企业就达 66 家。近年来, 政府通过“政府、企业、协会、农户”四方联动拓展市场, 实现了农产品快速、高效、大规模流通,构筑起产品销售的 “立交桥”,农产品销售区域从宁波扩大到整个“长三角” , 实现了鲜活农产品“日行千里” ,主

7、导农产品都进入国内大 型超市,在“长三角”各大城市设有名优特优产品专卖店 20 余家。为实现农产品小生产和大市场对接,着重规范发展农 民专业合作社,到 XX 年底,全市已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 社 503 家,带动农户万户。 集花木生产、 研发、培训、 经营、 销售、物流、金融等服务于一体的“环球花木”专业农业合 作社。有社员 286 人,苗木基地 15000 余亩,注册资金 1200 万元。该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 的经营模式对接市场, 通过组织化生产、市场化经营、企业化运作,规范提升苗木 质量助增收。目前生产的金钱松、玉树桩、红枫等盆景及高 端大苗等花木已出口到美国、西班牙、荷兰、日本,去年

8、创 产值亿元。再以腾头村为例, XX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亿 元,利税亿元, 村民人均收入万元。 同时, 全市大力实施 “沃 土工程”,科学规划,规模经营,集中投入,主攻单产。土 地流转面积已达到万亩,占农户总承包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 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 33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高度重视融资平台建设。以绍兴市为例,市委和市 政府先后出台了 21 个有关加快金融改革发展的相关政策文 件。其目的,就是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和金融业自身持续发展的能力。 全市目前有上市公司 52 家, 小额贷款公司 31 家,融资金额已达 400 亿元。按照“主攻 中小板、紧盯创业板、拓展

9、境外、鼓励借壳”的思路,大力 推广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私募债、区 域集优债等债券融资产品;积极发展租赁融资、权证融资、 信托融资、私募融资等新兴融资工具,拓展多样化的融资渠 道和融资方式,逐步由高度依赖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和间接 融资并举的方式转变。培育一批定位明确、服务特色鲜明的 “越商系列”新型金融机构。推进金融产品创新,积极探索 银行、证劵、保险、信托和担保、 租赁之间的金融同业合作, 强化金融领域的监管,组织实施“千家企业评银行”的比融 资成本、比服务质量活动。对资金成本过高、企业反响大的 银行,视情况采取约谈通报、一票否决、收回财政性存款等 措施。4、高度重视重点产业

10、培育发展。以萧山区为例,XX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工业销售产值亿元,增长 %;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 产值亿元,增长 %;工业销售产值亿元,增长 %。工业经济高 位运行得益于重点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仅万向集团 XX 年 就实现营收亿元,创利亿元,出口创汇亿美元。员工收入也从 70 年代年收入 100 元到现在的 10 万元。企业现已经成为 汽车零部件配套的全球供应商。正在推进风、光、电等清洁 能源和向矿业、船运,金融服务、现代农业领域迈进。据浙 江天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招贤介绍,天翔控股有限公司, 成立于 1982 年,其前身是萧山羽绒总厂。萧山区大

11、大小小 羽绒企业 160 余家,年纺织品出口额 20 亿美元以上,服装 出口额 10 亿美元以上,年上缴利税占萧山区财政总收入的 1/5 。当地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骨干企业,对现有特色产业 进行分类指导、梯队培育,大力实施工业创业创新翻番工程 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倍增计划,走高端化、循环型、抱团式发 展之路,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依次为 %、 %和%。 本章 链接:5、高度重视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块状经济、民营经济 和市场经济是浙江经济的主要特征,但企业规模总体偏小、 实力普遍偏弱,在全球化、高端化竞争中劣势逐渐显现。当 地党委、政府与时俱进,

12、顺势而为,大力推进工业经济转型 升级,培育发展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龙头骨干企业,成为当 地企业的旗舰,如余姚中国裘皮城、萧山区柳桥羽绒有限公 司、浙江天翔控股有限公司的产值已占当地工业经济总量的1/7 左右。通过打造自主创新、多元融资、产业升级、科技 合作“四大创新平台” ,力破发展瓶颈,加快工业转型,有 力推动了区域经济持续快速高效发展。从各地考察情况看,虽然各地区位条件、产业基础、人 文环境各异,但当地干部群众追求经济发展的认识,接轨符 合国际惯例的投资环境要求,不懈维护招商、安商环境,对 投资者尊重爱护的态度却如出一辙。街道干净、牌匾整齐、 绿化、美化、 亮化做得很好, 企业如同花园, 广

13、场文化活跃。 “比实力、 比干劲、比创新、比贡献”的工作氛围随处可见。(二)企业层面的主要做法1、十分注重战略规划。这次考察的各个企业都能结合 自身发展实际, 制定发展规划, 明确企业发展的目标、 定位、 战略,引领企业科学转型发展。 如万向集团成立时确立的 “奋 斗十年添个零” 目标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航标, 几十年不变; 天翔集团坚持国际化道路和名配角战略,找准企业发展定位, 做强、做大、做精;集团提出企业转型四大战略规划实 现由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成智力密集型企业;实现从单打独 斗型的传统生产企业向行业资源整合型企业转型;实现由产 品输出型企业转型为解决方案输出型企业;实现将一个中国 本土化

14、的品牌企业转型为一个国际化的品牌企业。2、十分重视人才战略。得人才者,得发展。这次考察 的企业发展历程无不印证了这一道理,正是因为舍得在人才 引进培养上花重金、投感情,注重发挥人才的价值,才造就 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发展奇迹。他们那种“钱聚人散、钱散人 聚”治理思想, 通过分享股份凝聚人心, 三次资产量化配股, 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万向集团“奋斗十年 添个零”,不仅是利润目标,还是职工收入目标。3、十分重视科技创新。这些企业始终注重提高企业技 术水平,并且善于利用借助高等院校等外部科技力量为企业 服务,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实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 新。企业长期与大专院校等科研单位合

15、作,建立研发中心、 科研工作站,每年投入大量研发经费,实现产品不断自我超 越;同时,将国内外成熟的专业技术嫁接应用到自身工程设 计建设中。如万向集团, 1999 至今,累计完成科技攻关项目 680 项,其中国家级 10 项、省级 52 项、市级 18 项,累计申 报专利 400 余项并得到国家专利局受理。4、十分注重市场开拓。这次考察的各个企业在发展中 能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实施多元化发展, 外拓国际市场空间, 内扩内需市场份额。如万向集团在国内外都设有分公司,天 翔集团生产的羽毛、 羽绒、羽绒服装、 羽绒寝具、 家纺等 “北 天鹅”产品,远销欧、美、日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本文地 址:5、

16、十分注重品牌建设。这些企业十分注重企业品牌形 象建设,始终坚持产品质量战略,视品牌为企业的生命,以 高品质为树牌之本,以研发创新为立牌之道,以构建独特的 营销模式为创牌之基, 强化宣传, 致力创新, 争创中国驰(著) 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打造企业产品品牌。如天翔集团以 “创建国际品牌”为目标,实施高起点、高投入、高科技的 品牌战略,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已拥有“北天鹅”中国名 牌产品。6、十分注重企业文化。着力构建以企业精神、企业宗 旨、经营哲学、企业道德观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凝心 聚力,使广大职工与企业共命运、同发展。此外,还将产品 与文化有效融合,通过文化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如 万向集团“三个必须” :要想联合,必须拥有;要想利用, 必须付出;要想调动,必须善待。 “三个一切” :联合一切可 以联合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 动的积极因素。 “三个围绕”:围绕企业生产力发展,围绕员 工素质提高,围绕为社会做贡献。企业从卖产品到卖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